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初期书法界为何盛行"尚意"书风?

北宋初期书法界为何盛行"尚意"书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3/12/27 11:56:16

说到北宋初期的书法这些问题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毕竟这个时期是早期,所以很多东西都是疯涨的,也没有什么大的规矩可言,最近很多人也发现了,那就是话说这个北宋初期啊,这个书法界非常的盛行什么“尚意”书风,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又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尚意书风实际上是在北宋宋中期确立的,北宋初并没有什么称得上家的书法人物,而尚意书风的出现也标志了尚法时代的终结。

很多书友不太清楚“尚意”书风有什么精神内涵,尚意是以苏轼为领袖,黄庭坚米芾等人响应的一场文艺革新运动,苏轼在这里扮演了“书坛盟主”的角色。

尚意书风并不是随性乱写,它对书法家有很高的要求。

1、尚意书风推崇个性

2、尚意书风重视书家学养

3、推崇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在苏、黄、米的作品以及其学书思想都有提及,不多赘述。

其实“尚意书风”在刚被提出的时候,在当时的境遇与如今“流行书风”的尴尬有的一拼。

比如,当时对苏轼就有很深的偏见,比如认为苏轼书法没有古法、苏轼三指执笔执笔姿势有问题、苏轼写字以腕抵案功力不足等等。

我们如今去看这种偏见也觉得可笑的很,我们甚至可以讲,这么批评苏轼的人是不懂书法的,我们也可以看得到北宋在尚意书风之前书法发展已经步入了僵局。

苏轼对此境况,实在是痛心疾首。

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零,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有介于此,苏轼便以自己文坛盟主的身份,主导了“尚意书风”,在这场书坛革新运动中,他有两个得力干将,黄庭坚和米芾。

尚意书风对提出无疑是对还有一息尚存的尚法书风的极大挑战,于是在书法意识上就有了“卑唐”的呐喊。

为什么要卑唐,因为尚意书风的本质是强调灵性、强调韵味,强调天真,要求笔墨与情感、形神能够共鸣,所以要卑唐,因为唐书法度严苛,个性的突破是受限制的,哪怕他们书法都在学唐人。

比如苏轼学李建中,学颜真卿,米芾学遍了初唐的书法家,黄庭坚主要取法怀素

在卑唐的呼声中,尚意书风突破藩篱,打开了一面书法学习的新道路,哪怕我们知道它矫枉过正,哪怕我们知道它只是辉煌了几十年,但是它绚烂的照耀到今天。

苏轼之后,尚意之风很快凋零,南宋书法一蹶不振,几个伟大人物同时降生于同一个时代,也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让我们只能抬头仰望。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希腊社会现状是怎样的?与古希腊神话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古希腊文化以及古罗马的文化是西方文化长河的源头。早在14世纪到16世纪着200年的时间里,欧洲各国开始了针对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的再生与重塑,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当欧洲开始回顾起祖先文化的时候,我们也跟上脚步去看看古希腊的文明。通过古希腊神话中主要人物的故事,看看发射出的古希腊当时的社会情况。一、混乱

  • 为什么古希腊神话不能与中国神话相提并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有的人人为,中国与希腊同为文明古国,但是古希腊的神话是成体系的,而中国的神话由于古代统治者与儒家的篡改之存在了部分的零星片段,因此这些人认为中国的神话比不上古希腊神话。事实上这话总论调其实很无知,今日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希腊神话。多数中国人没有通读过希腊神话,但是知道宙斯、西西弗斯、普罗米修斯、雅典

  • 古代画家为什么强调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画家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这些人对于画画的要求和现在对于画画的要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区别太大,无法比较,但是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古人的精神还是很有说法的,最近有人研究了,话说这个古代的画家好像非常的强调这个绘画要以“气韵生动”为主,

  • 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有看到一句俗语叫什么“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好吧,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这句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寓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把!台湾作家高阳历史小说《清宫外史》里有这样一段话:“人情势利,官场更甚。俗语说的是,

  • 色是刮骨刀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色是刮骨刀”是一句俗语,“色”被称为四大祸根之一,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很多典故都会把“色是刮骨刀”拿来形容隋炀帝,杨广正是沉迷女色,最后国破家亡,失了江山灭了身。当然除了杨广,历史上倒在“色”字上的人

  • 朱元璋和黄巢军为什么都自比菊花?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朱元璋与黄巢,都可以说是一个朝代的终结者。黄巢拉开了唐朝覆灭的大幕,而朱元璋则是结束了元朝,开创了明朝。这两个人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会自己为菊花。菊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代表着高洁,因为陶渊明非常喜欢菊花,但是为什么代表高洁的菊花会与这样两个时代终结者有关系呢?古代

  • 赵嘏《长安晚秋》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赵嘏是唐朝后期诗人,他年轻时喜欢四处游历,后来长居长安,还当过几年幕府。赵嘏十分喜欢长安,《长安晚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文字描写出了长安全景,还有时而云雾飘飘的样子,景色迷蒙但也不失壮观。诗中有一词叫“凄清”,很多人不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长安晚秋》的基本调性其

  • 我国农村寒露节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十一黄金周一晃而过,相信很多朋友们还没有从这小长假的状态中缓过神来,但是越来越凉爽的天气却能让人们明显的感觉到了,那是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来到了。那么关于寒露在我国农村有着哪些习俗呢?关于寒露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

  • 写寒露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寒露,其实指的就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讲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寒露的意思指的就是气温要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温度更凉,马上就要凝结成霜的程度。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15首关于寒露时期的诗词,希望大家喜欢。1.池上唐白居易袅

  •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二十四节气指的是太阳历中季节变化的二十四个特殊的节令,主要是根据地球的黄道,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所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期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将太阳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