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身首分离是什么意思?身首分离典故出处介绍

身首分离是什么意思?身首分离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87 更新时间:2024/2/9 22:41:51

身首分离这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是在战国时期创作的一部史诗巨作。当然里面还有很多为我们所用而且熟知的成语,今天先为大家讲讲身首分离这个成语和含义还有典故。其实这个成语被人知道还是在《三国志》,其中曹丕在分析刘备为何败给陆逊是有提到过。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个故事,还有首身分离的意思,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吴主传》注引《魏书》,时间是在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主人公是曹丕。原文如下:

老虏边窟,越险深入,旷日持久,内迫罢弊,外困智力,故见身于鸡头,分兵拟西陵,其计不过谓可转足前迹以摇动江东。根未著地,摧折其支,虽未刳备五脏,使身首分离,其所降诛,亦足使虏部众凶惧。昔吴汉先烧荆门,后发夷陵,而子阳无所逃其死;来歙始袭略阳,文叔喜之,而知隗嚣无所施其巧。今讨此虏,正似其事,将军勉建方略,务全独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老贼刘备,生活在偏远的边地,冒着风险深入腹地。相持时间一长,内部因疲困虚弱而窘迫,外部因缺乏智慧无法速胜。所以虽然在鸡头山一带用兵,又暗中在夷陵发动攻击,这样的计划不过是故技重施,妄想迫使江东人心动摇。但在他立足未稳之际,就遭到重创。此战虽然没有将刘备剖腹挖心,令他的头颅与身体分离,但单单从此战投降和被杀的人数来看,已经足以使他的部属们心惊胆战。

以前吴汉烧毁荆门,然后从夷陵发动进攻,使得公孙述难逃一死;来歙一开始攻打略阳,光武帝刘秀感到非常高兴,知道隗嚣必定无计可施。如今讨伐刘备这个敌人,情况正好相似。希望将军勉励而为,力求全胜。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以上记载中的“身首分离”,意为头颅与身体分开,比喻斩杀或斩首。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战国策?秦策四》中的“本国残,社稷坏,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夷陵之战得胜后,孙权曾经上表给曹丕,介绍了此战的战果。曹丕随即给孙权下了一道诏书,除了对孙权的胜利表示祝贺,同时也指出了刘备失败的原因。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他在诏书中所提到的十六个字:“越险深入,旷日持久,内迫罢弊,外困智力。”东吴将领陆逊恰恰是利用了刘备的这些致命弱点而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由此可见,曹丕还是具有一定战略战术眼光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谈笑自若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实在编写书中内容时,就自己创建了很多成语在里面,很多成语也是更加形象的表达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叫谈笑自若,其中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当时赤壁大战已过,但是吴蜀联军还并没有发送警惕,准备乘胜追击,想要从曹操手上占更多便宜过来。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今天的

  • 为什么端午节要祝"安康"而不是"快乐"?其实也不用这么斤斤计较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临近传统节日端午节,不少人已经开始计划着在这个假期里出游了,很多社交群里也会发出一个个的红包,上面是不是总会写着“端午安康”?这个祝福方式倒是和其他的节日不太一样啊,一般来说,逢年过节都会互道“快乐”,可是也总有那么一两个例外的,抛开被人们误解了许久的

  • 同心一意是什么意思?同心一意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鲁肃是东吴有名的大外交家,而且鲁肃的计谋也非常的多,因为自己善于游说,吴蜀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一个稳定局势。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同心一意就是出自鲁肃笔下,当时鲁肃想要拉拢刘备,争取荆州这块宝地,所以希望刘备能和他们同心一意,把这件事情给办法。但是途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今天的

  • 史记经典名言故事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史记是由司马迁著作的一部体通史,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史的书籍。从史记里能得到非常有趣的历史新闻,只不过让现代人读可能会有些吃力和无聊,看看白话文还是非常不错的。史记是从上古传说开始记载,所以也带有些神话色彩,但是到了后面也就回归正轨了。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史记当中的经典名言还有故事,一起来看看

  • 鬼谷子经典名句合集,鬼谷子名言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鬼谷子是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非常厉害的谋略家。要知道能在春秋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时的天下大家都会对哲学思想做出很多感悟和贡献,鬼谷子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看古人说话难免有些难以理解,这次我们就帮大家准备了部分鬼谷子的经典名句和翻译,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意思,感觉来一起

  • 古代科举考试分几个等级?秀才、举人和进士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老百姓想要加官进爵就只有靠科举这一条路,所以每位读书人也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对他们来说只要能金榜题名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古代人的身份是有明文规定的,大家是什么等级的人,我们常会在影视剧里听到有人是秀才、有人叫举人或者进士,这些称号到底有什么却别呢?和考科举的等级有什么关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一

  • 古时候的墨是怎么制作的?古人制造的墨为什么是块状而不是液体?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在越来越提倡传统文化的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或爱好古人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而说到这个,很多人都能说出来的几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比如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在这其中,“墨”可以说是一种很奇特的存在,古人可以仅仅靠着黑色的墨汁,晕染出无限的意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水墨风格

  • 夙兴夜寐是什么意思?夙兴夜寐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要想每天睡个好觉可能都不是个容易事,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精神都是时刻紧绷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的主心骨,而且诸葛亮本人十分喜欢操心,各大食物都要亲自过问,每天都相当辛苦。当时就有人对司马懿说诸葛亮每天夙兴夜寐,司马懿听后就知道诸葛亮可能活不长了,那夙兴夜寐到底是什么意思?这背后的典故

  • 2018芒种节气怎么养生?芒种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养生食谱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芒种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有很多人会认为芒种是到了种芒果的季节,其实,并不是这样,芒种的意思是到了一年中降水开始慢慢变多,气候会变得很湿热,看过芒种图片大家就一定知道,芒种就是辛勤劳作的季节。2018年芒种节气是6月6日,芒种我们应该吃什么?吃什么最好?小编今天整理了

  • 2018年芒种有哪些习俗?芒种节气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文化小编觉得是五彩缤纷的,中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小编看到马上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了,芒种节气并不是种芒果的意思,芒种节气的到来,寓意着雨水会逐渐的增多,气候会变得更加的湿热,长江中下游的雨量会明显的变多。当然了,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都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