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传说有哪些瘟神?瘟神最怕什么?

古代传说有哪些瘟神?瘟神最怕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21 7:32:49

古代神话中,西母是创世女神,也是仙女的首领,主宰三界阴气。喜欢看神话故事的朋友,应该不会对西王母陌生,她掌管所有的不死药、罚恶以及预警灾厉。其实在《山海经》中,西王母还有另一个身份,因为民间的灾害和瘟疫都是由西王母做主,所以她同时是一为瘟神和杀神,其形象变得凶厉了起来,直到汉朝西王母才慢慢仙化,成为了慈祥、端庄的女神。历史上的瘟神也不少,下面就介绍几位,一起了解看看吧。

远古时期,食用生肉、饮用生水的饮食方式使人常常遭受疾病的伤害。一些恶性传染性疾病被称为“时疫”或“瘟疫”。

束手无策的中华先民往往只能向神灵祈求帮助,于是逐渐形成了瘟疫神话。

有代表性的瘟疫神话是西王母神话和颛顼三子神话。

“瘟疫祖神”西王母

通常认为,西王母是道教中最高女神王母娘娘的原型。

大多数人对王母娘娘信仰中的长寿内涵并不陌生,她的蟠桃园里就种有让人“寿与天齐”的仙桃。可在早期,王母却是一位有着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齿、顶着一头蓬乱之发的半人半兽神。

西王母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西山经》说她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之神,即掌管瘟疫和五刑残杀的神灵。“天之厉”一词反映了瘟疫爆发是上天降灾的意识。

颛顼三子

在后来的传说演变中,上古颛顼帝那三个一出生即夭折的儿子,成为对民众不利的鬼神。

汉代蔡邕在《独断》中称,其中一个平时在江水间出没的,就是常常降下瘟疫为祸人间的瘟鬼。

西王母与颛顼之子虽然都掌管瘟疫,但文献中对他们的称呼有神与鬼的差别。

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一方面是两则神话产生的先后有异,另一方面说明人们对瘟疫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敬畏掌管瘟疫之神到斥责降下瘟疫之鬼。这一变化与中华传统医疗技术的发展有关。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是中华医药的发生神话。《淮南子》记载,神农不仅教民播种五谷,并且亲自辨尝百草。

据说,当时瘟疫广布,染病之民往往十不存一。在遍尝百草之后,神农终于找到治疗瘟疫的草药,拯救了黎民。

寻求治疗瘟疫草药的过程,无疑是相当艰辛的。神农曾一天之中遭到70种毒草的毒害,好多次都差点死去。相传,神农的身体是透明的,为的就是方便观察植物在肚腹中的反应,由此来帮助判断药性。

尝百草的神话反映了中华先民探寻对抗瘟疫手段的艰险过程;他几十次面临丧命的危险代表了在探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牺牲。战胜瘟疫的过程从来都是艰辛的,但最终一定会取得胜利。

五大瘟神

相对来说,瘟神崇拜在古代长江以南地区的分布更为集中。

南方地区的瘟神崇拜以五大瘟神为代表,但不同地方的具体叫法不尽相同,比如有“五帝”“五圣”“五福大帝”“五瘟王爷”等。

五大瘟神不仅在民间广受崇拜,甚至还进入官方崇拜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瘟疫曾给古代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五大瘟神在帝都上空现身,导致了当年的全国大瘟疫,染病致死者甚众。为了祈求瘟神护佑,隋文帝不得不为他们建立神祠。

隋唐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华传统医疗水平得到提升,对疫病的防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不少驱瘟、战瘟神话,涌现出不少抗瘟英雄。颇具代表性的有温元帅神话。

温元帅封神

温元帅是浙江温州人,因对抗瘟鬼而牺牲,死后被封神。

相传,温元帅身前是一位秀才。一次,他在温州城外的寺庙中彻夜苦读,无意间听到两个疫鬼商量在井中放毒。

天亮之后,为了防止民众误饮井水,他纵身跃入井中,以自己呈现出蓝色的尸身阻止了一场瘟疫的流行。

温元帅阻止民众饮用污染井水的情节,其实是先民对洁净水源在防控瘟疫蔓延过程中重要性的认知。

古今中外,不少霍乱之灾就是由受污染的饮用水而引发的。由此可见,中华先民对防控瘟疫已有了更深的认识。

截选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20三九天时间表,2020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朋友都不清楚,三九天是什么意思了。其实三九天是指一年中最冷的几天,一般是在小寒与大寒之间。那计算三九天也有具体的方法,从冬至逢壬日开始,每九天算作一个周期,到了第三个九天,就是“三九天”。那2020年的三九天是什么时候呢?如果你觉得算起来还是太麻烦,那也不要紧

  • 清明节上坟的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习俗和风俗也还是比较的复杂的,现在很多人都还不知道的,就拿这个清明节来说吧,很多人也问了,这个清明节为什么要上坟呢?大家要说了,其实就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那么这个习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什么历史渊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唐宋以前在寒食节时“上冢”,也就是扫墓

  • 2020雨水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讲究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雨水作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其实这时候大部分地区还是很冷的,虽然已经进入春天,但气温也还没有很明显的回升。那么,在雨水过后,气温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在2020年的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是哪一天?这一天会有什么变化,要注意什么问题?雨水时候有什么节日习俗,在这一天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 《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有多高?真可以孤篇盖全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后人对于这首诗有着很高的评价,甚至觉得《春江花月夜》做到了孤篇盖全唐,等于承认这是唐代最好的作品。那《春江花月夜》的历史地位究竟如何呢?其实文学作品在不同人眼里很难分出高低,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也就觉得一般。但《春江花月夜》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从内容、手

  • 汤若望和中国农历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汤若望,他是明清时期来到中国的一位传教士,但是他所做的也不仅仅是传教士这样简单,他其实可以说对当时中国甚至后来中国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到农历,很多人可能以为农历就是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计时方法,但其实明清时期制定农历,也是受到了汤若望的很大的影响,我们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谁说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出处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它的含义也被分为很多种。从字面上来看,意思是就算猛如老虎,也会有细心、温柔的一面。从人性分析,也可以得出阳刚和阴柔其实是共存,相互之间起到了调和的作用,所以才造就了人的多面。那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想必很有朋友都十分好奇这背后的

  • “矮”和“射”这两个字是不是真的搞反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看到有人说啊,这个“矮”和“射”字其实是搞反了的两个字,大家把这两个字分开来看的话就知道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矮”和“射”这两个字是不是真的搞反了呢?这个问题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

  • 无心法师3白琉璃为什么可以长生?白琉璃结局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从预告来看,《无心法师3》中白琉璃和无心成了对手关系,白琉璃正式黑化而且和无心一样,都拥有了不死不老之身。第三季将有更多谜题解开,关于无心和白琉璃的身份一直是个谜,这应该也是观众最好奇的一个问题,而这些都有望在第三季揭晓答案。无心这次不仅被情所困,还要面对昔日的好友,可谓是终极挑战。白琉璃还能不能回

  • 现代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五子登科相比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指的五个孩子全部都考取了科举了,这个在古代还是非常少见的,所以非常的值得庆贺,所以这样的事情就成了一个成语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但是到了现在这个五子登科的意思和古代的却不一样了,那么现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五子登科的现代意思其

  • 五子登科是哪五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五子登科相比大家都听说过吧,小编也听说过,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最近很多人也问了,这个五子登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五子登科中的五子又分别是指的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