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元春省亲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贾府?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红楼梦元春省亲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贾府?有何含义-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83 更新时间:2023/12/24 6:55:20

元春省亲是红楼梦里“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大场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小说通过对金陵十二钗等女性角色的描写,构筑了一幅“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悲”的凄美画卷。她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象征性的物品,就像曹公为他们设定的判词一样独一无二。

贾元春,贾府“四春”之一,早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正月十五日“省亲”时,却选在凌晨离开,作为皇帝的贵妃,在深更半夜里来来回回,就没有什么忌讳,不怕不吉利或者是出什么意外吗?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曹公最后通过王熙凤的一个玩笑,给大家说出了真相。

贾元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因生于正月初一而取名元春。她是贾府“四春”之首,贾政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胞妹,贾宝玉的胞姐,也是第一个由贾母亲自教养长大的长孙女。

得益于长辈的悉心教导,待字闺中时,元春知书达理,蕙质兰心,由于她的出生日是正月初一,也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后来被封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就是很好地说明。

元妃出场的次数少之又少,不过她却是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不夸张地说,贾府的兴衰荣辱几乎都与她有关。尤其是百年一遇的“省亲”向读者呈现的时候,正是贾府“显极”之时。

有句话叫盛极而衰,在整部小说中,贾府的命运转折点也恰恰就是贵为皇妃的贾元春回家探亲之时。

在文中,贾府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从腊月开始一直忙到正月十五,事无巨细地安排贾元春回家探亲的事情,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极尽奢华的省亲别院。

元春省亲被安排在半夜:戌初动身省亲,到丑正三刻请驾回銮,换算成现代的时间,就是19点到次日凌晨1点45分。在我国多数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女儿回娘家,当在日落之前,而如元春这样,夜晚省亲的,是非常不吉利的。

关于省亲,曹公是这么写的,正月十五五鼓(凌晨3点),贾母和所有贾府的人都盛装打扮,贾赦几人都在西街门外,贾母这些人在府门外等候元春的到来,整个贾府门前的街头巷尾全部都用布给挡严,等来等去就是不见元春的到来,正要不耐烦的时候忽然看见有一个太监骑着马过来了,贾母赶忙上前迎接询问情况。

太监说:还早着呢,等到下午贵妃吃过晚饭还要去宝灵宫拜佛,然后再去太明宫请皇帝下旨,差不多晚上七点的时候才会出发向贾府这边来。

贾府上下在十五这一天天不亮就开始盛装迎接元妃,他们以为元妃肯定也会早早驾临,未曾想他们错了,按照宫里太监的说法,元妃最快也得晚上8点前后才能到。

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古代法律曾规定要“宵禁”,不说元妃有违常理,这也违背法令,失了风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耐人寻味的省亲

据资料记载,明清时期有严格的夜禁要求。一更三刻敲响暮鼓,禁止人员上街流动,到五更三刻敲过晨钟后,才可开禁通行。

因此,若有“犯夜”现象,必须进行惩处。按照规定,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要笞打40下,京城里是50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30下,京城20下。

元妃从一更动身,到四更三刻回銮,这个皇家规范是谁定的,依据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就算元春由于身份的原因,皇帝特赦可以不受此夜禁的管辖,但这个点回娘家省亲,确实透着某种怪异。

而且皇帝也不可能为一个贵妃下这样的特赦令,毕竟“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夜禁本就是为防止宵小之人偷淫奸盗,以及势大权贵蝇营狗苟,所以皇帝不会这么糊涂。

“犯夜”有没有特殊情况,答案是:有。明清夜禁规定,疾病、生育、死伤可以通行。

也就是说,元春省亲是假,因疾病或奔丧回娘家才是真。有红学爱好者推断,元春并非因为自己或家里人生病回家省亲,真相就是:“奔丧”。奔丧如风光大嫁,她几度哭泣,背后原因显而易见。当然,曹公并没有明确指出奔丧对象,这里隐喻元春此行之后,贾府即将进入衰败期。

这里有个佐证。《红楼梦》第51回,王夫人接到信息:“袭人的哥哥花自芳进来说,她母亲病重了,想她女儿。她来求恩典,接袭人家去走走。”袭人到家时,“袭人之母业已停床……”请注意,袭人也是晚上回家的,虽然是探母病却变成了奔丧。

更可巧的是,在袭人回家奔丧过后,第54回过元宵节,荣国府上下都在贾母身边团圆,却不见袭人的影子,贾母罕见发飙:“袭人怎么不见,她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丫头跟着。”

袭人在元宵节没有出现,而元春省亲也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巧吗?很巧,实际曹公正是在借袭人奔丧告诉读者元春在宫中的身份,以及元春省亲的真相。

王熙凤的玩笑话

除了省亲时间让人觉得怪异,还有多处也透露出不寻常。如元妃的情绪,元妃所点的戏等等。

元春从进宫到被加封贤德妃,很显然已经过了好几年。如今,好不容易回到家,见到自己的亲人,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元春却是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

