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并蒂莲最有名诗句

并蒂莲最有名诗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24 14:40:51

说起并蒂莲,由于玄武湖又出现了并蒂莲,算是又火了一把,相信不少朋友们也都有所耳闻了,一种十分珍贵的花,出现率十万分之一,而且还不能培育和遗传。一个花头上长出两朵莲花,在没有开花的时候,花苞会相互者,当开花的时候便会脸挨着脸,背对着背。在万花之中,唯独并蒂莲会显得格外的可爱,格外的吸引眼球,就仿佛是孪生兄弟姐妹一般,手牵着手闪亮登场。但却又带着一丝谦让,又仿佛像是情侣,带着无限的甜蜜和娇羞。

古人也想尽办法,想让所有的荷花成双成对。但努力均告失败,才不得不相信这是自然的造化。凡是出现并蒂莲的地方,一定荷花茂盛,所以并蒂莲是有丰产和风调雨顺的祥瑞征兆的。

莲花的产生远早于人类。而人类的字是如此跟不上趟,所以在文字史中,出现并蒂莲,是在晋朝时。”泰始二年(公元266年西晋)嘉莲双葩,并实,合跗,同茎。”

有人说《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难道不是写得并蒂莲吗?我相信在汉朝绝对有人看到过并蒂莲。

但是这一首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却不是指的并蒂芙蓉。这里的同心,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荷花以花蕊为中心,花瓣纷披打开,外观齐整,如同同心圆。有人会说,其实大多数的花瓣朵都是如此,但是荷花以其饱满巨大,花朵圆润而分外占据人们的眼光。

二是指,有情人,如同荷花荷叶本是同根生,心意相同,所以用荷花比喻同心的夫妻或者朋友感情。所以写首诗不仅可总在夫妻,亦可用在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有人把南北朝的鲍令晖写的“下有并根藕,上有同心莲。”看作写并蒂莲最早的诗。这个我坚持认为,这是写的普通莲花相对而开的美貌。当风吹过荷花,两两相对的荷花,露出同心圆的花朵,更显出一种恩爱与相随。

实际用“同心”来正式形容并蒂莲,是隋朝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端,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你看那明丽荷花,亭亭冒出了水面。只一根绿色的茎,却有两朵花,像镜子和影子一样,平分花色,分享着属于这个季节的红美。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那美丽的荷花,其颜色让青春歌女的面庞,都黯然失色,那风中的样子,仿佛缭乱的舞裙摇摆。

这美丽的花儿,名字叫做莲就让人无限的生出柔软的感情,何况是对着一茎两花,那生死同心同在的美,更让人感慨啊!

这才是并蒂莲正式称为同心花的缘故。而且是生死同心,形影不离。

这首诗其实非常的耐读。我们知道在南北朝的民间语言中间,“莲”谐音“怜”,古代的“怜”不同于现在的“可怜”,古代的“怜”,是内心带柔情的一种互相共通的感情,它近似于爱情,但少了那种高亢,多了内心相知的柔婉。所以在南北朝,莲花是柔情之花,代表相思,想念。当然可以说,这不就是爱情吗?但是比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多了含蓄与深沉。

那荷花叫“莲”(怜)就已经让人柔情似水,看到这并蒂莲,如此相偎依,如何不让人万分感触?

并蒂莲如此祥瑞,唐朝多叫做“嘉莲”,当然是指并蒂莲莲花中最好的。

“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

浓淡各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唐朝姚合《咏南池嘉莲》

这首诗很精准地形容出了并蒂莲背对背开花的姿态。而且这一朵并蒂莲要不就是一朵花大一朵花小,要不颜色略有分别,它们不同的方向开花,但是花蒂是连在一起的。很形象。诗人也说了,这样的祥瑞属于偶然,并不关于政务治理得好坏,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莲花很难得,很远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都跑进这座小城,来看并蒂花。

可见并蒂花开可以带动旅游,古以有之。

温庭钧也将并蒂莲花写做嘉莲

“旧宅嘉莲照水红,一时鱼跃翠茎东。

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他真真的是好运气。因为从并蒂莲开花的机率,在大面积荷塘当中容易出现的多,而在庭院里的荷花,出现了并蒂花,那简直令人欣喜,是风水好,是天意眷顾,那并蒂莲表达着自己愿意相守的愿望,像一对美人一起梳妆,且低头的样子,让你只看到半面。这真是家宅之喜。

温庭钧是最喜欢荷花的人,他喜欢荷花的高洁,开落自如,只有荷花守红死。看到如此的荷花,对于深情的他怎么不是一种快乐?

