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惶惶出逃路:慈禧太后狼狈出逃被饿得嚎嚎大哭

惶惶出逃路:慈禧太后狼狈出逃被饿得嚎嚎大哭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75 更新时间:2024/1/23 5:13:20

惶惶逃亡路之一:给慈禧太后找不来一碗绿豆汤

8月14日晚,八国联军突破北京外围防线进入北京城内。那天正赶上宫内祭祀日,是日夜晚,皇上正在拈香,洋兵已经进城,宫里全然不知。听到枪弹啾啾地叫,慈禧太后还以为是鸟叫,后来才觉着不对劲,夜间哪来鸟叫。

突然,李莲英跪在帘子外奏报道:“老佛爷,洋兵已经进城了,该躲避躲避啦。”慈禧太后慌忙起身,急问:“皇上在哪儿?皇上在哪儿?赶紧通报皇上,麻溜点儿过来。”

太后可没有忘记皇上——皇帝丢了,慈禧太后的命数也可能就到头了。听到慈禧的召唤,光绪头戴着红缨帽子,身着补服赶过来。慈禧说:“瞧你这身装束打扮,哪儿能走得出?”皇上边走边脱穿戴,把朝珠缨帽、外褂都扔了,随手抓到一件长袍穿上。太后叫来小太监给她梳头,换上普通人的穿戴,尽量往乡里人模样打扮。

8月15日凌晨,忙活了大半夜,慈禧太后带着皇上,大步小步地一路踉跄,赶到了后门外。等候在后门外的当值步兵统领善耆,早已备下一乘骡车。太后和皇上急忙上车,向德胜门方向跑去。善耆骑着马带着兵勇,跟随在后头保驾前行。

网络配图

宫内和宫外的高官贵胄们,跟着太后和皇上风风火火赶到德胜门外,聚集起约摸有几千人,众人惟恐洋兵追赶,不敢停留,拼命狂奔,连夜逃到昌平州。两宫仓皇出宫,先期没下廷旨,銮驾到达昌平城下,守城官员坚闭城门,不断鸣枪警示。两宫不得已,绕城而过,继续赶路。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众多扈驾人员簇拥下,走上了逃亡之路。在这危急时刻,肃亲王善耆,被授封

“御前行走”,扈从逃亡。

善耆撇下病榻上的老母,没有和娇妻告别,默念着硝烟中倾倒的肃王府的宫室,心中充满辛酸和忧伤,暗暗骂道:“真是‘乱世多孽子’,大清朝的孽子们把朝廷弄成这般模样,将来有何脸面去见太祖、太宗?”

清晨,天降大雨。出逃的人流闯到贯市,善耆向当地一位老人讨来一张面饼和一盘炒青菜,太后和皇上分着吃了,其他人都饿着肚子。

慈禧太后对善耆说:“最好给老婆子和皇上一个人上一碗绿豆汤,有点儿稀的喝就好了。”

善耆努力了,但没能完成圣命。过居庸关时,太后和皇上各自喝了半碗凉水,太后和皇上昔日的威风完全随风飘散,体面丧尽。

善耆心里头很焦急,他想竭尽臣子的职责,不能让太后和皇上挨饿。善耆急中生智,他找来延庆知州秦奎良,让他给怀来县下一道“急牒”,叫怀来县务必为两宫备办好吃食,备办满汉全席一桌。

怀来知县吴永面对知州秦奎良发送来的急牒,心中难免有些犯嘀咕。他估计两宫圣驾肯定夜宿在岔道,离怀来县境仅有50里路程,一天后抵达怀来。

惶惶逃亡路之二:慈禧太后的哀哭

网络配图

在24小时内,叫他备办满汉全席一桌,比登天揽月还难。衙内有人劝吴永弃官逃避,硬着头皮置办,也捞不到一个“好”来,一旦圣上怪罪下来,岂不自讨罪遭。经过再三思量,吴永力排众议,认为自己吃朝廷俸禄,天子遇难不能逃避,是祸是福,听天由命。

