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那拉皇后贤惠又孝顺 乾隆为何会恨这个皇后-趣历史网

那拉皇后贤惠又孝顺 乾隆为何会恨这个皇后-趣历史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3/12/8 22:32:01

乾隆皇帝皇后乌拉那拉氏,为何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那拉皇后被软禁而死的时候,乾隆还只有五十六岁,但皇帝和皇后之间的矛盾,让乾隆很是恼火,所以他放弃了立后。那拉皇后是个贤惠、孝顺的女人,为什么乾隆会这么恨她?

乌拉那拉氏,又叫辉发那拉,虽然没有孝贤皇后那么显赫,但也没有高氏那么显赫,她的父亲纳尔布只是一个佐领,一个四品的大官。

乾隆在皇子时期就是侧福晋,乾隆皇帝即位后,与孝贤、皇后一同被封为“娴妃”,册文如下:

“纳拉夫人温文尔雅,赋性安和,早就有了您的命令。”

从这本书上可以看出,纳拉氏作为侧妃的能力很强,她和孝贤皇后一样,都是雍容华贵,贤惠贤惠,每天清晨都会定省,为乾隆尽忠,所以她才会被选为皇后。

纳拉氏是“娴妃”,仅次于孝贤、高氏,但比苏氏和嘉嫔金氏还要高。

乾隆十三年孝贤病故,高氏也死了,所以在后宫里,地位最高的就是拉氏娴妃,虽然出身不怎么样,但也能当上皇后。

然而,从情感上来说,乾隆还是不能接受那拉氏成为坤宁宫的主宰,于是在乾隆十四年二月,册封了纳拉氏为皇贵妃,掌管六宫,虽然有了实权,却没有了皇后之位。

拉氏是在太后的逼迫下,才被册封为皇贵妃的。

乾隆陛下对拉氏的册封仪式,也做了很小的改动。

公主、妃、命妇被禁止前往皇后娘娘的宫中,理由很荒唐:“如果拉氏是第一次被册封为贵妃,公主、王妃应该前去道贺。”拉氏是由娴妃册封的,所以应该放低一些。

事实上,乾隆只是不愿意夸大纳拉的身份,今年四月份,乾隆皇帝在一首诗里写到:

“六宫自有新的喜事,平白无故,怅然若失。”

乾隆还怕别人听不懂他的诗句,便加了一句:“奉太后之命,册封皇贵妃为皇贵妃”,想起往日的往事,他的伤势又开始流血。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孝贤皇后的感情有多深,正是因为她一步步地朝着孝贤和皇后的位置靠拢,乾隆才会如此伤心。

虽然乾隆的借口很离谱,名不副实。乾隆陛下的语气,宫里的人都知道,他并不希望纳拉氏代替孝贤。

没有了皇帝的支持,纳拉氏虽然掌管着六宫,却也知道自己的处境。

从这一点上来说,乾隆陛下并不恨拉氏,他只是不希望孝贤皇后之位被人取而代之,不管是皇后还是乾隆,哪怕孝贤皇后已经死了。

乾隆十五年,孝贤皇后离世三年,八十三年,乾隆四十三岁生日,太后再三的逼迫,乾隆才将她立为皇后。

乾隆并没有因为册封皇后的仪式而减少:

乾隆在八月二日亲自到太和殿

孝贤的亲哥哥傅恒为正使,大学士史贻为副使,受节度。

加冕皇后的诏书里,对纳拉氏赞不绝口:

“温恭夙,孝顺。”

那拉氏也正式成为了乾隆的二后,一连数日,皇宫内外都是一片欢腾。

八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四十万大寿,乾隆陛下亲自到太后娘娘的宫中拜见,又去了一趟太和殿,接受了群臣的恭贺,又在乾清宫摆了一桌酒席,宴请了诸位皇子皇孙,场面十分热闹。

然而旁人却不知道,乾隆皇帝陛下还记得孝贤皇后病故的那一幕,他遣散了贴身侍卫,一个人在思念孝贤和皇后。他还写了一首诗:

清润如烟,碧空如洗,宜嘉兴之物尽欢。中宫之初,名分双全,万寿齐朝。有思那忘了桃花节,有闲倚寒风闲。庆乾清宴,三年不见。

四十岁的万寿节,乾隆不得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挤出笑容,新立的皇后纳拉氏坐在正中,这让乾隆很是兴奋,他巴不得孝贤和皇后在。

乾隆对拉氏的感情很复杂,毕竟拉氏没有做错什么,从她住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表现得温柔贤惠,孝顺太后,她还真找不到比孝贤和皇后更好的地方,感情这种事情,真的很复杂。

乾隆十六年三月十一日,正是孝贤皇后离世三周年,乾隆皇帝南下江浙,在杭州圣音寺休息,乾隆为孝贤皇后写了一首诗,其中也有对纳拉氏的歉意:

独旦歌来三忌周,心惊年信。清明时节,齐鲁酒不忘!何必新琴终不如老,老剑难同。圣湖桃花正艳,怪底今朝更忧。

乾隆扪心自问:难道拉氏不如孝贤皇后?

