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是什么?李贽为什么是怪老头?

明代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是什么?李贽为什么是怪老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26 更新时间:2024/1/19 13:30:27

说到贽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贽是中国明代历史上非著名的一位思想家,关于李贽,是倡导心学的一位思想家,同时,李贽反对八股,关于李贽的评价也还是有很多的,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李贽为什么被评为老头子了?话说当时的人都叫李贽为老头子,这可能是当时李贽的思想大众不统一便有了被叫做怪老头吧,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李贽生于1527年,本身是回族人,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福建泉州。他原姓林,后改名李贽,字宏甫,号卓吾。李贽从小聪颖非常,12岁开始写文,26岁就高中举人。他在朝为官二十几载,从一个县的教官做到了知府,不过在他55岁的时候辞去了官职。

辞官后,李贽先后在湖北、北京、南京等地居住,大多是在朋友家或者寺庙里。期间,李贽一方面研读经典,一方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因为“离经叛道”也常遭到官府等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要被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他那些被认为“异端邪说”的著作也被一并烧毁。之后不久,李贽就在狱中自刎而死,当时已七十有六,死后被好友安葬。

李贽一生著书良多,主要包括《藏书》、《续藏书》、《焚书》等,此外他十分推崇《水浒传》和《西厢记》并都做过自己的评点。在他的著作和讲学中,他时常针砭时事,评述历史。他反对反对儒家学说尤其是程朱理学,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揭露并批判封建统治的黑暗本质,痛斥政治腐败;提倡功利,重视商人的地位;主“童心说”,认为文章不能弄虚作假而要表达个人真实的内心。

李贽死后,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他的著作虽然屡遭官府禁止,却更加广为流传。

李贽的故事

李贽虽然被朝廷认为是离经叛道之徒,但他本人在民间颇受欢迎,所以也流传出不少有关他的故事。比如,李贽原姓林,改姓李是因为祖上得罪当地官僚,为了逃难又改姓又搬家。

据说,李贽一生只回过两次家乡福建泉州,一次是父亲去世,回来时正好遇上倭寇在烧杀抢掠,于是李贽不顾回家奔丧,先带家人帮当地人抗击起倭寇来。

李贽曾经有个儿子,不过比他去世早。据说儿子去世时,他的妻子还很年轻。李贽就劝媳妇不要为丈夫的死而感伤,让她改嫁他人。李贽还把自己一个渔夫出身的弟子推荐给她当做对象,媳妇最后也很是感动地听从了他的劝告,改嫁后夫妻美满。

在李贽的所有故事里,最出名的就是他在湖北麻城芝佛寺居住时流传的怪老头的故事。传说,李贽不仅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平日还干农活,开荒种菜。李贽讲学的地点选在附近的一个钓鱼台,教书男女不分有教无类,而且要求弟子读书要大声,还得蹦蹦跳跳最好翻两个跟头。李贽不教弟子四书五经,不教他们写八股,只教他们一些实用有趣的东西。当时,他还常常跟孩子玩耍,给他们出谜语,有关于扫帚、扁担等平常的小东西的。据说,李贽还出过一个谜语,孩子们猜不出来,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一系列的行为使李贽在当地多了一个名号“怪老头”。

独坐李贽

李贽除了思想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不过他留世的诗词不多,《独坐》一篇可以说是其中最出彩也最出名的。

全诗如下: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

首联写有客来时自己欢喜不已,独自一人时孤独寂寞,两者形成对比,而前者应该说是在衬托后者。就李贽的生平而言,他的一生是以孤独为主的,离家辞官寓居在外,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颔联是环境的描写,大概是李贽独坐时所见的景色。颈联和首联相似,将有客来时与孤独一人时的情况形成对比,一人时翻翻回忆思念家乡,只有朋友相伴才能排解。尾联点题,写李贽看晚霞的场景,晚霞虽美也不过一人独赏,而且我也终归要送它而去。

全诗正如题目所写,紧扣的是一个“独”字。通过环境描写、对比等手法来体现诗人李贽内心的孤独寂寞。李贽年轻时离家,之后据说只回过两次家乡,甚至最后在狱中知道要被押送回去毅然自杀,可谓少小离家老大也不回。这是李贽孤独的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同道中人太少。李贽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是不容于世的,是异端邪说,能肯定他与其结交的人自然少得可怜,此后好友也四散各地终极少见。

李贽的言论与性格,常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但从这首《独坐》可以了解到他内心更真实的脆弱一面,让人想到阮籍猖狂却穷途之哭。

