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 但一生也只能大婚一次

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 但一生也只能大婚一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88 更新时间:2024/1/18 9:39:38

古代皇帝大婚,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

网络配图

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它都是二奶、三奶的份。

据唐代《开元礼》的规定,皇帝“纳后”分为:祭告天地、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与合卺等仪式。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的“神灵”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所以祭祀神灵便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在举行婚礼前,亦必先祭告天地,其仪式主要为祭告圜丘(天神)与方泽(地神)。临轩命使,是皇帝在皇宫主殿册命执行婚礼使臣的仪式。在皇帝的婚礼中,使臣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唐代由正使、副使等使臣代表帝王与女家交往。

网络配图

仪式开始后,先任命太尉(唐代“三公”之一,辅佐皇帝治理国家,没有实际职掌)为正使,宗正卿(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为副使。再由侍中(为门下省长官,职掌宣读皇帝之命和礼仪之事)宣制(即皇帝之命):“纳某官某氏女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随后,授正使、副使节和制书。太尉、宗正卿等官员领命后,即乘辂车、率仪仗、鼓吹队(但不吹奏),来往于皇宫与未来的后氏之家,为皇帝操办婚礼。

纳采仪是在后氏主人的家庙或正堂内举行。纳采前一天,守宫(亦作守宫令,职掌铺设帐幕、毡褥、茶几之事)要先于后氏家大门外右侧设置一处供使者临时歇息的帷帐。纳采当天,太尉、宗正卿一行在帷帐内停息,由后氏家傧相(古代为主人接引宾客者)出门迎接。

使者进入后氏家,向主人(后氏之父)宣读皇帝制书。制书意为皇帝委派使臣向后氏主人请婚。主人接受制书后,还要向使臣回复答表,感谢皇帝的恩宠,表示同意婚事。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四仪,亦是正使、副使等使臣前往后氏家,通过制书询问后氏之名、年龄,通告吉兆,授予礼物,通报成婚日期。后氏主人的答表则按制书内容或作答复。在皇帝赠予后氏主人的礼物中必定有大雁,以取雁飞南北、和于阴阳之意,喻指男女成婚。告庙仪,系将皇帝纳后之事及成婚日期祭告宗庙、祖先。

网络配图

册后,即册封皇后的仪式。册后仪亦由太尉、宗正卿等使臣在后氏家中举行。因是册封皇后,故仪式更为隆重。在举行册后仪时,仍要再次临轩命使。册后前一日,不仅要在后氏家大门外为使臣搭建临时停息之所,尚舍局(官署名,职掌宫廷陈设、沐浴、灯烛、洒扫等事)还要在后氏的闺阁外为尚宫(尚舍局长官,属宫中女官)搭建帷帐。册封皇后这天,正使、副使等使臣先入后氏家大门外的停息之所,尚宫等女官则入内,进入闺阁外的帷帐之中。待通报主人,主人着朝服迎出大门外,向北行拜礼后,正、副使臣手捧赐封的典册、备物等进入大门内。

仪式开始后,尚宫等女官先进入闺阁,侍奉后氏佩戴宫中事先送来的首饰,更换袆衣(皇后专用的礼服,上绣五色雉鸡图案)。在女官的引导下后氏出阁,站立于庭院之中,面朝北跪拜。正使向后氏宣读册。册文内容为皇帝命使臣册封某女为皇后,册文中有“导师道于六宫,作范仪于四海”之语,系要求皇后负责管理宫内的事务,成为天下的表率。宣读册文后,使臣向皇后授予典册及宝绶(皇后的玺印和系于印纽上的丝带,作为表示皇后身份的信物)。至此,后氏便正式成为皇后。随后,她便以皇后的身份入座,接受在场官员们的拜礼。行拜礼后,尚仪(掌管宫廷礼仪起居的官员)向皇后跪奏:“礼毕。”皇后遂离开座位,由尚宫引回宫(即闺阁)。使臣则乘辂车回朝廷汇报。

标签:

更多文章

  • 一生经历六位皇帝 与世无争的她被迫垂帘听政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褚蒜子

    在东晋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人物,其中有一个女人,遭遇十分的传奇,令人惊叹,她年近十岁成为王妃,二十岁当上皇后,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六位皇帝的更替,她就是褚蒜子。褚蒜子的出身十分的出色,她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她的祖父是太守,父亲曾经出任将军和刺史。褚蒜子天生丽质,而且性情聪慧,从小就气质不凡

