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冬至吃什么最好

冬至吃什么最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51 更新时间:2024/1/23 22:14:50

2020年的冬至已经到来了,我们知道每个季节都有适合每个季节不同的食物,那么到了冬至,到了冬天,又该吃什么比较好呢?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一个大节日,有些地方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冬至之后,虽然昼长会逐渐增加,但并不代表温度会上升,因此还是会非的。那冬至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吃什么最好呢?冬至时节又有哪些美食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冬至吃什么最好

羊肉

冬季吃羊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并且给人体增加热量,而且羊肉含有暖胃的功效,羊肉属于温补的食物。

鸡肉

鸡肉在中医看来是温中补血,益气补脾,补虚益精的食物,而且一直有说法夏季吃鸭肉,冬季吃鸡肉,就是因为冬季进补的时候适宜选择鸡肉。

牛肉

牛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脂肪含量相对其他肉类而言少一些,所以对于肥胖或者减肥人士,在冬季进补的时候肉类可以选择牛肉,并且在中医看来,牛能够补中益气,是寒冬进补的优先选择。

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的就是冬季的时候食用萝卜,并且萝卜也是冬季的时令蔬菜,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萝卜和羊肉,牛肉的搭配,是冬季进补的必备菜。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北方冬季的时候白菜比较好储存,所以食用的更多。

冬至的传统食物

馄饨

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2、冬至的节日饮食

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汤圆

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做法是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在江南水乡除了吃汤圆还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年糕

杭州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和冬至,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擂圆是冬至的重头戏,“圆”意味着“团圆”“圆满”,与平日里吃的汤圆相比,临海人的冬至圆不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而且意味深长。

水饺

每年冬至这天,在我国北方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糍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也是闽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冬节丸

潮汕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广东人冬至还有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现代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26]

南瓜饼

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炸点心

舒城县山区冬至这天要吃炸点心,炸糍粑、炸南瓜饼是这天的主食。在舒城人民看来,数九寒冬从冬至开始,需要进食一些富含油脂的食物来补充热量,抵御严寒。

3、冬至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起居养生

1.勤搓手防感冒: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2.暖双足防体寒: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可常进行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一烫脚,既能御寒,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脚的营养供给,保持皮肤柔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

饮食养生

忌辛辣燥热

“气始于冬至”,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此时在饮食方面宜多样化,注意谷、肉、蔬、果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

可常食坚果

冬至时节可多食些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至时天气较冷,多数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

运动养生

冬至时阴气旺盛到了极点,阳气开始生起,并逐渐旺盛。由于阳是从阴里面生出来的,只有当阴足够旺盛时,阳气才能生得更好。

因此,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也更好。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总结

进入冬至后,日渐长、夜渐短,中医上认为,天人相应,人体的阴气也会伴随着冬至的到来进入最高峰,之后一阳始生,开始人体新的周期。因此,在冬至做好各方面的养生和调剂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未来一年的健康生活都十分有益。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吕端大事不糊涂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有一句自古以来都很流传的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此话出自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这里的“诸葛”,自然是指三国时期的蜀国名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谋事周密,终成一番事业。那么“吕端”指的是谁呢?他是北宋

  • 南派三叔的作品按什么顺序看?全部作品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盗墓笔记,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很多人都说,《盗墓笔记》系列的作品没有《鬼吹灯》系列的好看,觉得挖的坑实在太多。其实有这种感觉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是只看了《盗墓笔记1-8》的,前后都没有看过。其实说实话,《盗墓笔记1-8》只是南派三叔的一个铺垫,真正精彩的是后面的那几部作品。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

  • 大秦帝国秦军军歌作曲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秦,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横扫六国,建立了我国首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其实最早的秦仅仅之势周王朝一个牧马的部落,个受其他诸侯国鄙夷的野蛮之族。这也就是为何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周天子大骂秦国是个“养马奴”的原因了。公元前771年,由于曾经的烽火戏诸侯,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时,虽然看

  • 谁把草木当成秦国的士兵?成语“草木皆兵”是如何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意思是形容积极惊恐的时候,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紧张的要命,主要形容那些失败者的心理。要注意成语中的“唳”字,不同于眼泪的“泪”字,粤语两字读音相同,普通话“唳&

  • 鱼玄机最著名的诗是哪首?赠邻女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多很有才的女子,而这些女子一个个不仅有才,而且都是美人。就不如说唐朝著名的才女鱼玄机,便是我国古代才女种最具代表的一位。同时她也写过很多非常经典的诗作,例如她的这首《赠邻女》,算是鱼玄机平生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了。可能说这首诗很多听名字,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其中有两句诗,相信一定听过

  • 鼎力相助一般常用于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成语“鼎力相助”应该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成语鼎力相助一般常用于什么呢?是用自己帮助别人还是用于别人帮助自己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1、鼎力相助一般常用于什么成语“鼎力相助”一般常用于:请别

  • 谈何容易和细思极恐哪个是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成语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现在也有很多的成语都不像成语,有很多不像成语的又像这个成语,所以不仔细的区分还是不好理解的,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谈何容易和细思极恐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语呢?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谈何容易和细思极恐哪个是成语谈何容易

  • 大雪节气养生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已经到来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大雪节气一般也都是这个养生的开始,那么这个大雪节气到底要怎么养生呢?到底要吃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带来大雪节气养生小知识大全,感兴趣的可以收藏看看,健健康康,过大冬季了!一、大雪节气如何养生保健1.1、防寒护阳冬天是阴气最盛的时候,而

  • 大雪之后会下雪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终于到了,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但大雪并不意味着过了之后就会下大雪,只是一个对于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反应,大雪节气后降水量增多,气温下降,而2020年的大雪就是在12月7日这一天。那么,到了大雪这天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有关于养生方面的事情呢?大雪要吃些什么,大雪节气要怎么样保养呢?下

  • 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2020年的12月7日,也是传说中的这个大雪节气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大雪节气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这个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1、大雪节气的含义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