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节的由来简介

春节的由来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02 更新时间:2024/2/7 4:23:25

这个春节来了很多事情都是必须要做的,这样我们的民俗什么的才不会忘记,自己的文化才有自信,所以这个春节相关的内容我们也不要太陌生了,一定要好好学学,所以下面我们不妨来研究看看,这个春节的由来是什么吧,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感兴趣的被错过了呀!

春节是怎样来的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中有“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农历十月)的初一为“年”。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后,沿用秦代颛顼历,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年”。汉武帝时,由于屡次改历,历法很不准确,出现“朔晦月见,弦满望高”(《汉书·律历志》)的错乱现象,他便命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改《颛顼历》,以夏历为依据,另作《太初历》,以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年”。由此真月初一为春节的习俗就由此确定了下来。

春节的含义

“年节”(春节)的最早含义,一是庆丰收,《诗经·豳风·七月》就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年节”活动。“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先民们在新年(十一月初一)到来之际,拿出用枣和稻酿造的醪酒,老人喝了会健康长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为庆祝一年的收获和新一年的到来,人们捧上两樽美酒,杀上一只羊,抬上公堂,高举牛角杯,同声祝贺:“万寿无疆!”二是祭祖,《诗经·周颂·丰年》就保留了秋收后祭祖的情况:“丰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熏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其意是说,今年粮食丰收厂,高高的粮仓装得满满的,有千亿万斤之多。用丰收的五谷酿成酒和醴,再加上百种丰厚的祭品,祭祀先祖先妣和神灵,让列祖和神灵的恩泽遍施人间,永保农业丰收。

春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人们生活情趣的丰富,“年节”活动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起来。

在汉代,人们在无法抵御灾难之时,信鬼信神,故在年终到来之时,一面欢度佳节,一面驱疫疠、除恶鬼,故在除夕这一天要削桃木梗制成捉鬼仙人神荼、郁垒二人的形象,立于门上,以防鬼进家。这一习俗传到朝以后,人们因刻木为人形太繁琐神荼、郁垒二人的名字,挂在门上,称为“仙木”或“桃符”,这就是贴门神的来历。

为了加强驱鬼击鼓驱鬼除瘟疫的舞蹈——逐傩。

这原始巫舞的“逐傩”舞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在汉宫廷中亦成为一种规模盛大、仪式隆重的驱鬼逐疫活动。在“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之际,金鸡长鸣,新年来临,人们要放爆竹驱鬼、祭祖,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喝“椒柏酒”,饮“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可压邪气,制百鬼。“元旦”这一天还要拜年,走亲访友,互致节日之贺。

春节的这些活动,在汉代已基本成形。魏晋南北朝以后,只把“服桃汤”改为“饮屠苏酒”。

到了唐代,除夕时的傩舞已发展成为傩戏,朝野都举行。同时,还兴起“守岁”之风。门神由唐初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来代替神茶、郁垒。到了五代和宋时,又由钟馗画像来代替;由此衍生出的还有年画,多以历史人物、花鸟鱼龙、五谷六畜为题材。

春联也在此时产生,与春联相关的是贴“宜春方胜”字,即将红绿纸剪成方块,大者如斗,正方径尺,小者如升,边方数寸,上书“财”、“喜”、“吉”、“祥”等字,贴在门楣、谷囤、米缸上面。

民间傩戏又派生出跳灶神的活动。即乞者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粉墨于面,跳踉街头,各产人家施舍钱米,直到腊月二十四日为止。跳灶神不仅含有驱邪之意,尚有送灶神上天为主人言说好事之图。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等级观这些习俗加上了礼制之意。同宗族拜尊长,二是亲戚拜访,三是官宦互拜。由“官宦互拜”衍生出“投刺”之风,即送名片或‘这种“投刺”又叫“投帖”或“飞帖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代人过春节玩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现如今的人们过春节回家之后,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是在玩手机了,在手机上收发红包,或者群发祝福,与朋友聊天,相比起来,很多人都觉得曾经的年味已经很淡了,越来越不像是过年,但其实过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就是有不同的意义,每个时代都在变化。那么,在古代,你知道人们过年的时候都会玩些什么呢?古人过年有什么样的一些

  • 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新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不论是什么时候,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再艰苦,再艰难,人们都是盼着过年的,盼着那让人朝思暮想的年味儿。什么是年味儿?守岁、压岁钱、年夜饭、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已经过去了成百上千年的传统民俗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保持传统习俗的同时也会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形成了新的民俗。传统习俗贴春联春联,俗

  • 鼠年春节顺口溜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崭新的2020鼠年就要来到了,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美美的祝福是绝对不能少的。不过马上要面临祝福的时候,很多朋友却比较伤脑筋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送上美美的祝福,既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又能充满趣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鼠年的祝福语、四字吉祥语以及顺口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202

  • 关于春节的顺口溜或者歌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说了,想知道这个春节的一些歌谣和顺口溜,想学一些文化知识,是的还真的是要这样,毕竟现在我们都太不注重自己的文化,很多习俗什么的都给忘记了,所以怎么样才能重拾文化自信,是很大的难题,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个春节的顺口溜是什么吧,有什么歌谣吧,然后可以搞清楚春节要做什么,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下面一

  • 春节顺口溜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为什么总在说现过年没有了年味,其实就是因为很多以前古人留下的习俗什么的我们都没有延续下去了,所以很多东西都丢失了,就随便问一个吧,现在的人知道腊月28要做些什么吗?腊月29又要做些什么呢?30吃团年饭是知道的,拜年也是知道的,那么初四初五又要干什么呢?这想必大家都不知道了,所以弘扬民族文化,要从我做

  • 斤是我国传统度量单位,为什么现在刚好是500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一般来说,我们在称重的时候,用到的最多的单位就是“斤”,而一斤相当于500克,但是我们也知道,斤这个单位在古代的时候,和现代的重量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古代的一斤与现代的一斤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仅如此不同朝代的一斤重量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发展到现在,一斤就刚好是500克了

  • 古代游牧民族为什么对茶那么情有独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早在唐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游牧民就已经有着喝茶的传统和习惯了。自从茶叶传播到了草原上之后,茶叶就变成了一种非常畅销的商品,甚至在有民族中出现了“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中原人虽然喜好茶叶,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rdqu

  • 为什么立春头一天是绝日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人说了一些事情,那就是有人说立春的前一天是绝日子,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说法小编还是第一次听说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有这个问题的小伙伴应该是最近听了很多关于二十九是绝日不能贴对联吧,有人说绝日不能贴春联,只能在年二十八那天贴,有人又说大年三十是立春也不可以贴春联,让我们完全都懵

  • 2020年过年什么时候贴对联好?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这马上要春节了,所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力,所以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首先就来看看这个春节贴对联是怎么个贴法的吧,具体是春节的那一天是需要贴对联的呢?那一天贴对联比较好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2020年春节贴对联最佳时间:2020年春节贴对联最佳时间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一点至三点,在春节

  • 野花进了房,家败人又亡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小编在网上有看到一句话,那就是有人说了,这个野花如果进了房,那就要玩完了,因为马上就要家败人亡了,那么这个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野花是什么呢?这个家败人亡真的会产生,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全文应是:“骑马拜堂,野花进房,家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