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同样是为帝王打天下的谋士,姚广孝的结局为何好于刘基?

同样是为帝王打天下的谋士,姚广孝的结局为何好于刘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16 更新时间:2024/1/14 9:46:26

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在民间留下很大的名声,其阴阳术数很是有名,预测后世的《烧饼歌》名闻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家族世代行医,不过姚广孝对阴阳术数很感兴趣,在十四岁那年跑去出家,法名道衍,后又拜了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姚广孝是个很奇怪的人,说他很有野心吧,在朱棣夺得天下后,让他还俗他却不干,赏赐给他美女、府邸,他也不要,说他没有野心吧,在朱标死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时,姚广孝就有意识的跟朱棣说你有九五之分,鼓励朱棣争夺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御侮防患,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封为藩王,为大明守边疆,朱棣被封为燕王,防御的敌人是大明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朱元璋虽然建立了明朝把元朝灭了,不过北元的残余势力跑回北方,依然威胁着明朝,朱棣就藩北平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行动,还两次率师北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展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朱允炆登基前,朱元璋为了让这个性格软弱的皇太孙能够稳坐江山,对那些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举起了屠刀,将武人集团基本上清洗的一干二净,不过对于自己的几个藩王儿子却是很信任,结果却给朱允炆留下了作死的选择题,朱允炆即位后,面对几个叔叔各拥重兵、坐镇一方的局面,朱允炆是如芒在背,其中朱棣是藩王中势力最大,且在家族尊序上也是诸王之首(朱允炆登基时,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晋王朱枫都已去世)。

朱允炆继位后就跟他的儒家师傅齐泰黄子澄密议削藩,采取了先枝后干的策略,想先斩掉势力比较弱的几个藩王后,再对付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朱允炆虽然性格软弱,在削藩时却是够狠,从周王朱橚开始下手,随后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梗都被朱允炆派兵抄了家,废为庶人,湘王更是被逼的自焚而死。

看到朱允炆步步紧逼的态势,朱棣却是犹豫不决,毕竟他只是个藩王,要以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胜算不大,且民心也是向着朝廷,朱棣因而就商于姚广孝,这时候姚广孝对朱棣说了一句:“臣只知天道,不管民心。”这话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决定起兵造反。

姚广孝这人年纪轻轻就出了家,对儒释道三教都很精通,跟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不过他在朱元璋手下却没得到重用,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学的僧人去礼部应试,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应召入京,没被授僧官,只是获赐僧衣。姚广孝与朱棣结缘则是因为马皇后过世,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就挑选高僧让他们跟随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与朱棣得以结识,两人相谈甚欢,在朱棣回北平时,姚广孝跟随朱棣一起去了北平,姚广孝任庆寿寺住持,经常出入燕王府和朱棣密谈。

此后就是姚广孝鼓励朱棣起兵对抗朝廷,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武器,朱棣起兵后,姚广孝留在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在南军主帅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时,朱高炽和姚广孝带领燕军守住了北平,等到朱棣援军到来时,姚广孝趁夜色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南军,南军大败只好退军。

建文二年(1400年),燕军和南军在白沟河交战,李景隆再次战败,朱棣乘胜围攻济南,没想到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朱棣围困济南达三个月,还是破不了城,姚广孝就写信给朱棣,劝他先退回来,在后来东昌大战,燕军主将张玉战死的情况下,朱棣本想着要稍作休整时,姚广孝却极力劝谏朱棣进军,朱棣于是再度南下,击败了盛庸、吴杰,攻破西水寨。

燕军和南军对战中,虽然多胜,不过损失也很厉害,朝廷军源比燕军多得多,经常是燕军打下城池,兵回后又被朝廷军所据,后来姚广孝观察形势,跟朱棣说不要攻打城池了,要趁着南京城兵力空虚直取京师,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很快就打进了南京城,然后就是朱允炆失踪,朱棣登上了帝位。

明成祖即位后,授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此前姚广孝都是以道衍的法号闻名于世,永乐二年,拜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朱棣跟姚广孝交谈时,都是叫他少师而不呼其名,可见对他的尊重。

