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科举作弊方式

古代科举作弊方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3/12/15 13:04:42

古代科举作弊的方式简直太多了,综合各朝代科举考生作弊的种类就有结朋、行卷、怀藏、代笔、授义、继烛、飞鸽传书等十多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做不到的。据说科举考生还有一种微雕的作弊方法,把答案雕刻在米粒上带进考场。有实力考生的一般都会买通考官作弊,要么用钱买,要么用人情买,只要能考上功名,就能鱼跃龙门,所以古代考试作弊的事儿屡禁不绝。

方法一:怀藏就是带小抄。以前科举一考好几天,由于可以携带吃食、蜡烛、餐具等入场,所以就有了把《四书》《五经》塞在馒头里、缝在衣服夹层以及塞在蜡烛里等比较“粗放”的作弊方法。比如继烛,就是把蜡烛内部沿引线从底往上掏空,塞入纸条后再用蜡油将底部封平,然后带入考场。

方法二:缩写古代没有缩印,但也难不倒高手。举《四书典仓》为例,全书长约八九厘米,宽约5厘米,书内浓缩了“四书”的精华内容,上、下两册共计11万字。书中的字用的是馆阁体,写字用的是用老鼠胡须特制的“鼠毫”,眼神不好,力道不好的真干不了这活。

方法三:银盐变黑这种方法可以算是古代的高科技了,用这招的都是化学高手,把衣服的夹里密密麻麻用盐水写满字,混入考场后,点蜡烛用火一烘,字就显现出来了。小编觉得这样的人,不应该考科举,直接去考锦衣卫更合适。

方法四:行贿自己准备再好,也得监考老师配合,于是有人准备明暗两份小抄,明的里面暗藏银票并故意让监考考官或者衙役发现并当场搜出,考官心知肚明,故意一番大声呵斥之后不再继续搜查,从而使得考生顺利进场。

方法五:飞鸽传书法所谓飞鸽传书法,其实就是平时训练飞鸽传信。大考之日夜里,家人把鸽子放进考场,考生把试题写在纸条上,让鸽子带回家。然后聘请若干写作高手,按题写好文章。再写在纸条上让鸽子带进考场,神不知鬼不觉。

那些年的反作弊,从隋朝创建了科举制度,中国在官员选取这件事上,迈出了一大步。虽然考试的内容非刻板,但是至少是给了社会读书人一个“上走”的希望。不过,就像硬币有两面,科举有好处,也随之的就是考场作弊。

在反作弊这条道路上,各家皇帝都是操碎了心。我们现在使用的“密封线”,从朝就有了。宋仁宗淳化三年(992年),开始实行“糊名考校”。试卷封印糊名,乡状别用字号标注。到了真宗时期,又施行了誊录制度,试卷另行誊录,然后再送考官评定等。这样,考官既不知道举人的姓名,也不能凭借字体辨认出作者,请托关照就难于进行了。

到了作弊成风的明清,反作弊越来越严格,考场狭窄的格子间,据说有不少考生,考试期间就扛不住晕过去的。最初考场的学生被要求搜身,不过“斯文人”抗议这一举动,觉得有辱斯文。官方就直接要求他们沐浴净身,明面的说法是尊重孔夫子,实际上,在他们洗澡的时候,“管理员”就会搜查他们带的东西,以及衣物,以防夹带。

不过科场舞弊案一般所见都是乡试,会试有,但是很少,院试也有,但是见于材料的似乎也不是很多(当然,可能我读材料不够,不过元明改革之后真正涉及选官的其实就前面两级,再往前只是诸生,字面意的“科举”其实有区别,所以考试制度本质上也不一样)。会试严防舞弊可以理解,国家大考,舞弊这种事太损朝廷面子了,自然极少发生,一旦发生那就是滔天大狱了。

乡试今天看来只是个举人的事,但其实也算是国之大典(明清举业官僚七八成都是举人入仕的,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读书人,这就是终点了),省一级学政都没资格自行主持,多以高品级京官领衔为考官(或者是地方官但有极高品级的荣衔),所以出事其实也是非常损朝廷面子的,科场案一般情况下只要爆出来都是大案要案(当然,这排除那些不值得以“案”报出来的小弊,携带夹抄啥的)。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刘彻的陵墓里为什么没有皇后陪葬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

