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颐和园八大不可思议中国最早的主题公园

颐和园八大不可思议中国最早的主题公园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3/12/15 12:50:40

园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祝寿而修建的皇家园林。1860年遭战火破坏,后经慈禧修复,许多建筑的外形与功能已经与最初的设计大不相同。那么颐和园的老样子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这些改动中又蕴涵了哪些秘密?接下来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说到这颐和园,估计多数人都不陌生,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在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的时候,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要过六十岁生日。乾隆为了给母亲庆祝六十大寿,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就把原来的瓮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瓮山就是现在的万寿山,而西湖就是现在的昆明湖。

当年的瓮山可不像今天这么漂亮,只是一个什么也不长的,光秃秃的荒山。西湖原来的形状也不是今天的样子,当时看上去像半个月亮,而它的位置是在山的左面,并没有像今天的昆明湖几乎包围了万寿山。所以从园林的角度来讲,这个地方并不是理想的场所。因此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就是1749年的冬天,乾隆就动员民工挖湖,把原来西湖的面积扩大。最早的西湖东边还有一道西堤,等到扩建的时候就把西堤中间的一部分,也就是现在南湖岛的那部分留了下来,而其他的部分全部被挖掉了。就这样一直往东开拓,拓到现在的东堤。从此这个湖的形状也变了,由最开始的月牙变成了一个桃形,有点仿照西湖的样子了。这湖里挖出的土就被堆在了万寿山上,山的形状也变了。原本什么都不长的荒山,被加上土以后又进行了绿化,这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万寿山。

等到了乾隆十五年的时候,也就是1750年,太后生日的前一年,乾隆命人开始在万寿山的南面动工。经过这次改造以后乾隆把当初的瓮山正式改名为万寿山,为什么改为万寿山呢?当然是寓意母亲万寿无疆。然后又在万寿山的南面修建了一组建筑,叫大报恩延寿寺。所以清漪园当时的主体建筑就是大报恩延寿寺,它的主题很明确,就是要报母亲的恩。等到孝圣宪皇后六十大寿庆祝完了以后,颐和园的工程仍在继续进行,一直到乾隆二十九年,这个清漪园才修成,前后一共修了十五年,共计用了四百四十万二千八百五十一两九钱五分三厘银子。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史上第一孝子”——乾隆。乾隆对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十分孝顺。母亲喜爱旅游,乾隆就侍奉母亲三游五台,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几乎每年都到避暑山庄。为母亲庆寿更是不惜财力,除了修清漪园,从北京万寿寺到颐和园还搭建了一条苏州街,令人沿途唱戏庆祝。民间广为流传的《白蛇传》就是乾隆专门为老人家修订的。在其母死后更是用三千多两黄金制作了金塔一座,用来做什么?盛放皇太后的头发!这座金塔后来就放在寿康宫东佛堂内,今天您要是到故宫去还能看到。

清漪园(颐和园)的修建一方面是乾隆为母亲祝寿,另一方面也改良了京西的水利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从元代开始,昆明湖也就是当年的西湖,就是京城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明代,瓮山泊地区水患严重,经出现水灾。直到乾隆兴建清漪园,挖掘昆明湖,这水患才算是彻底根除了。如今的颐和园已经是北京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了,可您知道吗,现在的颐和园和当年乾隆年间清漪园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这里面还有着很多的说道。

标签:

更多文章

  • 皇太极玉玺真假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玉玺

    传国玉玺,乃是中国两千年皇权的象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至宝。相传是在秦始皇登基为帝之后,命丞相李斯所铸造,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但遗憾的是传国玉玺并没有保佑历代皇家国祚绵长,而是随着不断的改朝换代辗转流传,终于原版的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的战乱当中流失,不知所踪。今天要说的,则是元朝皇帝所有的复刻版

  • 中国古代单身税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就出现很多令人称奇的政策。今天在中国大家口中经常开玩笑说的单身税,竟然在古代就出现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古代,战争绝对是一件频繁发生的事情。冷兵器时代,战争胜利很大一个原因是人的多少来决定的,每一次战争,都会带来大量士兵战死沙场,随着战争的大规模爆发,男人

  • 古代帝王寿命不长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生活待遇最好的职业,一切生活标准都是天下最高的。因此很多人认为生活在这么好的条件中,皇帝应该都是健康长命的。但是据学者统计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平均寿命为39、2岁,而古代社会总体平均寿命约为三十五岁。如果去掉夭折和非自然死亡的人,古代成人平均寿命约为57岁。可见皇帝的寿命并不比普通百

  • 满族三大怪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本期小编告诉你,满族三大怪,是哪三怪。在关东地区,满族的日常生活中,流传有“三大怪”,分别是一怪“窗户纸糊在外”、二怪“大姑娘叼烟袋”、三怪“养活孩子吊起来”。过去东北地区的居民十分贫困,居住的房屋大多数是由土坯和稻草垒成,窗户大多是保暖效果不好的木棂格子窗,每到秋末冬初天气逐渐寒冷时,人们就要想办

  • 古代龙袍清洗方法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这一点在古代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今是法治社会,言论自由,而在我国的古代,国家是世袭制度,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皇帝,被称为天子。一听这称呼就知道古代的皇帝地位是何等的高,那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所以他的吃穿用度必然也是全天下最好的。古代人认为龙是一种祥瑞的象征,所以尊贵无比,全天

  • 古代人读书摇头晃脑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们肯定对私塾里面的这一情景记忆犹新——那就是私塾里面的学生手拿三字经,然后摇头晃脑的背诵起来。小时候以为这是私塾里面的规定,想着他们这样读书是老师的硬性要求,可是长大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所的那样,那么古代私塾里面的学生为什么读书的时候摇头晃脑呢?难道有着什么秘密呢?知道真相后真是涨知

  • 古代为什么捕快不受人喜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说起捕快这个职业,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脑海中还会浮现出“无情”“铁手”“追命”“冷血”这几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神捕。因此,说到捕快,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武艺高强、威风八面的形象,但历史上的捕快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首先,我们常说的捕快,其实是捕役和快手的合称。其中捕役是捕拿盗匪的,而快手则是动手擒贼的职位

  • 为什么杨广要照柳抃的模样做一个木偶机器人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杨广命人照密友柳抃的模样做了一个木偶机器人,装上机关,木偶能坐能站还会磕头。柳抃,字顾言,本河东人也,永嘉之乱,徙家襄阳。祖惔,梁侍中。父晖,都官尚书。抃少聪敏,解属文,好读书,所览将万卷。仕梁,释褐著作佐郎。后萧詧据荆州,以为侍中,领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及梁国废,拜开府、通直散骑常侍,寻迁内史侍郎

  • 秦惠王送屙金牛的故事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富强,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为了与六国争雄,不断蚕食其他小国。在夺回河西以后,又加紧了对蜀国(今四川中西部)的进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论兵力,蜀国远不如秦国,可凭借险要地势,集中兵力扼守险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使敌人攻入,也是断前绝后,瓮中捉鳖。所以秦

  • 朱元璋为什么让徐达睡龙床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徐达,朱元璋的老乡,从小的玩伴、铁哥们,比朱元璋小4岁。朱元璋口里的“万里长城”。徐达也是老农民出身,从小能吃苦,会武功,22岁时扔下锄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成为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在大败陈友谅的第二年(1364年),他被朱元璋任命为左相国,接着灭张士诚,又马不停蹄和副将常遇春率领千军万马北伐,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