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得鱼忘筌的意思是什么?

得鱼忘筌的意思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2/7 4:28:21

得鱼忘筌这个成语中,“筌”这个字可能有些不太容易理解,其实筌指的是一种打渔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渔具,那么这个成语的意思也就很容易了,捕到鱼了之后,就很容易会忘掉自己原本捕鱼的时候使用的工具。那么,这个成语最初是如诞生的,这个成语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得鱼忘筌深层还有什么含义,是褒义还是贬义呢?

1.得鱼忘筌的含义

得鱼忘筌意思是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1.原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可以忘掉;鱼捕到了,渔具也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语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质、实现既定目标更重要。

2.用来表示互相默契,心照不宣。

3.比喻事成之后,就忘了借以成功的手段、条件。

2.典故

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全神注观看浮标,终于一条红鲢鱼上筌了。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快步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到哪里去了,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

原义是说筌、蹄、言皆为工具,目标还是鱼、兔、意,只要得到和领会了精神实质,那么这些工具都可以忘掉了。忘言之人就是指已得到和领会精神实质的人,因而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庄子》中谈到两位圣人相见而不言,因为“目击而道存矣”(《田子方》)。照道家说,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故此语也有用来表示互相默契,心照不宣的意思。今义多指成功之后忘了原来帮助其达到成功的有力工具,含贬义。

3.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说,赐啊,你觉得我懂得多是不是因为我知识多啊?子贡一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当然了,难道不是吗?孔子听了说,当然不是这样,我之所以懂得多是因为我有一套理论,我所有的知识也都是靠这套理论贯穿起来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止步于知识,而更应该关注知识背后的东西,也就是理论。

关于这一点,可能大家会比较蒙圈!毕竟如果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上学还要学习那么多知识呢?难道说我们一直都在做一些无用功吗?

说实在的,第一次看到《论语》中的这一则,我的心情也很复杂。但是很快我就想通了。我的理解是,孔子的意思大概就是“得鱼忘筌”。

什么是“得鱼忘筌”呢?筌是一种用来捕鱼的工具,意思是我们用筌去捕鱼,在捕鱼的过程中,筌很重要;但当我们捕到鱼之后筌就不再重要了,因为我们想要的是鱼而不是筌。而所谓的知识,也就是筌,它只是我们用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工具;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真正想要了解的。因此,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知识,满足于知识,那么我们就势必不能再进一步地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想要去捕鱼,结果却织了一辈子的网一样,这无疑是无益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说“我从来不记忆和思考词典手册里的东西,我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载入书本的东西”,这跟孔子的观点真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了。

然而,我们今天的现实是什么呢?有多少学生和老师能认识到这一点呢?我想情况很可能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其典型表现就是:很多人在选专业时最多的考虑就是以后这个专业能不能挣很多钱,即在很多人那里,知识的确只是一个工具,但是却不是他们用以认识这个世界、进而提高自己的工具,而是用来换取考试成绩、学位学历以及好工作、高工资等一整套欲望诉求的工具。

也就是说,孔子担心的还只是学生们“想要捕鱼却织了一辈子网”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却是大家根本就不想捕鱼,好不容易织了一点网,还转手就给卖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爱因斯坦的励志故事两则,是什么改变了贪玩的爱因斯坦?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爱因斯坦了。不得不说爱因斯坦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厉害的科学家。他一生的成就就是一个奇迹,他所研究的东西影响着整个人类科技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格局。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两篇关于爱因斯坦的励志小故事吧。故事一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老师布置

  • 六七十年代过年走亲戚,一般都拿什么礼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六七十年代其实说远吧也不太远,说近也不近,现在很多人肯定是不知道这个六七十年代是怎么过的,但是过来人那肯定也是记忆犹新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六七十年代的故事,说说的走亲戚这件事情,其实小编依稀记得一点,湖北这边好像是买什么一串肉,还有一包红糖,其实的好像就没什么了,那么其他地方又是什么情况呢?

  • 2019冬至是哪一天?冬至吃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地方应该都有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的习俗吧,其实饺子似乎是很多节日必备的食品,很多地方只要过一些节日,一定都会吃饺子。但是,为什么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这个习俗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冬至除了吃饺子,还可以吃些什么,冬至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冬至还有哪些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冬至简介冬至,

  • 我国的林姓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我国拥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出现了不少的忠臣,一直名垂千史,被后人所称赞。这些忠义之士哪怕是过了2000年都还是依然有人钦佩的。就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诸葛亮,岳飞,文天祥,于谦,魏征等等,他们的故事有的还被拍到了电影上或者电视剧上被更多人熟知,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其实在商朝的时候,就出现了

  • 中国血统最高贵的姓氏分别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小编并不太想说这些血统啊,姓氏啊,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陈旧的思想,现在就讲一个平等,不存在什么高贵不高贵的,都不是问题,但是有的时候需要做一些研究,看看这些血统说到底存在不存在,所以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太当真,最近给大家把中国的血统最高贵的姓氏做了一个排名,大家速度来看看分别是哪些吧,感兴趣的别错

  • 为何古代人喝酒之前一定要温酒?这其中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同时酒文化也是如此。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一个细节了,那就是古人在喝酒之前一定要先温酒,那么这是为何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解释吧。比如说曹操的“煮酒论英雄”,关羽的“温酒斩华雄”等等,都有类似的情节。而现在人基本上都

  • 世短意常多什么意思?陶渊明是想表达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世短意常多”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作品《九日闲居·并序》。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陶渊明归隐后便闲居家中,到了重阳节院子里的菊花盛开,结果却因家贫无酒,瞬间就让陶渊明陷入感伤的情绪之中。人的情绪一低落,便是得到创作灵感的最好时机,这首《九日闲居·并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孕育而

  • 月落乌啼霜满天,乌鸦为何蹄叫?晚上又咋知道霜满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枫桥夜泊》这首诗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也写得非常的有意境,小的就觉得非常的唯美,但是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了,大家仔细来分析看看,这个“乌啼”是指的乌鸦啼叫,但是乌鸦并不会啼叫啊,还有就是这个月亮已经落下了,到了晚上了,晚上是怎么值得霜满天的呢

  •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什么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我们小时候背诵的古诗《静夜思》很有说法啊,里面不是有一句叫“床前明月光”的吗?那么大家有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个“床”到底是指的什么呢?以前的人都说这个“床”通“窗”,但是真相真的如此

  • 练字为什么有人说不能从隶书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练字这个事情,如果在意的话那就十分的重要了,如果不在意的话,那你的字就太丑了呀,以前都说字就是一个人的脸面,所以字一定要好好练习了,但是但是这个字到底要怎么练就变得十分的复杂了,最近很多人都说,练字不能从隶书开始练习,为何会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呀!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书法,大多数教程都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