当然并蒂莲既然嘉瑞,那么瑞莲也是并蒂莲的别称。

“数枝红蜡啼香泪,两面青娥拆瑞莲。”唐朝黄涛。这说的是瑞莲花两面,如同两个美女。

唐朝并蒂莲当然叫做并蒂花。

“芙蓉并蒂一枝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唐朝皇甫松竹枝词节录

这里有很好的比喻,说并蒂芙蓉一茎相连,而莲蓬里长着的莲子,像那望归的眼睛望眼欲穿。看起来荷花如此的娇美,可是那都是岁月思念的苦心。

到了宋朝之后,荷花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并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出现和发现并蒂莲的机会也就更多。

宋朝张先《玉楼春》

“弄妆俱学闲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

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这是用深闺姐妹的照妆闲情,来比喻并蒂莲,清新明丽。那未婚小女儿在池塘边双双合影,倒是比什么情人仙女来得更加人间气息,仿佛红楼梦大观园那些情好的小姐丫头。

并蒂莲在宋朝广泛吟咏,这是因为宋朝经济繁荣,而文人文化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唐朝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么到了宋朝,这故事和图案锦上添花。无论要连理枝头开上并蒂花。所谓“相思树上双栖翼,连理枝头并蒂花。”实际并蒂莲花的图案已经脱离了水中,成为精神上的花朵。

与此相对应的是女性实际的地位下降。她们被物化,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者有,也不被记录。

只在明朝的冯小青(女)一首《拜慈云阁》,听到了确实1000年的女性声音。

“稽首兰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

愿将一滴杨枝水,洒做人间并蒂莲。“

可见并蒂莲花虽美,照不见女子生存与选择的现实困境,在古代是祝愿和寄托,也止于祝愿和寄托。

相比之下,当代的男女,起码女性追求自身幸福的机会要比古代多。并蒂花也许不开在眼前,但实在是开在很多恋情和婚姻中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描写大暑的古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大暑,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季节,同时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烈日炎炎,乱蝉嘶叫。湿热交蒸在这一季节中达到了最高点,在这一季节里,民间有着喝伏茶、烧伏茶、晒伏姜等一些习俗。在我国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大暑也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通过古诗来看看古人是如何理解大暑的吧。《大暑六月中》

  • 王充求学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王充还是非常非常知名的,但是这些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问题是这个王充写的文言文着实难懂哦,所以挺难受的,而且王充的文言文吧还都得学习了,最后我们又不得不学习了,所以下面大家赶紧一起来学习看看吧!王充求学原文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

  • 2020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目什么意思,齐桓公、管仲、鲍叔的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作文题目,讲述了春秋时期发生在齐国的一件事,题目要求围绕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写一篇自己的感受。不少网友看到此题后,纷纷表示毕业的早,不然可能连题目里的故事都看不懂。那这次我们就准备跟大家做一番讲解,看看此题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其实像这样的题目也是在告诉考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

  • 书法界的苏黄米蔡分别是谁?蔡是蔡京还是蔡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对历史上的“苏黄米蔡”有所耳闻,他们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的合称,前面的苏黄米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但是至于最后一位“蔡”,很多人可能会弄混,有的人说是蔡襄,有的人说是蔡京,而不管是蔡襄还是蔡京,他们的书法在当时其实都是非

  • 溜子是啥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溜子”是什么意思,这个话不是南方的语言了,那么有的人要说了,这个估计是北方的语言了,小编也查询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这个北方的语言了,哈哈,那么这个东北话“溜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看看具体的情况吧!1、

  • 为何说戴眼镜穿汉服好恶心?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很多这个穿汉服的人说了,这个穿汉服啊,还是要有自己的一点眼光,因为如果眼光不够高的话,那这个汉服穿在身上就不好看了哦,最近不是很多人都说了的,这个戴眼镜的人好像穿汉服非常的恶心,这个就非常尴尬了,那么这个戴眼镜的人穿汉服是不是很奇怪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

  • 小暑有多热什么时候入伏?养生怎么做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小暑节气马上就要到来了,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意味着夏季的节气就快要结束了,但是很明显,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气温却并没有减弱,而且每年最热的三伏天也还没有到来,那么在2020年的夏季,什么时候是入伏的时候呢?小暑的时候又有多热,在这样的天气中,要如何注重一些养生相关的问题和知识?小暑的时候究竟会有多热

  • 谷雨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谷雨,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同时也是春季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在谷雨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忙着播种,移栽菜苗和地瓜苗。牙牙帮着大人们给刚刚播种的棉花盖“塑料被子”。爷爷说,棉花种子盖上被子就能快快发芽。“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此时正是欣赏牡

  • 古代有哪些用花制作的美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一说到美食,很多人恐怕都能想出不少好吃的东西,而我国的各种美食,也都是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从古至今逐渐形成的,不管是火锅、串串还是烧烤、汤品,都有很多人喜欢。不过在食材上面,却有一种食材比较特殊,那就是花。用花做成的美食,可能人们接触到的并不多,而在这不多的美食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也就只有桂花了。

  • 吕皞《己酉元日》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如果直接在网上搜索《己酉元日》,出来的结果基本都是陆游的作品。明朝诗人吕皞也作过一首同名作品,那今天就准备跟各位讲讲吕皞的这首《己酉元日》。史籍对于吕皞这个人记载的并不多,但他有不少作品流传了下来,这也增加了吕皞的神秘感,后人想要了解他,也只能通过他的作品这一条路了。下面就由52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