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典故介绍

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3/14 6:22:47

在三国时期,吴蜀对曹魏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定更有优势,而能力大的一方出的力肯定也会多些。所以当年诸葛亮派人说服孙权恢复两国同盟关系是,孙权就非常的犹豫,毕竟蜀国靠着结盟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次讲的成语“共为唇齿”背后的典故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邓芝传》,时间是蜀汉后主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主人公为蜀汉尚书邓芝和吴主孙权。原文如下:

(诸葛亮)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

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于是派遣邓芝出使与东吴恢复联盟关系,孙权果然犹豫不定,没有及时召见邓芝。邓芝自己上表给孙权表示:“我今天也是为吴国而来,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蜀国。”这时孙权才同意见面。孙权对邓芝说:“我的确想与蜀国交好,但担心你们的皇帝尚且年幼,国力弱小,又与曹魏这样的强国为邻,不能保全自己,因而心中犹豫。”

邓芝回答说:“吴国和蜀国有司州的土地,大王您是当世英才,诸葛亮也是一代杰出人物。蜀国有险峻的地势,防御坚固,吴国也有三条大江的险阻可守。这两个长处合在一起,两国互相辅助,进可以并吞天下,退可以鼎足三分,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大王您现在如果投靠魏国,魏国必然首先要命您去朝拜,然后就会想让太子去曹魏作为人质。如果不从命的话,他们就会因此为借口来讨伐您,那样蜀国也不然顺流而下见机行事。一旦如此,江东的江山就不会再是大王您的了。”孙权沉默良久,说道:“你的话是对的。”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邓芝口中的“共为唇齿”,意为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荣辱与共。这也是由邓芝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与东吴建立同盟关系,这一直是诸葛亮的外交策略,不过因为荆襄之战和夷陵之战的爆发而破裂。诸葛亮执政后,派邓芝出使东吴,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恢复这一同盟关系。不过,孙权对此却非常担心,但他对邓芝所言的“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却不是事实,真正的原因被邓芝一语道破:“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他是怕蜀汉会与曹魏联合图谋江东。故此,听完邓芝的话,孙权便一口答应与蜀汉恢复同盟关系。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悔之无及什么意思?悔之无及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北伐的重任,不过蜀国很多大臣并不信任他。觉得诸葛亮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难道换成你姜维就可以办到么?所以很多大臣主张姜维放弃北伐,还是以防守为主。但是姜维深知防守只是坐以待毙,而北伐还能创造一片生机。悔之无及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是讲述了此事,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是怎样的吧。今天的三

  • 祸至无日什么意思?祸至无日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东吴应该是最会左右逢源的政权了,孙权也一度向曹操俯首称臣,不过却被诸葛亮识破了其中的野心。孙权愿意归顺曹操也只是个假象,只是故意想让曹操别把矛头对向自己。如果曹操和刘备交战,那正好是孙权的机会。不过诸葛亮还是希望能拉拢孙权一起抗曹,这次讲的成语祸至无日也是出自这个背景故事,一起来看看到底是

  •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好尚不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备早期非常的幸运,召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能人,像是庞统、法正等都为刘备立下过非常关键的功劳,当时诸葛亮可能还真排不上号。不过庞统和法正都是死的太早,也是刘备非常巨大的损失,如果他们都还在的话说不定蜀国的命运还会有改变。今天和大将讲的成语好尚不同就是刘备和法正之间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典故

  • 加长版三伏天到来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想必大家也感觉到了这天气似乎实在是太热太热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就是因为中国已经正式的进入了三伏天了,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三伏天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指的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这个时间段叫三伏天,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其实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三伏天是怎么

  • 今日入伏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三伏天其实很多网友也知道这就是夏天里面最热的几天了,而且热浪一天高过一天,其实今天入伏时间早已经确定了,而且今天就是入伏了,那么今天入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2018年的三伏天到底有多久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其实就是说的从今天开始中国将进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想必大家都知道,

  • 众寡不敌典故介绍,众寡不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打仗,并不是说人多的一方就绝对能取得胜利,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主要还是看双方给出的计谋能否一击致命。今天要和大家讲的成语众寡不敌就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可能大家看到这个成语会想到寡不敌众,其实意思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众寡不敌是三国志当中的原创,一起来看看当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今天

  • 2018武汉三伏天时间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已经越来越热了很多网友都在比热,什么成都的,什么广州的,什么上海的,现在连北方一点的地方都开始叫热了,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你们那真的叫热?有没有没想感受一下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啊,武汉真的是热啊热啊热死了,其实也就是三伏天在作怪了,那么2018武汉的三伏天是什么时候呢?2018的武汉的三伏天时间表送给大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是什么意思?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句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因为不管是在课本里还是影视剧当中都会经常的出现。但是你知不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待”这句话背后的典故又是怎样的呢?其实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的,吕蒙和鲁肃之间的对话产生了这一个金句。其实吕蒙的一生还挺

  • 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是真的事情么?死诸葛吓跑活司马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北伐期间的对决一直是人们非常喜欢讨论的事件,虽然最后的胜者是司马懿但其实司马懿心里是非常忌惮司马懿的,所以才会有死诸葛吓跑活司马这样的故事,那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还能吓跑司马懿呢?因为诸葛亮以神机妙算著称,所以司马懿也是避其锋芒,采用拖延战术,一旦踏入诸葛亮的陷阱那司马懿也是没辙了,毕

  • 各为其主是什么意思?各为其主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各为其主和各司其主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各自为各自的主公效力的意思,其实这个成语是曹操说出来的,那你知道各为其主的典故到底是什么么?这个故事就和曹操还有关羽有关,曹操本想把关羽收入麾下,但是关羽一心只有蜀汉和刘备,绝不会降于曹操,最后曹操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放掉关羽大家各司其主,虽然这段历史不全是真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