  • 慈禧贪婪无度?却为何愿意放生鸟儿?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

    慈禧贪婪无度?传闻她的衣服、金饰、衣料、鞋子等有六个大寺人分担。在1894年一次订135套,用白银38000多两,一件藕荷绸秀灵仙视寿氅衣需求400——500人用白银360多两。网络配图 却为何愿意放生鸟儿?史书上记载:太监各携一笼,跪孝钦前,孝钦开笼放之,祝其不再为人所捉。中有各色之鹦鹉,皆锁以炼

  • 朱厚照豹房中老虎伤人 这位兽医想出一个邪招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武宗

    明武宗绝对是一个贪婪好色的坏皇帝,他宠幸大太监叫刘瑾,将朝政搞得黑暗一片,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要多难有多难。在历史典籍中记载,明武宗对朝政一点不感兴趣,他将朝政全都推给了刘瑾,他则四处去游玩,游玩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错,可是他却学习恶霸,开始欺男霸女,他在路上遇到了好看的女子,立马就推到车上,然后送到京城

  • 古代洞房花烛夜新娘不“落红”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在古代社会,男尊女卑之下,出于对女性资源的支配和男性自私的心理,在女子身上强加的枷锁一代胜过一代。尤其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女子完全沦为附属,不仅要遵从三从四德,而且还要百般迎合男子的喜好,如裹小脚等残酷的行为出现。而作为女子来说,嫁为人妇第一道致命的关卡就是“落红”。那么落红是什么呢?网络配图这主要

  • 野史秘闻:太监动手术后割下的三件套去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监

    亲们都知道,太监在进宫之前是需要去势的,去势就是动手术,把男人最具雄性特征的东西也就是一根油条两枚茶叶蛋切掉。但是,这个切下来的三件套去了哪里呢?是扔掉了,还是干嘛了?我们先介绍一下阉割的过程,据说这种手术是祖传的技艺,传男不传女。在一些地方,有专门的世家做这个生意。比如北京城有个小刀刘世家,就是专

  • 野史揭秘:苏东坡得罪皇帝靠睡觉拣回一条命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苏东坡

    一个人的胸怀,在两种境遇下可以一览无遗,一是极乐时,二是极悲处。极乐时得意到忘形,那是小人,极悲处沉沦到厌世,那是俗辈。苏东坡大才槃槃,然而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尤其遭遇“乌台诗案”,深陷“文字狱”,几次濒临灭顶之灾,九死一生。面对这种人生极悲,东坡的心态如何呢?网络配图苏东坡入仕不久,由宋神宗主导、

  • 古代比窦娥还冤的人 法海上榜潘金莲稳居榜首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法海

    在我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难免都会出现这样的镜头,有些达官贵人仗势欺人,平民百姓的受了冤情儿不得报,虽然这是电视,但也从某一方面反应了,在古代确实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窦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若论冤屈,谁也难比窦娥,其实不然,下面就来说一下古代比窦娥还冤的事情。网络配图(3)唐太

  • 慈禧太后为何不顾一切的向西方列强宣战?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

    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控大清王朝的实际军政大权的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就是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在《诏书》中说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君临天下的气魄,完全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作风。当然,这也是一件令史学界匪夷所思的事情

  • 一花生双蒂,史上最著名的六对绝色姐妹花盘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乔,小乔,赵飞燕,赵合德

    在我们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美女无数,也不乏“色、艺”绝佳之极品女人,其中又以姐妹花为极品中之极品!她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着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传奇色彩,令人啧啧称奇。NO1:大乔、小乔汉代桥、乔本为两姓。大小乔姓桥而非乔,后世桥姓的桥被简化为乔。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

  • 中国古代黄金为何突然消失?古代的黄金来自何方?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皇帝

    中国古代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皇帝用它赏赐给文臣武将,因此,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是考察当时黄金总量变化的一个角度。《汉书》记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皇帝赏赐黄金100多次,《后汉书》记载东汉(公元25~189年)皇帝赏赐黄金9次,两次赏赐的黄金数量总共约为92万斤。从史书记载两汉皇帝赏赐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