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27 更新时间:2024/1/30 16:25:23

冬至后的第105日就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就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清明节既是一个农业上的节气,同时也是人们祭奠祖先的重要时节。在清明节的衬托下,寒食节似乎就显得各位的无足轻重了,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寒食节的来历,人们大多认为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设立的。

1、介子推割股啖君

公元前656年,春秋时期的晋国发生了内乱,国君晋献公听信了骊姬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把骊姬的儿子立为太子。为了进一步巩固战绩,骊姬说服了晋献公去追杀他的另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

重耳和夷吾带着自己的人分别逃跑了,在跟随重耳的五位名士之中,就有介子推。

重耳逃到卫国的时候,卫文公没有接纳他,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重耳的一个手下又卷着钱粮逃走了,把重耳一行人陷入了饥饿难行的困境之中。重耳向一位老农乞食,老农却扔给他一个土块儿,“拿去,吃去吧。”

重耳很是生气,想要让人鞭打这位老农,却被他的手下狐偃制止住了。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说明你即将获得国土。

重耳听了之后很是高兴,立即就拜谢了这位老农。可高兴归高兴,填饱肚子的问题却仍然没能解决。后来,介子推说自己找到了一块肉,并且给大家煮了一锅肉汤。重耳吃饱喝足之后,才想起来问介子推这肉是从哪儿找来的。介子推说,他是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

看着介子推血淋淋的大腿,重耳很是感动。

在流亡十九年之后,终于秦国决定帮助重耳复国了。重耳一行人来到了黄河岸边,在上船之前,狐偃对重耳说,“在周游列国的这许多年来,我犯了太多的错误,现在请您允许我离开吧。”

狐偃的确是做了很多违背重耳意愿的事,就拿他设计把重耳灌醉,带着他逃离齐姜的温柔乡来说吧,酒醒之后的重耳,可是气得拿着戈,到处去追打狐偃的。但是,狐偃此时这么说的真正目的,却不是在向重耳讨饶,而是在变相地向重耳邀功。

重耳把自己的玉佩扔到了河里,对狐偃一行人明誓说,“如果我回到晋国之后,不与大家同心的话,就请河伯作证。”

狐偃的行为,招来了介子推的讥笑,“这是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而你们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无耻!我是不会与你们同流合污的。”

重耳回到晋国继位之后,封赏了许多追随自己的人,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意去邀功请赏,他和母亲一起隐居到了绵山。经过人们的提醒,重耳终于想起了介子推,为了让他走出绵山,重耳派人去放火烧山:这下你总该出来了吧!

大火灭了之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烧焦的尸体。重耳很是难过,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们在这一天是不许生火做饭的,只能吃冷食。

2、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在《左传》的记录中,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起隐居在绵山,重耳去找他们,但介子推执意不肯出山做官。重耳无法,只好把绵山的田地封给了介子推,“以志吾过,以旌善人”。

不但介子推被烧死的故事不可信,就连他割股啖君的事情,应该也是后人杜撰的。想要做好一锅肉汤,太少的肉可是不行的,可一个人的大腿上能有多少的肉呢?而且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割下一块肉的行径,简直就是自杀。

而且,重耳一行人是很快就赶到了齐国的,既没有介子推如何养伤的故事,也没谈到他是否有掉队的情况。

就在介子推割股啖君之前,齐国的齐桓公在无意之中发了一个感慨,自己还没有吃过人肉,不知道人肉的味道是怎样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齐桓公的大厨易牙听说之后,就把自己四岁的儿子给做成了熟肉,送给齐桓公吃。这就是易牙“烹子献糜”的故事。

齐国大臣管仲临死的时候,向齐桓公评论过易牙的人品:为了讨好国君,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舍弃,这种人是没有人性的。易牙不但不能为相,国君还应当远离他。

不久之后,易牙果然参与了叛乱,他将齐桓公封死在了宫门里面,活活地饿死了他。

如此看来,介子推的人性比起易牙来,只能说是略强一些,二者的性质可是差不多的。重耳肯定知道齐桓公的下场,如果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是真的,那么后来重耳放火烧山,与其说是在逼迫介子推出山,还不如说他这是在找机会杀了介子推。

