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袁忠彻预言朱棣手下会被杀死,他反而很高兴

袁忠彻预言朱棣手下会被杀死,他反而很高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68 更新时间:2024/1/18 8:44:01

袁忠彻,大明鄞县人,乃是明初一代相面高人。据说,他曾经两次到燕府相面,坚定了朱棣起兵造反的决心。

袁忠彻第一次造访燕王府,大概是在朱元璋晚年。当时,袁忠彻因精通相术,颇为自负,但一见到燕王朱棣,便立刻“肃恭而前,凝神伫思”。这是因为,朱棣仪表不凡,让袁忠彻大感震惊。因此,袁忠彻乘机为朱棣相了一次面。

据史料记载,“先生(袁忠彻)再拜稽首而言曰:圣上太平天子也,龙形凤姿,天广地阔,重瞳龙髯,二肘若肉印之状,龙行虎步,声如洪钟,实乃苍生真主也。但年交四十,须长过脐,即登宝位”。

意思是说,袁忠彻告诉朱棣,他仪表不凡,且是重瞳(重瞳子是帝王的象征)龙髯,命中与皇帝之位有缘,将来必是个太平天子。至于何时能够继承皇位,需要等到年过四十,胡须长过肚脐的时候。

那么,袁忠彻算得准不准?如你所知,朱棣乃是堂堂明成祖,自然做了帝王。而且,他即位的时间是1402年,时年四十二岁,也与袁忠彻年过四十即位的预言相符。

不过,据史料记载,“时上虽听其说而未全信”,朱棣虽然认真倾听了袁忠彻的预言,但并未完全相信。然而尽管如此,朱棣还是很高兴,因此,当袁忠彻向他拜别时,朱棣重重地赏赐了他(先生辞还故里,锡赉殊厚)。

朱元璋死后,皇孙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大力削藩,朱棣深感不安,加之他早就野心勃勃,于是想举兵造反。但由于兵力不足,有些犹豫不决。这时,他忽然想起袁忠彻的预言。恰好,正当朱棣紧张谋划举兵之事时,袁忠彻再一次造访燕王府。

朱棣热情地设宴款待袁忠彻,并邀请北平文武官员作陪。酒过三巡,朱棣忽然邀请袁忠彻给手下文武官员相面,袁忠彻逐一观察,然后据面相直言:“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昺,面方五官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他们面相不好,将来都会被处死。”

朱棣闻言,却暗自窃喜,下定决心:反了!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一头雾水,袁忠彻预言朱棣的手下将被处死,朱棣为何反而窃喜?

原来,这些人名义上是朱棣的手下,实际上是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官员。袁忠彻预言他们将死,这岂非意味着自己的造反事业将会成功?反正不造反也是被建文帝宰割,既然袁先生预言大事必济,不如放手一搏。

于是,朱棣打着靖难的名义,举兵反叛朝廷。结果让朱棣得偿所愿,虽然靖难之役并非一帆风顺,但总算顺利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一说自焚殉国,一说逃往海外,一说出家为僧),朱棣因此登基为帝。

这便是袁忠彻相面坚定朱棣举兵的故事。平心而论,这个故事未免太传奇,让人难以置信。或许,朱棣举兵造反前 ,根本没有所谓的袁忠彻相面之事,这不过是朱棣为了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所编造

标签: 袁忠彻明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北宋状元梁颢简介:曾对科举制度提出建议,未被理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梁颢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梁颢,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北宋大臣。生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 楷书在古代也叫正楷,它如何从隶书中逐渐演变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楷书,古代,文史百科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

  • 李存勖向汴梁进军时,在胡柳陂战役中如何先败后胜?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存勖,胡柳陂战役,战史风云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晋王李存勖向汴梁进军途中,集兵攻后梁,在胡柳陂(今河南濮阳东南)受挫先败后胜的一次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程是年八月,晋王李存勖集中魏、幽、沧、景、邢、易、定、麟(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县北)、胜(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

  • 朱元璋发明了两种酷刑,残忍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开国之君中明朝的朱元璋算是一个异类了,他本是一个无比平凡的农民,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后却带着十足的草根气息成功逆袭摇身一变成为了偌大王朝的开创者和主宰。上位之后他却又一反常态的选择了对功臣旧部下手,造成了无数惨案,让曾为他浴血拼杀立下赫赫红名的亲信们也是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他的猜疑他的嗜杀可以说

  • 荣寿公主:清朝的最丑公主,12岁嫁人17岁守寡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荣寿公主,清朝,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荣寿公主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公主非常的特别,她不是皇帝的女儿,但非常受到当时真正掌权者慈禧的宠爱,还被慈禧特封为公主。这个公主就是我们称之为荣寿公主。荣寿公主可以说是非常有福气的人,她的伯父是咸丰皇帝

  • 乾隆皇帝为什么那么宠信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皇帝为什么那么宠信和珅?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情况下,明君的身边一般都是有贤能的大臣,不会存在贪官污吏等的存在。但乾隆皇帝却是个例外,在乾隆皇帝的身边有和珅这么一位贪官污吏的存在,并且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将其视为宠臣。要知道乾隆皇帝可是一个明君啊,具有很强的识人阅人能力,一

  • 李白与杜甫这两位大诗人,他们在洛阳有着怎样的相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生命中有多少遇见,令人怦然心动;生命中有多少友情,令人刻骨铭心;生命中有多少仰望,是那样的长久赤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动人的遇见。比如孔子和老子的遇见,秦观和苏轼的遇见,李贺和韩愈的遇见,苏轼和欧阳修的遇见。伟大的“诗圣”杜甫,在他的内心里,也曾住过一个偶像;在他的一生中,也曾有过一场动人的遇见

  • 末世金都汴京真的是被蒙古大军拿下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完颜守绪,战史风云

    金天兴元年(1232年)四月,蒙古大军攻打金“南京开封府”汴京没有成功,半月后撤离。就在蒙古军撤离后,汴京城内突然爆发大瘟疫,历时五十天,半数人口近百万人死亡,金哀宗出逃。两年后,金朝灭亡,哀宗自缢身亡。金哀宗将明崇祯的悲剧提前400年预演了一遍。大金王朝从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国到1234年金哀宗

  • 老莱子是二十四孝之一吗?关于他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老莱子,老子,历史解密

    老莱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孝养二老双亲,自己72岁时,为了使老父母快乐,还经常穿着彩衣,作婴儿的动作,以取悦双亲。后人以“老莱衣”比喻对老人的孝顺。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曰:“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宋苏舜钦《老莱子》诗:飒然双鬓白,尚服五彩衣。遗著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汉魏时亡佚

  • 张柬之八十多岁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柬之,唐朝,野史秘闻

    张柬之直到年迈之时,因为武则天欣赏,才得以入朝为官。可是他为什么却积极组织神龙事变,推翻武则天呢?他推翻了武则天,本来功劳最大,为什么却被李显流放而死?张柬之的人生,怎么会这么诡异呢?张柬之早年读书的时候,是个大学霸。他饱读经史,博学多才。他的老师令狐德棻很看重他,认为他日后必是辅佐帝王的良才。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