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午时三刻指的是什么时候?一刻是多长时间?

古代午时三刻指的是什么时候?一刻是多长时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65 更新时间:2024/2/9 22:38:29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经会听到台词说“午时三刻”这一时间点,那“午时三刻”到底是指什么时候呢?其实古代的一刻我们现在说的一刻钟时间是差不多的,古代一刻差不多是14分钟,到了清朝弄了一个整数15分钟,所以一刻钟并没有大的差异。午时当然也比较理解,就是中午的时候,具体时间一起来看看吧。

漏刻是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工具。漏,指漏壶;刻,指箭刻,即由漏壶水面的高低,通过箭刻的标度米标来标示时间。

古代使用漏壶计时。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

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用一个竹片或木块箭杆浮在水面,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三更半夜、午时三刻,你知道是现在的几点吗?

在古代,一天被划为12个时辰,也就是说一个时辰当于我们现在的两小时。

按地支序为、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这12时辰又划为100刻。“时”和“刻”的换算比较麻烦,就是每个时辰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就是指一天的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加上三刻,就是将近正午12点,如果要算精确一点,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1时43分12秒。

为什么古代斩首要在午时三刻?是不是说明,古代法律规定在“午时三刻”行刑?其实并不是这样。午时三刻行刑,是明清府的惯例,或者是民间百姓、说书人、写书人的普遍看法。

那么“午时三刻”到底是什么时候?

这个时候太阳挂在天空中央,照下来地面上的阴影最短的时候。别说是中国古代,就是现代很多农村地区,还有人认为死人是“阴事”,若处理不当,死者的鬼魂就会留在阳间纠缠活人。

而正午时刻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阳气可以压制和祛散阴气。为了不让死刑犯的鬼魂出来作祟,所以要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

其实,斩刑也是分轻重的。如果审官宣布一个犯人将在午时三刻斩首,那说明他认为,这个人实在是十恶不赦,连做鬼的权利都没有。

因为民间传说午时三刻开斩,被斩人阴气即时消散,做鬼都没机会。

还有另一层用意,就是午时三刻的时候,人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这个时候砍头,犯人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如此看来,似乎体现了古代严酷法治下,尚存一丝人道主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山海经可能不是由一人书写完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山海经可以算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神话书籍,也足以证明古代人的想象力有多么丰富,能把故事编造的如此生动离奇。不过关于山海经的作者还有具体书写时间一直是个谜,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为什么一本书会没有作者呢?其实有人推断山海经的作者不止一个人,是在后秦时代好多人一起合力完成的。可能是有人看到了其中一篇,觉得非常

  • 古人的信纸这么美,难怪能写出那么动人的情书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人的信纸这件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反而就变成了艺术品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古人的信纸到底有多么的美吧,还有动人的情书这件事情,感兴趣的别错过了!中国人对信,总有一股非常诗意的想象,“鱼传尺素”,“鸿雁传书&rdquo

  • 五花八门的意思是什么?五花和八门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我们肯定都不陌生,是一个非常常见使用频率也很高的成语,而五花八门的意思就是比喻种类繁多或者是变幻莫测。不过大家知道五花和八门分别是什么意思么?这里的八门可不是什么火影忍者里的八门,而是五花阵和八门阵,最早是兵法里的阵型,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其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法,一起来看看五花八门到底

  •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韩信兵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韩信可以说是刘邦手下最得力的武将了,当年项羽也是看走了眼,把这么棘手的人才让给了刘邦,给自己留下了无穷后患。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一句话叫韩信点兵,其实这是一个歇后语,后面还有一句是多多益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韩信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可都没这么简单。史载,汉

  • 梵净山申遗成功,全中国53个世界遗产还有这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梵净山其实如果是喜欢旅游的网友对这个地方还是非常的熟悉的,如果你在贵州你也会发现这个地方也还是非常的熟悉的,因为这个地方真的实在是太美了,自然景色简直就被誉为是奇观了,这个地方的申遗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但是一直都是没成功了,但是最近终于是成功了,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

  • 只有侏罗纪才有恐龙么?恐龙到底活在哪几个年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和恐龙有关的电影都要叫侏罗纪,难道只有侏罗纪才有恐龙么?当然不是这样,恐龙再好几个年代里都有存活到,至于说为什么电影都喜欢选取侏罗纪就不太清楚了。恐龙一共生存在三个年代当中,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些年代至今已经有了上亿年,而白垩纪也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时代,绝大部分的恐

  • 四大名著歇后语集合,四大名著经典歇后语集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四大名著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大智慧在里面。四大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就是因为我们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人生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这次就帮大家总结出了四大名著里面的歇后语,其实歇后语还是具有一定娱乐性的,可能你们也想不到四大名著里竟然还有这么多好玩的歇后语,一起来看看吧。《红楼

  • 张飞吃豆芽是什么梗?张飞吃豆芽后面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张飞在三国里的形象就像是一个莽夫,和关羽比起来少了很多谋略,但是个人能力非常的强,毕竟是能和吕布打成55开的男人。其实张飞在演义当中的形象太过于简单,导致给人的印象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最后还死的很令人无语。张飞吃豆芽这句话最近在网上火了,据说是某位游戏解说在比赛当中脱口而出。到底张飞吃豆芽是个什么

  •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刘备借荆州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之所以能让蜀国成为三国鼎立的其中一员,就是靠荆州这块宝地。赤壁之战以后,刘备也是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不过像孙权借的荆州刘备就没打算还了,毕竟这关乎到自己的存亡。所以这个故事也就滋生出了有名的一句话,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当然这个歇后语大家应该也都明白,下面就顺便给大家讲讲这个典故,感兴趣的话就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我们在课本里应该都有学过,不过这句话并不是只有一种意思,很多人也读出了其中另一层含义,那到底应该怎么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这句话是出自《孟子·告子下》,是由孟子写的一篇说理散文,因为当中的逻辑性非常强,几乎没有什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