后来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并赏赐美女、府邸给他,姚广孝都拒绝了,不过他依然担任官职,上朝的时候穿朝服,退朝后穿回僧衣回寺庙居住,在明成祖北征蒙古时,姚广孝就负责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还奉命教导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得了重病,朱棣数次亲往探视,还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只提出把被朱棣关押了十几年的僧人溥洽赦免,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允炆失踪后,朱棣觉得溥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因此把他关押起来,这一关就是十几年,在姚广孝的请求下,溥洽才得以重见天日,没多久姚广孝病逝,享年八十四岁,朱棣还为此废朝二日,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文,特进上柱国、荣国公,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个。

姚广孝能获此殊荣,可见其在明初的特殊地位,其结局得以善终,比刘伯温好的太多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安史之乱为什么没让唐朝灭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唐玄宗执政后期,是非常昏庸的,整天和杨贵妃嬉戏玩乐,荒于朝政,而且生活非常奢侈。因为唐玄宗后期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非常大的灾难,叛军一度势不可挡,攻破了大唐首都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蜀地。我们知道安史之乱最后

  • 清朝第一位皇帝皇太极,它为什么没有太祖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祖,商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对于太祖、高祖、太宗这样的称号,就是比较常见的庙号。其中,就带有“祖”的庙号,比如太祖、高祖,一般是属于开国皇帝的,比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不过,对于爱新觉罗·皇太极来说,是清朝第一

  • 咸丰的生母,孝全成皇后为什么死因不明?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全成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虽然说皇帝的后宫三千佳丽,不可能每一个妃嫔的档案都详细记录在册。很多妃子的生平都是一笔带过,但是皇后作为后宫里的一个特殊人物,关于她的生平,也一般会比较详细记载。但是,清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特殊的皇后,关于她的出身,经历都详细记载在册,唯有一样,在盛年之时暴毙,却没有任何的死因说明,成了清史上唯一死因成

  •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广韵》

  • 明朝的宦官问题,为何能在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

  • 长平之战为何是战国历史的转折?白起在这一战中起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白起,战史风云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北)。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

  • 云嫔的资历比慈安太后还老,却不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云嫔,清朝,历史解密

    咸丰皇帝在登基之前只有妻妾两人,妻就是原配妻萨克达氏,妾就是云嫔。萨克达氏是官家闺秀,其父是太仆寺少卿富泰。萨克达氏当了不到两年嫡福晋就病故了,而且还很赶巧,她是在道光皇帝驾崩前一个月病故了。咸丰帝登基后,追封萨克达氏为皇后。萨克达氏的谥号为“孝德皇后”。咸丰皇帝的原配妻并不是慈安太后,而是萨克达氏

  • 揭秘:汉武帝为什么没跟卫子夫合葬?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子夫,汉朝,野史秘闻

    凭着卑微的歌女出生,卫子夫却获得了汉武帝的宠溺,而且一宠就是说大半生,还变成了王后。就算汉武帝的后宮新人辈出,姿色优秀的女人成千上万,卫子夫依然是后宮领军人物,由于她除开汉武帝的宠溺,也有强劲的娘家人做主心骨。她的侄子卫青,她的外甥霍去病,全是大名鼎鼎的将帅,以她们的功勋,得以保的卫子夫的影响力踏实

  • 邓艾作为灭蜀第一功臣,他的军事以及政治才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邓艾是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邓艾在公元263年,率一支偏师,偷渡阴平小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拿下江由,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父子,然后,迫使在成都的后主刘禅投降,导致蜀汉灭亡。邓艾灭亡了蜀汉,立下了盖世奇功,从军事上

  • 相比于明朝镇守云南的沐王府,吴三桂为何却选择起兵叛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吴三桂这个人按照明朝的标准,是个十足的大汉奸,即使是现在人看来,也对吴三桂的行为所不齿。吴三桂一生三降三叛,先降李自成,还没有开始交接队伍,马上就叛乱投降了清朝,清朝建立后,作为清朝的平西王,又起兵叛乱,可以说造反叛乱成为其一生的主线,而且死之前还过了把皇帝隐,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