李贽故居

李贽死后虽然明清两朝的人对他毁誉参半,但到了近现代他思想主张的进步性得到了肯定,他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他少年时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成了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现在位于福建泉州的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李贽当年就出生在这里,他家虽然是回族人,但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此,据记载是永乐年间。而当时李贽家族十分富裕,尤其泉州又以港口商贸闻名,所以故居所在的地方那时候是一片商业区。不过等到李贽出生,家道已经中落,旧屋也遭焚毁,所以这房子是李贽后来重建的,在他死后更是有所扩建。即使如此,故居也只是一座普通的民房,两边都是人家和小店。保留至今的只有一个厅堂,现在已经修复作为纪念堂。

故居的院子中央,摆放的是李贽的半身塑像,书生装扮,面目苍老,眉头紧锁。塑像下是个四四方方的大理石,正面刻着李贽的生平简介,寥寥百来个字。院子里面就是仅剩的厅堂,厅堂门上挂着“李贽故居”的横匾,两侧各一个红色灯笼。而在左边的墙上,竖挂这一块木匾,上面也是“李贽故居”四字。而在窄小的厅堂里,摆放着一个全身像和几个展柜,展柜里是李贽的著作和一些历史资料。墙上刻的则是现代书法家写的对联。此外,故居从前曾经出土过两枚李贽印章

如今,李贽故居已经被列为福建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唐诗时期的王维是什么派诗人?王维有哪些代表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王维小编知道很多都是知道的,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同时,王维也号摩诘居士。王维的诗词都非常的文艺小清新,一般说到唐诗,其实,理解并不难,唐诗一般都是非常押韵,朗朗上口的。但是唐朝社会风气非常好,唐诗以肥为美以肥为贵是人们的审美标准,那么,当时王维是哪个派的诗人呢?王维有哪些典型的代表诗词?

  • 为什么要用连理枝来比喻夫妻同心?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常常用到“连理枝”来说明夫妻之间的关系,这个词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好像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用连理枝来表示夫妻同心?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连理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典故,它又是怎样衍生出来这个意思的。连理枝,两棵树枝干分不开、纠结在一起,

  • 古代人结拜时对皇天后土发誓,后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皇天后土”想必大家也非常的清楚的这个东西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怎么说呢?经常性的在电视剧上面有介绍到这个东西的,那么这个皇天后土说来说去的,皇天就是指天上的皇上吧,那后土又是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古代,人们义结金兰时,常说:&

  • 写一篇“八股文”难度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八股文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的这个东西争议很大,有的人是毒害,有的人说这个不一定,但是各也有各的说法吧,对于好坏我们不说,但是如果让一个人真的去写八股文的话,那么这个难度会有多么的大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也一定别错过了!“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经影响

  •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由来以及习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六一儿童节的来历由来的话也真的是有超多的故事可言的,因为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也是让人觉得十分的可怕的,当然了儿童就是用来保护和爱护的,所以我们要对儿童所有有害的都要说不,在今天我们也不妨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看看,儿童节的具体来历吧,还有儿童节的相关习俗吧,感兴趣的一定要看看!儿童节的由来来历其实最早

  • 古时候的竹简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在没有纸的年代,竹简是一种人们最常见的书写工具,然而它的缺点也是可想而知的,很重,一卷竹简的重量必定是重于一本纸书的,但是书写内容却远远不及,如果是读书人家要搬家,十车货物里面估计七八辆都得是竹简。但是,虽然很不方便,现代却有一些书本的装帧设计使用了这种很古老的方法,目的一个自然是引人注意,另一个也

  • 古人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在观看古代题材的影视剧、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相互谈话的两个人,放着对方的大名不叫,却叫着对方的“字”,比如刘备叫诸葛亮除了叫官职,最可能叫的就是“孔明”,刘邦称呼谋士张良叫的也是“子房”,这些都是他们的“字

  • 《宋史黄中传》文言文原文翻译附阅读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的宋朝经济非常发达,当时的宋朝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作品宋词,宋词一般可繁可简,非常的朗朗上口,一般有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有的是借物抒情,有的则是直抒胸臆。那么,小编看到最近的一篇文言文宋史黄忠传还是有很多人在议论纷纷,小编也是在网上查询了一番,这是当时宋朝的一篇文言文,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宋史黄

  • 《宋太祖怕史官》原文翻译附阅读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宋太祖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朝时期的宋太祖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的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朝在中国古代还是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当时的宋朝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学题材宋词。宋词是一种可以吟唱也可以诵读的文学,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宋太祖怕史官这篇文章的原文翻译,具体的小编也

  • 读完《道德经》知道老子为什么骑青牛了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老子想必大家也清楚这个人的,那么作为老子我们其实可以通过《道德经》去了解老子这个人了,这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是,那就是老子什么会骑牛而且是青牛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一定别错过了!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始祖,也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圣人、智者。关于老子的传说故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