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 如果挥刀又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 如果挥刀又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15 更新时间:2023/12/7 20:06:13

对古代刽子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便会停手,若刀挥下去,真能停住吗?

以前曾看过一个关于讨论电视剧中情节的段子:悄悄话的作用是用来被偷听的、纸窗户的作用是用来被偷看的,而上刑场的主角也都是会被救走的……

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毕竟这是影视剧为了制造紧张感而惯用的技俩。

尤其是当刽子手们举起屠刀时,便会有一匹快马从远处狂奔而来,高喊着“刀下留人”,刽子手们听到这句话之后,也会立即停止手中的动作,继而让观众长舒一口气:惊险。

这种情况并不是影视剧中强行虚构出来的,在真实的历史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代刽子手们为何听到这四个字之后便会停手,而如果当大刀真的被挥下去之后,这一句“刀下留人”真的能从刀下把人给救出来吗?

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中过得那么简单,我们还是从古人对问斩的讲究说起吧。

午时三刻

古代的刑罚非常严苛,对于那些触犯了朝廷律法的人来说,一旦入狱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惩戒,等到囚犯认罪之后,便会定个时间问斩,季节一般都会在秋后,而时间一般都会在午时三刻。

那么这两个时间点,究竟有什么讲究呢?

秋后问斩指的是在秋分之后才处决犯人,古人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而在秋分之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这种变化便意味着肃杀的开始,也更符合处决犯人。

此外,应该还有另外一种考虑,那就是秋天是农忙季节,让这些犯人参与过农业劳动再处决,也节省了民力。

午时指一天的中午11点至13点之间,一刻为15分钟,午时三刻指代的时间便是正午11点45分左右,古人认为,在午时三刻时,人在地上的影子最短,也就意味着阳气最盛,阴气最薄,此时行刑,便能冲淡犯人被斩之后带来的戾气。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人在中午时的精力最为萧条,如果这时候来一场午睡那自然是美滋滋,如果没有时间睡个午觉,一下午就会没精打采,而古人选择这时候问斩,也是为了减少犯人的行刑时的痛苦。

只不过被处决的犯人的痛苦,活着的人永远无法体会,至于减轻没减轻痛苦,自然也没人了解,只不过是寻求了一种心理罢了。

刀下留人

在古代,每年秋后都会处决相当一部分的囚犯,但是真正能被“刀下留人”这四个字解救的人,几乎没有,尤其是在唐朝之前,囚犯一旦被定了问斩的罪,下场几乎就无可更改了,不过如果能等到新君即位或者改朝换代的时候,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因为新的皇帝要收买人心,大赦天下便是一种途径。

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就做了一件释放死囚的事情:

李世民即位之后,他在冬夜特地去了囚牢中查看,他看到那些可怜的囚犯便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就决定将这些囚犯放回家中去看看,然后让他们等到秋后在回到囚牢之中,再进行问斩。

这些囚犯欢呼雀跃,当时的大臣就对李世民说,这样做万万不可,万一他们不回来,这事就麻烦大了,不过李世民还是这样做了。

令人惊奇的是,被释放的囚犯在秋后全都回到了牢中,李世民倍感欣慰,随即下诏,将这些人全部无罪释放,也算是大快人心。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特殊情况,一旦死囚上了刑场,能生还的可能性便几乎没有了。

而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刀下留人”,在真实的历史中能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也就导致了在古代冤假错案特别多,而到了宋代,这种情况才有了改观。

临刑叫冤

宋太宗赵光义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也是大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年轻的时候,哥哥便是他的榜样,以武力打天下,想想威武。

所以宋太宗也决心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连续几次对辽用兵,结果都是无功而返,而他也差点成为了辽军的俘虏,宋太宗对此很是忧伤,他明白了,自己永远比不上哥哥。

于是他便转变了治国的方向,而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颇高的成就,后来他又制订了一套新的律法来管理国家,并且亲自为犯人处理案件。

其中在《宋建隆重详定刑统》中有这样两句话共13个字的记载,即: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堪问陈奏,意思是说,只要死囚在临行前说自己是冤枉的,那么相关的官员必须再组织一次开堂审问,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才能再行刑。

这么人性化的政策便是宋太宗建立的,而此举也使得宋代的冤假错案相比较其它朝代要少些。

所以在宋代囚犯在被问斩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受了冤枉,便可高声叫冤,便会起到“刀下留人”的效果,当然如果查出来冤枉根本不存在,那么最终还是要被问斩的。

工作职责

囚犯在临行前高呼冤枉,行刑的刽子手们,一般都会立即停手,毕竟对他们来说,刽子手只是一份职业,他们也不想做这种工作,但为了生活,他们也只能如此。

所以,当犯人喊冤,他们也就没必要继续行刑,毕竟审理案件可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挥舞大刀。

