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夙兴夜寐是什么意思?夙兴夜寐典故出处介绍

夙兴夜寐是什么意思?夙兴夜寐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4/2/3 4:34:11

在三国时期,要想每天睡个好觉可能都不是个容易事,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精神都是时刻紧绷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的主心骨,而且诸葛亮本人十分喜欢操心,各大食物都要亲自过问,每天都相当辛苦。当时就有人对司马懿说诸葛亮每天夙兴夜寐,司马懿听后就知道诸葛亮可能活不长了,那夙兴夜寐到底是什么意思?这背后的典故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时间是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主人公为司马懿和一位不知名的蜀汉使者。原文如下:

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宣王将出战,辛毗杖节奉诏,勒宣王及军吏已下,乃止。宣王见亮使,唯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过数升。”宣王曰:“亮体毙矣,其能久乎?”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亮多次派遣使者来到司马懿军营递交战书,还送来了一些妇女用的服饰,想以此激怒司马懿。司马懿准备率部出战,辛毗奉魏明帝曹睿之命手持符节来到军营,严令司马懿及其手下将士不要轻举妄动。于是,曹魏大军继续闭门不出。

此后,司马懿会见了诸葛亮派来的使者,仅仅询问了诸葛亮近来的吃饭、睡觉和一些琐事,避而不谈交战的问题。这名使者回答:“诸葛亮丞相早起晚睡,惩罚二十杖以上都要亲自过问,每天吃的饭不过几升。”司马懿后来表示:“诸葛亮已经身心疲惫,看来他活不了多久了。”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蜀汉使者口中所说的“夙兴夜寐”,意为早起晚睡,比喻非常辛苦和勤劳。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诗经》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自第四次北伐开始,诸葛亮与司马懿便成了一对冤家,几乎每一次战斗都是诸葛亮在进攻,司马懿在防御。这倒不是司马懿有多么惧怕诸葛亮,而是他心里非常清楚,只要避而不战,死死拖住诸葛亮,不但能减少士兵的伤亡,同时还能将蜀汉大军粮草供应不足的缺陷最大化,从而迫使诸葛亮撤军。

在蜀汉建兴十二年的第五次北伐当中,司马懿采取的也正是这种避而不战的策略。对此,诸葛亮无可奈何,甚至想出了送女人服饰的办法,想借此激怒司马懿。不过,司马懿依然不为所动。再加上辛毗的到来,曹魏大军更加坚定了避而不战、拖死诸葛亮的战术。

就在两军对峙期间,司马懿还抽空询问了诸葛亮的近况,当从使者口中得知诸葛亮“夙兴夜寐”等消息之后,司马懿很快天得出了诸葛亮命不久矣的结论。为何司马懿会得出这个结论呢?理由很简单:诸葛亮既不能吃又不能睡,事无巨细样样都管,即便是个年轻人都难以承受,而诸葛亮这位年过五十的老人又哪能承受这样的重压。而历史的发展也正如司马懿所预料的那样,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因为积劳成疾而病逝五丈原,终年仅仅五十四岁。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2018芒种节气怎么养生?芒种节气需要注意什么养生食谱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芒种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有很多人会认为芒种是到了种芒果的季节,其实,并不是这样,芒种的意思是到了一年中降水开始慢慢变多,气候会变得很湿热,看过芒种图片大家就一定知道,芒种就是辛勤劳作的季节。2018年芒种节气是6月6日,芒种我们应该吃什么?吃什么最好?小编今天整理了

  • 2018年芒种有哪些习俗?芒种节气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文化小编觉得是五彩缤纷的,中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小编看到马上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了,芒种节气并不是种芒果的意思,芒种节气的到来,寓意着雨水会逐渐的增多,气候会变得更加的湿热,长江中下游的雨量会明显的变多。当然了,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都正式

  • 吕布遇貂蝉打一成语的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吕布遇到貂蝉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和背景的,这是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当然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可不是这个,我们要说的是吕布和貂蝉的另外一个故事,那就是当吕布和貂蝉相遇之后我们一般会说一个成语,那么这个成语答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吕布遇貂蝉打一成语有的网友说了应该就是&ld

  • 万人之敌典故出处介绍,万人之敌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郭嘉是三国里非常有实力的军师,而且也是曹操早期的心腹。郭嘉帮助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但是不幸得病早逝,也是让曹操痛心不已。这次讲的万人之敌就和郭嘉有关,不过肯定不是说郭嘉是这位万人之敌,毕竟文人多多少少还是会谦虚一些。只是郭嘉早就看出刘备的野心,并告知曹操,不过当时的曹操并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无奈日

  • 端午节为什么要门上插菖蒲和艾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许多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至今仍然在沿袭。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之外,小时候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上一束草药,后来才知道原来插的是菖蒲和艾草,但是许多人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解答端午

  • 危在旦夕典故出处介绍,危在旦夕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危在旦夕是我们现在非常常用的一个成语,不过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么?其实危在旦夕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过,而且还是一位三国时期的人物发明的。其实整个三国时期有很多成语直到现在都还为我们所用,中间也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进化,把有些重复意思的成语就给淘汰掉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危在旦夕的典故介绍

  • 苏轼的诗词精选,苏轼经典七首诗句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苏轼是北宋知名的大诗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很小就会在课本上学习到很多苏轼写的诗句,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很多人会把苏轼和李白放在一起比较,两人的风格给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苏轼更加的坦然,而李白是一种迷离的沉醉。今天就先为大家准备了几首苏轼的诗句做一个解析,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李白像酒,像夜

  • 孔门十哲指的都是谁?孔门十哲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应该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出名的思想家之一了,或许都没有这个之一。孔子是儒家思想创始人,而儒家的这些东西直到今天都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有价值观。所以孔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孔门十哲到底都是谁,其实孔门十哲就是孔子最出名的10位徒弟,当然这些徒弟也都是真才学识,也能让你学到受益匪浅

  • 同心并力典故出处介绍,同心并力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也是天下最不稳定的一段时间,当时各地战乱纷起,百姓民不聊生四下逃窜,就是为了躲避战乱。不过当时有些诸侯也怀有仁慈之心,就收纳了很多难民进行安置。这次要将的成语同心并力就和这件事请有关,当然在三国里面经常渲染刘备最仁心宅厚,其实除了刘备也还有很多人同样具有此等品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吧。

  •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非常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了,而且也是我们的父亲节了,所以过完了父亲节我们来过端午节吧,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揭秘看看,我们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我们的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在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吧!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