他说:“我跟孝贤皇后朝夕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两个人都很有好感,总不能让皇后娘娘得逞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反省,乾隆开始刻意地接近纳拉氏,希望他们能结为夫妇。

乾隆十七年四月,纳拉有十二王子,三年后,十三王子,永璟。

那拉氏自从乾隆主动和那拉氏联系后,就有了这两个儿子。

乾隆和那拉氏的和睦婚姻只维持了五六年,就又遭到了乾隆皇帝的冷遇。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因为纳拉氏“好色而好色”,毕竟她在乾隆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是侧福晋了,年纪大了,自然没有那些年轻貌美的妃子那么得宠。

但是,真的是因为他的“色狼”?

没有!

虽然拉氏跟在乾隆身边这么多年,但乾隆皇帝并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她以前不得宠,所以乾隆很难见到她。而且,孝贤和皇后在位的时候,乾隆的眼中只有孝贤,而不是娴妃。

乾隆皇帝才知道,她的“赋性安和”只是表面上的,隐约间,他发现拉氏的性格很强硬,比起孝贤和皇后的温柔,乾隆对孝贤的思念就多了。

更让乾隆郁闷的是:尽管纳拉氏竭力的巴结他,乾隆还是认为她没有孝贤那么体贴。就算那拉氏再怎么卖力,在一些细节上也不会讨乾隆的欢心。

渐渐地,皇后和皇后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乾隆为了大局着想,也没有和娜拉撕破脸皮。

乾隆二十年后,乾隆皇帝陛下时常看望年轻貌美的魏氏,魏氏在乾隆皇帝陛下的十年中,一共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而就在魏氏得势的这十年间,拉氏和乾隆的矛盾也变得更加严重。

恐怕除了乾隆之外,最明白乾隆对孝贤皇后的感情的就是纳拉氏了。

虽然拉氏被册封为皇贵妃和皇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拉氏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心里渐渐不是滋味;

特别是和乾隆单独相处的时候,乾隆陛下对纳拉氏的冷淡和轻蔑,更是让纳拉氏很是尴尬。

乾隆二十年后,那拉氏时常一个人流下眼泪,只有在向太后娘娘行礼时,她才能稍稍安抚她。皇后娘娘闹别扭,就算是太后也认为是乾隆做得不对,不过太后还是会顾全大局,嘱咐拉氏别跟乾隆对着干,以免得罪了皇帝。

恐怕就算是太后也看不出拉氏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拉氏也不会忍气吞声。

她心中的怨气已经积压了很长一段时间,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威力也会越来越大。

乾隆三十年的春天。

正月十六,乾隆四次南巡,那拉皇后,魏氏,庆妃,容嫔,一路横穿山东,越过济南府南,连续三次被济南府超越,这其中的缘由,乾隆皇帝没有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二月十日,乾隆一行人在陈家庄的行宫落脚,恰逢那拉氏的寿辰,不料乾隆不但没有让她大摆筵席,也没有正式的奖赏,只是早晚两次乾隆陛下的点心。

按照皇宫里对皇后娘娘的饮食记录,农历二月十八去世后,有一顿早饭,但到了十九号,就只剩下了你的妻子,也就是说,皇后娘娘和皇后的关系,是在农历二月十八日,乾隆陛下让福康安将她送到了紫禁城。

听说那天,那拉氏跟乾隆过不去,气冲冲地跑到太后跟前,求太后允许她在杭州成亲,太后当然不同意;

不料,那拉氏却是从袖中掏出一把剪刀,将自己的头发剪了下来。

满族风俗:只有在亲人的葬礼上,男人要剪辫子,女人要剪头发;这是一种禁忌。

在乾隆看来,那拉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剃了头发,算是“突发疯疾”了。

乾隆把纳拉氏打发走了,他的情绪久久无法平静。而皇后与皇后离异的消息,更是让乾隆更加不安;与纳拉的感情破裂,乾隆除了怨恨,再无半点遗憾;有的只是懊悔,而不是后悔。

很显然,乾隆并没有把纳兰氏放入乾隆的心里,而她在宫中呆了一年,就死了。

那拉氏死之前,的确是一段悲惨的岁月。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乾隆皇帝下令将纳拉的所有藏书都拿了出来。

这就意味着,拉氏不但失去了皇后的身份,还被乾隆从后宫里除名。

七月份,那拉氏奄奄一息,只有两个侍女服侍,乾隆陛下也不会手下留情,在七月七日,她就去了热河,过了六天,就去世了。

乾隆皇帝要下旨,宣告皇后之死,并首次解释了皇帝与太后之间的不和。

自从皇后登基之后,还没有出现过什么不道德的事情。去年春天,我随太后巡视江浙,正值喜庆之时,皇后性情大变,在太后面前无法尽孝。这次到了杭州,行事尤乖正理,神魂颠倒,奉命回京,在京休养。时至今日,病势日剧,遂尔奄去.

