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考状元的难度

古代考状元的难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4/1/2 3:48:18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古代考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在1282年间,历史有名有姓记载的,历代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金榜题名是每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但你可知道,想要考取状元郎究竟有多难?

充足的银子

首先,你至少得出生在一个中产之家(古代供一个人读书也是很花钱的);只有家境尚可才有余钱、余粮供孩子读书,如果真的饔飧不继,全家挨饿不说,没钱给先生也没人愿教啊;进京赶考=超强自虐旅行恭喜恭喜,你终于可以准备进京赶考啦!

而且贿买考官可谓是唐朝科举中最大的弊端,一些有权势背景和经济实力的考生为了取得功名便向主考官行贿。那时贵族官僚子弟基本垄断了科举,而没有后台靠山的寒门子弟,即使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都很难考取进士。

唐高宗龙朔年间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主考官不直接收钱,而是有专门的代理公司操纵考场。应试者如果不走代理公司的后门,则很难指望在科场上成功。说白了,在开考之前,钱都交完了,发榜的内定名单也都早定好了。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

清朝入关初年,便曾发生了震惊天下的丁酉案。顺治十四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发生五闱弊案,最后以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斩立决,数十人被判死或贬徙尚阳堡宁古塔。其间,数百名举人在清兵看护下赴北京重考,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科场舞弊案。

做好攻略

是坐船、坐马车、骑马还是徒步,要不要带随从?如何保证安全?反正无论怎么选,放在今天来看也绝对是超强自虐旅行,不做好攻略不行。

而且老祖宗们还有另一项清奇的加分项目:名字。名字不仅要取得好,还要写的好看。

朱棣宝宝一下子就有小情绪了:暴字不可能不是在讽刺我通过武力夺取政权,我要是聘他为状元,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于是孙曰恭被这样无情地剥夺状元权利终身。据说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孙日狗”。朱棣:这个梁……梁……这个梁……主考官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这个梁X,卷子看上去也有点问题,陛下慧眼识珠,要不看第三名的?

唐玄宗天宝十载,即公元751年九月,李隆基亲御勤政楼试“怀才抱器科”,考生中居然有人在这大唐天子眼皮底下“私怀文策”。

在唐代科举考场上,还有的考生伪造堂印,传递标准答案,也有的利用文房四宝夹藏抄录有关的文章,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话。

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明清的科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

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清代乾隆年间朝廷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传说有一次会试中有举人把夹带的书本掉在地上,奉旨检查的考官却为他掩饰,说:“何以携帐簿入场!”

讨一点运气

毕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状元了。殿试的前一天晚上,毕沅和同僚诸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夜班。三人都通过了会试,第二天都要参加殿试。诸重光和童凤欺负毕沅老实,故意留他值班,毕沅心想吃亏是福,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黄廷桂送来了奏请朝廷在新疆屯田事宜的折子。毕沅仔细阅读了折子后,命人呈给了乾隆皇帝。谁知,第二天殿试,考题竟然就是如何在新疆屯田。毕沅那真叫一个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写好了答卷。结果,虽然他的书法差了一点,却因对策见解深刻思想独到而被乾隆钦点为状元。诸重光和童凤知道真相后,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你在殿试中得到了皇帝老子的赏识,并成功晋为状元,那么恭喜你可以载录史册了,毕竟在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的1000多年,出现了如此多的才子奇士,连中三元的也是屈指可数。

讲真,走完这个历程,已经不能用“常人”来形容你了,你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天赋,同时还需寒窗苦读的毅力,还要有极强的抗压能力,更要有对科举几十年如一日的信心,最后你还得有一点运气……总之,你真的比现代人牛多了,SO,且让你得意一会?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操真的和关羽同时争夺一个女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刘备在被吕布夺了徐州后,前去投靠曾派大将夏侯敦来增援自己的曹操,后来曹操给了一部分兵给刘备,自己亲率大军与刘备进攻徐州,当时吕布敌不住曹军的攻势,便派了一个叫秦宜禄的人去袁术那里讨援兵,那知道那个秦宜禄被袁术看中,强行让他娶了汉王朝的宗室女子,他的妻子杜氏当时留在下邳。关羽在围城的时候就请求曹操说,