见到贾母和王夫人时,元春情绪是这样的:

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跟弟弟宝玉见面时,元春一语未终,泪如雨下。更不要说请驾回銮,元春已经哭成了泪人。有人统计,这次简短的省亲,元妃6次落泪。

还有,元妃省亲时,家里人早已从苏州买了了12个小戏子,排练了大半年之久,想来也都是些喜庆热闹的好戏,但到了省亲这一天,元春点的这几出戏,却没有一出是喜庆的。

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

另外,元宵节这一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不单民间重视,皇宫里对这个节日也很重视。但这一天皇帝让元妃出宫省亲,不难看出,元妃在宫里的地位并不重要,至少说明元妃不受宠,而这就给贾府没落埋下伏笔。

古代迷信思想严重,人之将死会回光返照,贾府由盛而衰,也有情境铺垫。这次为了修建省亲别墅,贾府已经散尽家资,所有风光无限的背后,都是颓败。也就是说贾府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事实上,元妃这次怪异的省亲,王熙凤在日后一个玩笑话中也暗示了这个伏笔的主旨。

在第54回中,贾府正在办一场宴会,在席面上,能说会道的王熙凤为了活跃气氛,说了一个炮仗的故事。众人听后哈哈大笑,大家觉得意犹未尽,便吵着王熙凤希再来一个笑话。但王熙凤拒绝了,并说这外面都已经四更天了,老祖宗也累了,大家也该像这个炮仗一样算了吧。

很明显,这是曹公有意为之,鞭炮只是瞬间的绚烂,它象征着元妃和贾府命运。而“四更”正是凌晨1:00至3:00之间,与元宵贾元春离去的时间正好吻合。而这也是元春最后离世的时间段。

一入宫门深似海,自从元妃进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之后,她的结局已经注定。元妃与贾府命运紧密相连,而她和她背后的贾府后面,又有让人望而生畏的皇权。元妃省亲之时犹如十五当晚的圆月,可当她离去时,明月渐渐残缺,最终贾府迎来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楼梦王夫人让宝钗管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王夫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王熙凤生病,王夫人夺了王熙凤的管家权,美其名曰,让她好好休养。她安排了探春和李纨管家,又安排薛宝钗协助管家。王夫人对宝钗是千叮咛万嘱咐。王夫人说:“好孩子,你还是个妥当的人,你兄弟妹妹们又小,我又没工夫,你替我

  • 红楼梦中支持宝黛姻缘有什么好处?王熙凤为何这么做?-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但凡看过《红楼梦》的朋友,相信对宝黛爱情都不陌生。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宝玉、黛玉、宝钗三人是红楼主角,三人的爱情、友情、亲情让读者为之喜悦,为之叹息,为之落泪。三人间的婚姻爱情是读者争议最多的话题。木石前缘和金玉良玉在贾府有各自的支持者,读者中同样有木石派与金玉派。今天来聊聊王熙凤为

  • 红楼梦中妙玉的差居有多名贵?都是怎么来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红楼梦》中,大家一开始对于妙玉的身份众说纷纭,不过随着贾母去栊翠庵品茶一回,当她看到妙玉身边服侍的老婆子是“道婆”时,我们便知妙玉是个“道姑”。妙玉此人比较特殊,她虽然是曹公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之一

  •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事要求黛玉,指的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熙凤和林黛玉亲近胜过薛宝钗,有目共睹也毫不掩饰。虽说薛宝钗才是王熙凤的亲表妹,林黛玉是贾琏的表妹,但一来有贾母疼爱的关系,二来性格相投,黛玉和凤姐经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第二十

  • 皇帝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和大理寺少卿-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关于编钟这种古代乐器,它有什么起源与象征?-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材料

  • 编钟属于古代乐器中的哪一类?它的原理又是什么?-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

  • 二胡的起源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二胡,就其所属弓弦乐器家族——中国乐器发展史上第四大类的确立,追溯其根源,应始于唐代。据有关文献记载,二胡的前身就是。奚琴"。在千余年的历史流变中,二胡经历了从奚琴(秘琴)——马尾胡琴的交互演变过程。"奚"是唐代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先秦时期,中原居民便自称。华夏",而称北方居民"胡胡"至此被用来称作

  • 二胡是什么时期开始流行的,为何现在作品少了?-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二胡相对琵琶、古琴等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起步较晚,但就发展速度、程度而论,却数民族乐器之最。究其根源,其发展离不开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产生的时代作品。自《病中吟》出世,二胡开始作为独奏乐器活跃在音乐舞台,历经时代变迁,在民间艺人、“学院派”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二胡艺术迅猛发展,成为最具民族性的国乐代表

  • 二胡真的是由胡琴演变而来的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百科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是弓弦类中流行最广的乐器,欢迎阅读下面关于二胡的发展历史,一起了解二胡知识。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历代禁忌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