    提起汉武帝刘彻,大家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16岁即位,71岁去世,在位时间长达55年,使大汉威名远播。除此之外,刘彻也颇爱美人,后宫妃嫔众多。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彻葬入茂陵后却没有一位皇后陪伴左右,这在古代帝王墓葬中是比较罕见的。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难言之隐。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乃

  • 古代下九流行业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多数人对“三教九流”这个词应该不陌生,使用这个词主要是形容一些“做不正经事情的人”。从古流传下来的这个词,实际上还有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三教九流就是囊括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其中的“下九流”属于社会上最底层靠苦力、为当时世人不齿、甚至不光彩的劳动输出的行当,也就是今天主要讲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下九流是哪

  • 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的典故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刘彻

    野史《汉武故事》记载,刘彻还是胶东王时,馆陶长公主刘嫖把他抱在膝盖上,问:“你想娶媳妇吗?”胶东王说:“想。”长公主指着左右长御百余人,刘彻都不要,指着女儿陈阿娇(即陈皇后)说:“那娶阿娇好吗?”刘彻回答:“好啊!如果阿娇嫁给我,我就盖一栋黄金屋,把她藏之于内!”馆陶公主大喜,最终刘彻和陈阿娇结为夫

  • 从金屋藏娇到长门买赋刘彻有没有爱过陈阿娇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彻,汉武帝

    陈阿娇与汉武之间最令人羡慕的故事,莫过于“金屋藏娇”了。陈阿娇是汉武帝姑姑刘嫖的女儿,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金屋藏娇的故事发生在刘彻小时候,当时的刘彻还不是太子,而是胶东王。刘嫖即是汉武帝的姑姑也是汉武帝的岳母长公主问年幼的刘彻,你长大了要讨媳妇吗?刘彻说要,长公主又指着周围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要对卫家下手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彻,汉武帝

    熟悉汉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卫青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的一生十分传奇,立下战功无数。卫青家族也是汉朝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其家。但是在卫青死后,这些人都没有得到善终。这是怎么回事呢?卫青屡立战功,他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

  • 古人洗澡的频率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人

    看《水浒传》的时候,潘金莲常常沐浴洗澡,看《甄嬛传》时,那些嫔妃也都是天天沐浴洗澡,那么历史上古代人洗澡也这么频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古代的人们,多久才会洗澡一次?那些没有常常洗澡的人,他们是否会有很大的味道?商周时期,人们开始重视沐浴,那时的沐浴,不单单是洗个澡这么简单,还是一种礼仪。比如诸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又叫野猪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

    野史《汉武故事》记载,刘彻尚在王娡腹中时,景帝梦见刘邦托梦,生子可取名为“彘”,于是在刘彻出生后的名字是刘彘,立他为太子时,景帝说:“彘者,彻也。”于是改名刘彻。另一野史《汉武帝内传》则记载,刘彻出生前,景帝梦见一只赤彘(红色野猪)从云中降下,直入崇芳阁,醒来时就坐在阁下,然后看见“赤龙如雾,来蔽户

  •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为什么会做6年傀儡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是华夏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皇帝,他一生都在想办法干成一件大事,加强中央集权。可是,在登基的前六年汉武帝却不得不事事听从祖母的安排。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彻已经当了9年的储君,对政治一定也有他自己的一把算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有思想有抱负的汉武帝甘心当了整整6年的傀儡皇帝?汉武帝的祖母窦太

  • 古代大侠的经济来源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在我国武侠小说或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大侠在打抱不平。古代大侠是逢恶必打,逢魔必除。只要江湖中有不平事,就可以看到大侠的身影,似乎大侠就是为了打黑除恶而生。但不知大家想过没,这些大侠整日在江湖上游走,又不上班,钱从哪来?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探讨下这个问题。第一/达官贵人的施舍在古代,达官贵人要搞事情

  • 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

    现代人们工作了几十年之后,到了退休的年纪,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退休金,开启自己的养老生活,而在古代,官员们退休后是否也有退休金呢?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什么样的,古代官员退休之后又该怎么去养老呢?1、古代官员退休的规定古代的退休制度,仅仅限于官吏当中,一般被称为“致仕”,即《公羊传》当中所注释的“致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