3、寒食节的真正来历

用介子推的故事来作为寒食节的起源,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人们更愿意把这个节日,与忠心耿耿,鄙视功名利禄的介子推产生联系。实际上,寒食节可是从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

那时候,人们都是保留火种的。一到了春天,因为气候干燥,火种就容易引发火灾,所以人们就在这个时候举行祭祀活动,把留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这就是“禁火”。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再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产生新的火种,这就是“改火”或者是“请新火”。

在“禁火”与“改火”之间,大约间隔三天的时间,人们在这段时间里,是只能吃冷食的,这就是寒食节真正的由来。

东汉的桓谭在他的《新论》中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在这么冷的天气之下,一连吃上五天的冷饭,还是让人很痛苦的。在206年,曹操就颁布了禁令,明确取消了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后来,北魏的孝文帝也曾经颁布过“禁断寒食”的命令。

从唐代开始,寒食节与清明节开始合二为一。

人们不用在寒食节里吃冷食了,而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寒食墓祭”的习俗,也被逐渐转移到了清明节那天。这样一来,寒食节的存在感就越来越小,以至于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清明节最简短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清明节,也可以称之为踏青节或冥节等等,在中国文化节令体系中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数千年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重大纪念日。那么大家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关于清明节有哪些传说和故事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简短小故事吧。1、清明节简短小故事1.1、故事一传说有一年清明节,

  • 仓央嘉措《见与不见》诗词全文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最出名的藏族诗人,那可真的是要说仓央嘉措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诗人。不得不说,仓央嘉措虽然是一个佛教中人呢,但是对于诗词这方面可是拿捏的非常稳。写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情诗,而且大多都是非常细腻真挚的。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见与不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仓央嘉措《见与不见》全文《见与不

  • 仓央嘉措最美十句情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仓央嘉措,大家可能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说到情诗《见或不见》就非常的熟悉了!他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他的一生可是写了很多非常真挚的情诗。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分享一下关于他的十句情诗吧!1、仓央嘉措最美十句情诗1.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 欧阳修最著名的十首诗是哪十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欧阳修的著名诗词,其实真的太多太多了,真的要说的话,那真的说不完了,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说一下,这个欧阳修最著名的十首诗都有哪十首吧,还有这个著名的十首诗词的赏析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收藏解析分析了。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

  • 清明节的由来及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将至,关于清明节也是有着很多各种各样的话题的。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清明节。清明节本身就是节气的名字,其实清明节最开始的时候其实算不上什么节日,但是在清明节的前两天会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这个非常重要的节目由来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晋国有个晋献公,他去世之后,不出意外的进入了诸子争位的宫斗剧

  •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马上又要到了,这是我国文化自古以来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拥有着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低微。随着清明节到来的同时,孩子们的手抄报作业马上也要到了。很多爸爸妈妈对于这个作业也是十分焦虑的,不会画。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清明节手抄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参考一下吧。1、清明节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要到了,又有多少人会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千古绝句呢?《清明》中的这句绝句很好的勾勒出了晚唐清明时节的风貌,颇有给人凄清之感。仿佛自古以来,清明节便是一个自带清冷哀婉背景音乐的节日,总与祭祀、怀念相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古人又究竟是怎样过

  • 欧阳修最有名的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欧阳修的作品问题,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欧阳修的,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欧阳修著名的作品有哪些呢?下面可以跟谁小编一起来盘点看看吧,这些著名的作品也都非常值得学习和欣赏,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了,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吧!1、在文章方面:最有名的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

  • 古代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古代的一些词语,都是有相应的意思的,最关键的是这个三教九流里面三教和九流分别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毕竟这些在历史上都是有要各种含义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三教是哪三教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就是指儒、释、道这三种宗教,儒家本来

  • 鞑靼怎么读,鞑靼人是什么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鞑靼人是什么民族,其实鞑靼人并不是指定的某一个民族,而是过得民族的一个共同称呼。鞑靼人总体来说是历史上蒙古人扩张时期的金帐汗国的后裔,在这里面包含了蒙古人,以及金帐汗国所统治的突厥人以及本土的一些五花八门的游牧民族。那么今天小编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鞑靼人,在本文中就先不谈咱们中国人眼中的鞑靼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