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一条玉带造就了一个滥杀无辜的皇帝!唐德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一条玉带造就了一个滥杀无辜的皇帝!唐德宗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42 更新时间:2024/1/23 17:01:11

唐太宗爱系玉带,他有一幅画像,其穿赭黄袍、蹬皂靴、手握玉带,一派玉树临风的样子,是那时帝的标准工作照。大概是遗传吧,唐朝的皇帝,人人都爱系玉带,做出一种玉树临风状,尤以德宗为甚。

德宗不是个好皇帝,甚至还较为糊涂,就是他他老爸代宗、爷爷肃宗,造成了百年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但是,糊涂不能阻碍他学习模范—他不学太宗的英明,只学太宗的造型,每天赭黄袍穿着,皂靴蹬着,玉带系着,五绺长须随风招展着。这种玉带,不像现在人的皮带,钻几个洞眼就得了。皇帝的玉带,是以皮革为质,上镶玉片,而皮革越稀有、玉片越珍贵,玉带自然也越高级。

一次,德宗弄到一条鳄鱼皮的皮带,叫玉工用它造一条玉带,而且当场拿出一个盒子,找出一些荧光发亮的上乘玉片,让他届时镶嵌上去。德宗得意地想:我执政没老祖宗厉害,我的玉带一定要远远超过他老人家的。

这个玉工手艺超群,细致认真,精雕细刻,把一条玉带做得精美绝伦。可是,在镶嵌玉片时,一不小心,他把一块玉弄坏了。玉工傻了眼,瘫坐在那儿,汗直流,没了主意。好在,他老婆有颗七窍玲珑心,柳眉一皱,有了办法:亲爱的,皇帝老儿给的玉片坏了,咱们用自己的玉代替啊!制造玉带的,自然不缺玉片。无奈之下,玉工只好拿了一块自己收藏的玉,雕刻一番,镶嵌在玉带上,准备蒙混过关。

几天后,玉带做好,被送了上去。德宗一看,高兴得“金光灿烂”。但是,德宗在别的方面粗心,在这事上心细如发。他细细把玩,发现情况不对—他给玉匠的玉成色很好,属于上品和田玉,而现在玉带上的一块玉色黯淡无光,品相不佳。德宗顿时拉下了胖嘟嘟的木瓜脸。见过贪心不要命的,没见过这么贪心不要命的,想发财想疯了,竟然敢偷换我的玉?!

他公事也不办了,玉带也不看了,桌子一拍,叫来长安尹。长安尹屁颠屁颠跑来,只见德宗翘着的胡须直抖,瞪着一双斗鸡眼,吩咐长安尹:去,把那个玉工斩了!那家伙反了天了,竟然把我的一块玉贪污了!

长安尹觉得这是公报私仇,待在那儿,执行命令不是,不执行命令也不是—再说,他也不是执法的人啊。德宗见他没动,脸更拉长了:你一定得判他死罪,不然,由你抵罪!长安尹立马吩咐卫士抓起玉工,拉出去一刀斩首。

可是,卫士们还没出发,宰相柳浑站了出来,说皇帝不能杀这个玉工:“当时,如果你发现玉石被换了,勃然大怒,不把玉工交给下属官员,自己下令当场杀了,谁也来不及阻拦,那我无话可说;现在,你发布命令,让主管部门处理,那就必须按照刑律处罚,不能随便乱来。”

德宗张嘴,知道自己占不住理,也辩解不过,就白白眼珠子,无奈地同意了。

结果,玉工交给执法官员,经过审问,真相大白,只挨了一顿板子,一瘸一拐地回了家,上点金疮药躺了几天就好了,心里十分感激柳宰相。

这事却让德宗吸收了教训:他牢记着柳宰相的忠告,以后,再遇见自己憎恶的人,不做解释,圣旨一下,快刀斩乱麻,直接杀掉,再也不交给司法部门处理了。宰相柳浑当时为玉工说话,绝非有私心,可他无论如也没想到,他的一句善良的话却招致了德宗后来滥杀无辜的恶劣行径。

标签: 唐朝唐德宗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朱祐樘: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一天上三次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祐樘,明朝,风云人物

    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有着极大作为的皇帝,从他的一生中,我们很难看出他明显的缺点,总的来说,他是一位好皇帝,而后代史学家对他评价也颇高,万历年间的首辅朱国祯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其中孝宗指的就是朱祐樘。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去世,18岁的朱祐樘继

  • 白居易的思想充满了什么观念,隐逸生活也随之幸运而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成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所处时代正处于唐朝由盛极而衰的一个转变过程,所以,这时期一批诗人也由盛唐极度自信转变为失望而羡慕隐逸自由生活。朝廷上的互相倾轧使得他们厌倦你争我夺环境,但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又使

  •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有哪些失误之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率二

  • 伏寿曹丕确有私情?伏寿之谋被曹操揭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伏寿伏皇后是汉献帝刘协的王后,山东人,约于公年180年生,214年过世,现年34岁。汉朝大上官伏蘸八世孙,爸爸伏完,母阳安长公主刘华。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君王就是说汉献帝刘协。而伏寿那时候还并不是王后,仅仅一名贵人相助,兴平2年被立为王后。那时候她15岁,汉献帝14岁。伏寿曹丕确实有私情吗?曹操的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由来!张献忠逼迫和尚吃肉破戒!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张献忠,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佛教当中禁杀生,所以在深山的寺庙之中,里面的和尚是不会吃肉的,平日只吃素和馒头,然而历史上就出了一些喜欢恶作剧之人,比如说张献忠,此人就逼迫和尚吃肉破戒,是什么原因让张献忠逼和尚吃肉的?和尚吃完之后又说了什么?在1606年出生在陕西省的张献忠。尽管家里从小就十分的贫穷,但是张献忠却是十分的

  • 北宋大臣冯京简介: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冯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今

  • 成语门可罗雀的主人公是谁?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成语门可罗雀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典故?一起来看看。门可罗雀解释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门可罗雀的典故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一篇传记,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郑庄。汲黯,字长孺

  • 和通泊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清军最惨战役,长达68年之久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通泊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在古代,中原地区经常遭到游牧民族的扰乱。即使是强盛的汉朝和唐朝也不例外,难以忍受,只能发起战争。在清朝康熙在位时,率领三万军队攻打蒙古,从此,一场长达68年的拉锯战一触即发。准噶尔特别擅长野外作战,可是攻坚力量很一般。当初准噶尔与俄国发生了冲突,看着人家的堡垒各种结合,自己却无能为力。为了改变这种情

  • 清代最惨皇后,人死之后遭搜身!慈禧太后为何要对付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阿鲁特氏,即孝哲毅皇后,她是清朝穆宗同治帝的皇后,原是蒙古正蓝旗出身,后因封后而抬入满洲镶黄旗。她出身高贵,所以在选秀时即被指定为皇后,这个册封有点内定的意思在里头。阿鲁特氏嫁给穆宗是有着政治背景在里面的,当时的宫廷主要是围绕着两宫太后,即“东太后”慈安太后,“西太后”慈禧太后所展开。皇帝的选后问题

  • 揭秘:造成伍子胥出逃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费无极,春秋,野史秘闻

    伍子胥过昭关时,一夜就白了头,我们会说,是历史造就了这位具有悲剧色彩的英雄。我们不禁会问,造成伍子胥出逃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此人就是费无极。伍子胥狼狈逃出楚国,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孔子说:“小人常戚戚”,把这句话安在费无极的身上,是相当合适的。众所周知,君子与小人相生相克,伍子胥有君子之风,费无极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