  • 古代香囊里装的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

    香囊又称香包、荷包、花囊、香球、香袋、佩帏、容臭。古人将香囊作为配饰戴在腰间、肘后,拴在扇子下,清风徐来透出阵阵异香;或是作为装饰物挂在床头、案边。那么大家知道香囊里面一般装的都是什么东西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孔雀东南飞》中就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故宫的皇帝居所养心殿也多挂有此物;更

  • 马皇后生气时真的会叫朱元璋小名朱重八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一生传奇,在称帝后,为了给皇孙朱允炆即位铺清道路,曾大肆杀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见了他都是胆战心惊,唯恐说错了话被杀头甚至牵连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当中,唯独不敢对一个人滥用皇帝权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开国皇后——马秀英。(马秀英是后人为她取的名字,她本人叫什么,历史上没有准确记载

  • 古代游牧民族喜欢南下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我国历史上的北方,曾经出现许多游牧民族,名字也奇怪。比如:匈奴、东胡、鲜卑等等,一开始他们默默无闻,一旦崛起就会四处扩张,你唱罢我登台,很热闹。但这些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常南下。比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南下,蒙古和女真人南下等等。问题来了,这些游牧民族待在老家不好吗,为什么喜欢南下跑到中原

  • 为什么古代鲜卑人都很漂亮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鲜卑人拿现在人的审美来看,也的的确确是比较漂亮的,毕竟有白人血统,什么高鼻梁啊,什么这个金发碧眼啊,也都是有的哦。这样的搁今天也不赖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前秦大帝苻坚的最爱、鲜卑籍美男子慕容冲逼近长安时,苻坚后悔莫及地慨叹了一句:“……白虏敢至于此。”这里的“白虏

  • 古代捕快的现代官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

    小编最近重温了一遍武林外传,收获满满欢乐的同时,心中不禁冒出了一个疑问:邢捕快咋有这么多时间天天来客栈喝酒打屁?古代捕快不是官府正规军吗?捕快不用值守衙门吗?带着这个疑问,小编跑去翻了翻史书,然后感叹一句自己真是孤陋寡闻。捕快捕快,顾名思义,就是抓人比较快。由此可知他们的职务就是负责帮助官府捉拿那些

  • 盘点古代开国皇帝出生时的异象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异象,开国皇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皇帝尤其是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出生时都会伴有着不同常人的出生吉兆。虽然史书那么记载,但是其真实性就有待考证了,毕竟那么说可以维护统治,而开国皇帝的出身异象也为他们登上皇位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下面就来一起看一看这些皇帝的出身异象。一、周朝的始祖后稷《诗经·生民》描绘了这个神话:后稷

  • 古代当铺的赚钱方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在古代电视剧之中,总会出现这样一个情节,当穷人出现了困难的时候,就会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到当铺去当掉,换到一些银两,来渡过难关。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存在,所以,在古代,当铺总是随处可见。在古代,开当铺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往往大户人家才能有“资本”,去经营一家当铺,而当铺针对的对象则是一些穷人。毕竟,古代的

  • 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是西域谜最喜欢研究的谜题之一,因为在古丝绸之路上,埋藏了很多秘密,至今还是谜团。楼兰古国地处罗布泊西岸,是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国,扼守着丝绸之路的咽喉。根据《史记》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立了国家,然而楼兰这个曾经繁华的千年古国却神秘地消失在一片黄沙中。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

  • 古代女子嫁衣颜色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

    近现代西方的嫁衣婚纱传入中国,现在也是婚礼上穿得最多的一种,但也还是有少些新人穿古代中国红的嫁衣结婚的。那么古代的嫁衣都是红色的吗?还有其它颜色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周代是中国礼仪集大成的时代,也是在周代首次有穿嫁衣的记载,《周礼》中将结婚时间定为天地交合的黄昏时分,“昏礼”所用的“昏服”崇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