乾隆皇帝下了旨意,保留了拉氏皇后的爵位,葬礼也是按照皇贵妃的规矩举行的。

虽然依旧是拉氏的皇后之位,但已经不在了。

乾隆其实是想把那个拉氏皇后给废了,但是被群臣劝说,最终还是放弃了。

最终,拉氏并没有按照皇后娘娘的葬礼来,而是将自己的棺材放在了纯惠皇贵妃的陵墓里,连个独立的陵墓都没有,这让拉氏的下场很是凄惨。

众所周知,“一人之力不足以成事”,虽然纳拉氏有错在先,但乾隆对纳拉氏也是够狠的。

乾隆一开始对那拉氏并不反感,甚至还主动去亲近,只是乾隆对那拉氏也不是很了解;

当我真正了解了拉氏的性格之后,我对她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的排斥和排斥。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草根皇帝之一,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大概齐都会遇到这四类人: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小人的责难和个人的努力。在这些各色人物里面,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尤为重要的。小到一介布衣,大到一国之君,想要成功,

  •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 郭崇韬屡立奇功,为何却落得被灭门的下场呢?-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古代因为遭受猜忌而被君王诛杀的名将数不胜数,而在局势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种情况更是严重。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曾经屡立奇功,可最后却落得被灭门的下场,他就是郭崇韬,接下来趣历史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人,起初侍奉昭义节度使李克修,李克修死后又转投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深得信任

  • 嘉庆曾问和珅贪钱的理由,和珅给的回答让嘉庆无话可说-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在乾隆时期,和珅权倾朝野,嘉庆皇帝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无实权,终于有一天,嘉庆帝忍不住了,直问和珅:“你贪这么多钱,用得完吗?”随后,和珅给的回答让嘉庆无话可说。那么和珅说了什么话让嘉庆闭嘴不言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第一个回答是:“自己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花在太上皇(乾隆)

  • 古代十万兵马到底有多少 人数十万还是兵和马十万-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军队所说的十万兵马,指的是兵和马加起来等于10万吗?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古代十万兵马,指是十万兵的人数,古代的兵和马不是分开的,是一起的作战单位。古时候讲兵马大意讲的是人头数,用现在话就是讲军队的战斗力人数。因为古代军队士兵,分为步兵与骑兵,骑兵作为战场上的军队重要部分,

  • 古人打井为什么要井里放乌龟 古人这么做有什么目的-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人打井饮水,为何要在井底放两只乌龟,不是迷信而是大智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往往都是他的道理的。”相信在很多地方,都有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习俗,比如说在新婚之际,需要叫两个小孩去新婚夫妇的床上打滚,寓意就是新婚夫妇早得贵子,即便是在如今看

  • 古代离婚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流程很复杂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人如何离婚,最著名的两个离婚案件,居然是他们?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今社会呀,离婚率非常高,拿上户口本到民政局,领上离婚证,就算是离婚了,那么在古代,能不能离婚呢?想要离婚的话又有哪些步骤呢?其实在古代也是可以离婚的古代的离婚呢,其实就是休妻,不仅

  • 清朝妃子为何要带着长长的指甲套 古人是为了美观吗-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对清朝后宫娘娘们为什么都养长指甲戴指甲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论是看历史文献还是清宫剧,相信大家都会发现,在清朝时,后宫娘娘都会带着长长的指甲套,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保护指甲?清朝后宫嫔妃为何都带指甲套?据说这是后宫宫斗的一件宝物,只要是

  • 古代诛九族是着呢么时候出现的 九族指的是哪些人-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所说的诛九族,指的都是哪些人?又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各种古代的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皇帝,下旨处死罪犯的时候都会加一句,诛其九族,那么,所谓的九族具体都有哪些人呢?九族的来历?从秦朝变法之后,才出现了夷三族这种说法,当

  • 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古人会有什么方法-趣历史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百科

    对古代人炎热的夏日是如何避暑的,他们的方法,你想象不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代社会,在炎热的夏日,我们都有空调来,消暑降温,再不济,还有电风扇来吹点凉风,就这还有很多人感觉酷热难当,那么在炎热的夏日,连电风扇都没有的古人是如何来消暑降温的?古代人避暑都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