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衣冠禽兽最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变成贬义词?

衣冠禽兽最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变成贬义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48 更新时间:2024/2/9 22:37:14

现在存在着很多古今异义的词语,但是一般来说,词性发生变化的词语还真是不多。现代在形容一个人品德败坏的时候,会用到这样一个词,衣冠禽兽,即穿着人的衣服的禽兽。可是这个词在诞生之初,意思与现在的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一致。那么,这个词最开始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

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物穿窬。”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在明清两朝:文官衣补饰禽,武职饰兽。是为“衣冠禽兽”,本意指官员,但是因为明末时期宦官当政,官员的作为着实让人失望,所以“衣冠禽兽”渐渐变为贬义。

“衣冠禽兽”。殊不知,这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在诞生之初,却是个万众仰慕、光彩照人的“体面”词儿。­

按照朝廷官制,根据品级不同,彼此“工装”的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单说装饰图案吧,不外乎“飞禽”、“走兽”。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

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人不得擅自逾越。“衣冠”上的“禽兽”自然和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

到了明朝中晚期,社会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彻底颠覆了“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

无论是京官还是外臣,都人人自危、明哲保身。很多官员甚至干起了鱼肉百姓、为虎作伥的勾当。文武官员的名声越来越臭,广受推崇的“衣冠禽兽”,渐渐堕落为“披着人皮的狼”。­

其实,明朝以前,原本有个成语,指斥那些道德沦丧、行为卑劣的“伪君子”,叫做“衣冠枭獍”(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枭”,是一种穷凶极恶的鸟儿,传说它为了存活,不择手段,不惜吞吃母亲。“獍”,传说它饥不择食,杀气腾腾,居然咬死自己的父亲。

明朝之前“衣冠枭獍”所处的位置,就像现在的“衣冠禽兽”。“衣冠禽兽”彻底掉价,恐怕也是明末清初的“语言发酵”。汉语,在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催生出了新词汇、新词意。­

明末文人陈汝元写《金莲记·构衅》时说:“妆成道学规模,飞语伤人……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窃贼)。”

清朝小说家汝珍也在《镜花缘》里写道:“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显然,这时的“衣冠禽兽”,已经沦为风度翩翩的活畜生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同休等戚是什么意思?同休等戚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蜀国各个人物看似大家都和平相处,其实内斗也不少。像关羽和诸葛亮都算是比较心高气傲的人,所以对自己看不上眼的东西都会有点不给面子。关羽和黄忠之间就曾发生过一些小摩擦,关羽实际上是不服黄忠的,而且关羽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这点上就连刘备也不给面子。今天讲的这个成语同休等戚就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起来

  • 端午节有什么习俗?除了吃粽子你还知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现代吃货遍地走的时代,仿佛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个“能吃”的日子,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很多人都知道要吃粽子,除此之外最多也就是赛龙舟。但是,数千年承袭下来的节日,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这样就结束了,真正的端午节,可以做的事情是非常多非常丰富的。接下来,小编就来带你看看,除了吃,

  • 马踏飞燕说法为什么不对?马超龙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马踏飞燕其实是东汉出土的青铜器的名称,但是关于这个正确的叫法一直都有争议,前段时间更是说马踏飞燕其实是一直被交错的名字,正确的叫法应该叫马超龙雀。那马超龙雀和马踏飞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马超龙雀其实也就是一匹马的青铜像,不过是国宝级的文物,马踏飞燕中的飞燕并不是燕子,因为这个铜像上并没有燕子,所以更准

  • 商鞅变法具体有哪些内容?商鞅最后为什么还被秦军追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秦国在战国初期并不是一个强国,但是等秦孝公上位以后有了危机意识,必须提升秦国的实力,所以就引进人才提升国力。这时候商鞅就出现了,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商鞅变法,秦孝公也非常的支持商鞅。总体来说商鞅变法首先让秦国的百姓都富足了,这样国家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大,而且商鞅变法是把整个当时

  • 同符合契是什么意思?同符合契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可能是最来之不易的,这可能都要靠孙权的哥哥孙策为他建立了好的基础。孙策被称为是江东小霸王,还有人说他是小项羽,总之就是能打的象征。只可惜孙策英年早逝,只能把政权交给自己的弟弟孙权。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个孙策发明的成语“同符合契”,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又有哪些

  • 所向无敌是什么意思?所向无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如果给三国里的人物做一个最受女生欢迎的排名,大都督周瑜肯定是排前三的人选。因为在三国里周瑜是少有会被描写外贸英俊的人,而且还懂音乐,这样的大才子放到现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人选的。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周瑜发明的成语“所向无敌”,其实这个成语知道今天依然是一个高频成语,我们肯定都知道

  • 安于泰山是什么意思?安于泰山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安于泰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其实和稳如泰山是一样的。其实有很多成语从古代到现代,意思没有变但是字可能会改动一些,而且古代人不像我们只用同一个成语,只要是文人就可以自己发明成语,而且俗话说得好文人相轻,可能大家都互看不上别人用的成语呢,所以怎么样也要改几个字不过意思大致还是相同。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安于泰山的

  • 中国的端午节真的被韩国拿去申遗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的端午节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节日它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没有辨的,但是想必在前些年也有人听说了中国的端午节竟然被韩国被拿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吧!首先韩国早就把端午节给申遗了这个事情发生在2005年11月,而且成功了,但是中国却没有,中国是

  • 杀生之柄是什么意思?杀生之柄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这次为大家介绍一个成语叫杀生之柄,虽然这不是一个常用成语,但是放在古代还是非常出名的,这次就通过三国志里面的一篇故事帮助大家了解这个成语。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在三国中并不是很出名,但是曾为曹操立下过不少功劳,而且还有能力自制军队。而且他还成功击退过一次关羽,也是让曹操刮目相看,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今天

  • 端午节竟然是中国第一个申请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端午节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纪念屈原呀,还有就是烧艾草等等,反正习俗也还是很多的,这些都是我们所知道的习俗了,那么今天给大家说点不一样的东西,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知道吧,其实端午节是中国第一个申请成功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哦,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