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4/1/18 23:33:54

荀彧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荀彧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主人公是荀彧。原文如下: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荀彧说:“纵观古代成功与失败的人,果真有才略的,虽然弱小也必然变得强大。如果不是这块料,虽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项羽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现在同明公您争夺天下的人,就只有袁绍了。袁绍外表看似宽厚,但内心诸多忌刻,任用人才但又怀疑他们的忠心。曹公您贤明豁达不拘一格,用人各得其所,这是在器量上胜过他。

袁绍遇事迟疑,顾虑多,缺少决断,缺点在于不会随机应变,往往失去机会;明公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因事制宜,这还少谋略上胜过他。袁绍统率军队宽柔缓和,没有统一的法令,士卒虽然人数众多,其实很难运用,明公您法令明确,赏赐和刑罚都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士兵虽然少,但都拼命作战,这是在武力上胜过他。

袁绍凭借祖先累世的资历,悠闲从容,假装有智慧,以此沽名钓誉,所以那些仅有虚名但却没什么本事的人大多依附他。明公您用至诚的仁义来对待别人,注重诚心而不看重虚名,立身行事谨慎简约,从不吝惜对有功者的赏赐,所以天下那些忠诚事主、注重实效的人全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在道德上胜过他。您拥有这四胜的条件,再加上辅助天子,依靠正义讨伐逆贼,谁敢不顺从?袁绍的兵势虽然强大,但又有什么作为呢?”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荀彧口中的“扶义征伐”,意为倚仗正义讨伐不拥护朝廷的人。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

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前两年,当时曹操不仅实力远不及袁绍,且在东部、南部都有隐患,对于能否战胜曹操毫无把握。此时,荀彧提出著名的“四胜论”,预测了战争的最终结局。不过,在曹操接连击败吕布刘备、收降张绣,解除了后顾之忧直接面对袁绍之时,心里依然没底。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的袁绍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腹有鳞甲是什么意思?“腹有鳞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腹有鳞甲这个成语可能大家见的不多,毕竟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个成语,腹有鳞甲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居心险恶、不怀好意。当然这样子说一个人还是挺严重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是用的越来越少。那腹有鳞甲的典故是什么呢?背后是一件在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赶快来一起看看吧。今天的三

  •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赴汤蹈火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的典故。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平时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比较多,一般都是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对话,下属会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表自己的忠心。那赴汤蹈火的出处到底是哪里呢?其实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而且和贾诩、诸葛亮还有刘表三人有

  • 用非其人什么意思?用非其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用非其人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发生在西晋,是讲述晋武帝司马炎选司徒的故事。用非其人就我们现代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算很高,不过这个成语的近义词也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家学会后是可以再日常当中使用的。古人对于各项事务都非常的严谨,像要选司徒这样的重臣肯定不能草率,所以要选出能担当此位置的人物,一起来看看用非其人

  • 云合响应是什么意思?云合响应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云合响应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可能有部门小伙伴知道这个成语。不过这次就是来教大家认识云合响应的,云合响应是什么意义,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都会一一解答。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士徽和吕岱之间的故事,虽然这两人的名气都不算大但也是东吴内部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应声而倒是什么意思?应声而倒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应声而倒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也算是一个应用率很高的成语了。但是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大家清楚么?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下应声而倒的典故,背景是在三国时期,由三国志作者陈寿创造出的成语。曹真也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曾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曹操也是看中了曹真的勇猛所以才加以重用,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

  • 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很多人都把周瑜当做军师,其实周瑜不仅是军师而且还能担任上阵杀敌的将军,这是诸葛亮不能比拟的。周瑜也是东吴的大都督,也就是最高指挥官了,多亏周瑜吴蜀联盟才能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说到赤壁之战那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就是黄盖上演的苦肉计,也是整个赤壁之战最为关

  • 古训名言,古人重视人品的八个标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因为当时的人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厚,所以对人的品德方面非常看重,对于个人人品的判断也是出现了八个标准,专门用来评判你是否是个品行良好的人。其实这些标准放到现代依然能判断人们的人品,只是现在的人不会那么刻意的去强调这些,而是通过日常上的因为观察你。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帮助你寻找

  • 运筹帷幄典故出处,运筹帷幄意思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运筹帷幄这个成语应该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了,不管是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电视里都能经常听见,那你知道运筹帷幄背后的典故到底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下运筹帷幄的典故出处,其实这个历史背景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刘巴原本并不想加入刘备,但是曹操败走赤壁,再加上诸葛亮的几番全靠最终还是把刘巴招入靡

  • 小暑节气习俗风俗介绍,小暑吃什么养生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小暑了,这个是二十节气里面的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节气了,这个节气的到来就代表了夏天最热的时候真的来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看看二十四节气里面的小暑有哪些习俗,还有什么吃的相关的内容推荐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哟!小暑节气是什么时候其实小暑的节气就是每年的7月7日了,2018

  • 小暑是什么意思?过小暑应该注意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今日乃是农历五月廿四,也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很多地方的朋友一定早就已经感受到了夏日惊人的热情,但是根本不用着急,因为还没有到真正最热的时候。现在中国的夏季,早已经吓哭了非洲兄弟,甚至还有人跑去了非洲避暑,娱乐一笑的同时,不妨一起来了解了解,到了小暑时节,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才能扛过后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