如果他们不顾囚犯地叫喊之声,继续行刑自然也会被朝廷问责,所以无论是刽子手是谁,他们都不会冒这个风险,自然也不敢去试一试后果。

不过,还有一点要说明的事,囚犯叫冤的时候不能太晚,如果当刽子手们将大刀举起后,并且已经做出了向下挥舞的动作,那么就晚了,因为刽子手根本来不及收手。

在古代刽子手的大刀都是非常重的,他们也会时常打磨,为了让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所以会使出全身的力气,以求让囚犯感受不到痛苦。

而他们做出向下挥舞的动作之后,由于使出的力气太大,再加上大刀本身的重量,便会出现一个极大的惯性,所以根本停不住……

参考文献:《宋史》、《旧唐书》、《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等。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允禟作为雍正的兄弟 雍正为何要单独处死他-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允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兄弟,为何雍正皇帝独杀九弟允禟?在康熙时期,九子夺嫡,太子胤礽被废了之后,出现了当时势力最大的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而当时的雍正帝可谓是势力薄弱,因此选择了退让,后来八爷党被康熙打击,最后失势,而于此同时雍正帝登上

  •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时候 曹操要是放火箭又会怎么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草船借箭时,曹操要是放火箭,诸葛亮岂不死定?要问《三国演义》中,这么多王侯将相谁最出名,那必然是诸葛亮。可以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夜观天象,算尽天机,创下八卦阵,后世无人能解。在南征期间,对南方夷族采取绥靖安抚统治,将汉

  • 隋国公主:宋仁宗赵祯第七女,生母为冯贤妃-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赵懿安(?—1044年6月12日),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七女,生母为冯贤妃。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四年五月甲戌(1044年6月11日),赐号崇因保佑大师,赐名懿安。庆历四年五月乙亥(1044年6月12日),赵懿安去世,宋仁宗辍朝二日,追封为隋国公主。庆历五年(

  • 楚国大长公主:宋仁宗赵祯第五女,她有过哪些封号?-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百科

    楚国大长公主(1042年6月21日—1043年9月23日),名不详,宋仁宗赵祯第五女,生母冯贤妃。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庆历三年八月壬子(1043年9月23日)去世,宋仁宗辍朝二日,并追封女儿为郓国公主。庆历四年四月癸卯(1044年5月11日),安葬于庄懿太后(即李宸妃

  • 清朝这么落后,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这么落后,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迅速增长的情况?还能从7000万激增到4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当然就是将皇帝的权利从鳌拜手中夺了回来,当时鳌拜仗着自己是老臣的地位,一直控制着朝廷上下,把控着朝廷的主要权利。而康熙继位时年龄不大,清朝对外戚干政又十分的提

  • 关羽丢失荆州在周围绕圈 关羽为何不迅速撤往益州-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对关羽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失荆州后,为何不迅速撤往益州,却在荆州绕圈?史料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就像法律上要求证据说话那样,在我国那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和传说,通过代代中华儿女的口口相传而流传至今。但也不乏有些历史故事和传说是无法证明的

  • 刘禅当初为什么要打开城门投降 蜀汉国内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了解:刘禅投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难怪刘禅不战而降,你看绵竹之战中,战死多少蜀汉开国功绩的后代?一、艰难的蜀汉开国刘备建立的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开国是最难的。当曹操官渡之战灭掉袁绍时,孙策已经打下了江东,而刘备却还在东逃西窜,无立锥之地。当曹操灭掉乌桓,准

  • 蒙氏家族三代仕秦,蒙恬蒙毅兄弟二人为何枉死?-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蒙毅,蒙恬的弟弟,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古代中国,很多忠臣良将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却

  • 为何说御厨是非常危险的职业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有不少皇帝都是因为饭菜里被人下了毒,最后不治身亡。所以之后的各个皇帝对于自己用膳的防毒检验都十分严格,一定要有人吃过并且没事,才能拿去给皇帝吃。到了清朝,整个御膳程序已经非常完善了,其中验毒只是常规,如果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皇帝吃了不舒服,那御厨的麻烦就大了。发现沙子、小石子等异物,御厨最少

  • 面对诸葛亮的进攻,为何司马懿总是习惯防守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剧情,说是诸葛亮北伐,对手是司马懿,但是这场仗,诸葛亮打了许久也没有大获全胜。因为每次当诸葛亮过去的时候,司马懿总会躲在城里像个缩头乌龟。要说这司马懿带兵打仗的能力可是有目共睹的,对于他的这一反常,很多朋友肯定就有些疑问,那么就这个问题,小编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