岔道离怀来所属的榆林堡,仅仅25里,由榆林堡到怀来,又是一个25里,预计17日銮驾必当跸。第一站就是榆林堡,向来大差过境,都在榆林堡迎驾,给圣上预备茶点打尖。

吴永准备星夜出城去榆林堡迎驾,但是,当夜没能成行。怀来县城中男女老少多数习练拳法,四座城门门洞已经被义和团拳民封死,并有坛主率领拳民把守,没有坛主的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吴永带领三名兵勇来到城门口,义和团坛主问:“出城干什么去?”

“去榆林堡接皇太后、皇上圣驾。”

“他们也配称什么皇太后、皇上?没有见到洋毛子就出逃,什么鸟……”

“皇上巡幸,怎么能说是出逃呢?”

“你这个二毛子,我宰了你。”

面对这个态度强硬的坛主,吴永只得暂时回到衙内。第二天清晨,吴永率马勇8人,来到西门闯关,对坛主说:“今天除非杀了我,不然我一定去迎圣驾。你们也别忘了,咱们都是大清朝廷的臣民。”

没等守门坛主反应过来,吴永率领马勇,快马加鞭冲出西门,向榆林堡飞奔而去。忽然间,大雨滂沱,雨水连天。吴永想起一句民间熟语“虎行风,龙行雨”,天子出行,果真下起瓢泼大雨,实在灵验。

吴永冒着倾盆大雨赶到榆林堡驿所,找到一名管驿人。吴永命管驿人和随从人员为两宫准备粥饭。大约过一个时辰,雨停了,粥熬好了。前面过来一乘驮轿,轿前有前导一骑。前骑高声问道:“来人可是怀来县吗?”

“是。”

“这是军机赵大人。”前骑指着驮轿说。

赵大人撩开轿帘问:“怀来县,准备好馆舍没有?”

“回禀大人,馆舍预备好了,怕不能令圣上满意。”

蓦然,善耆也乘马赶到,在马上说:“吴永,皇太后乘延庆州肩舆,随后驮轿4乘,皇上和伦贝子共一乘,再后是皇后,再次是大阿哥,再次是总管太监李莲英,各坐一乘。接驾报名时,等肩轿和第一乘驮轿过后,你就可以起立,不用再跪了。”

网络配图

善耆和吴永是旧知故识,善耆说:“洋兵打入京城,势不能不走避。两宫已经饥寒两个日夜了,你务必设法让两宫暂得安歇,能吃上一顿饱饭。御驾随后就到。”

二人寒暄几句,导骑已经到了跟前。前骑传呼:“御驾到。”4人抬蓝呢大轿到,吴永跪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太后圣驾。”跟着是一驮轿到,见其中对坐二人,知县又高唱:“怀来县知县,臣吴永跪接皇上圣驾。”

在泥水中跪拜报名完毕后,圣驾进入驿馆。吴永呆呆地坐在门外上马石墩上候命。

李莲英急促走出门外,傲然大声呼叫:“谁是怀来县知县?太后叫起,随我来。”吴永跟着太监进入院中,到正房门外,跪拜奏报,听到太后“进来吧”的口谕,吴永进入正房,只见慈禧太后布衣椎髻,端坐在右椅上。

吴永免冠叩首,跪报履历。

太后问:“这儿离县城多远?”

“25里。”

“备办好吃食了吗?”

“已经备好。”

“好,有预备就好。”

慈禧太后说到这里,突然放声大哭,哭声凄楚,哀哀切切。太后一边哭,一边数叨:“老婆子和皇上连日走了百里开外,竟不见一个百姓,官吏也没影了。今儿个来到怀来县,你能不避风雨前来迎驾,可称得上是我大清朝的忠臣。没曾想大局坏到如此地步,你能不失礼数前来接驾。这是本朝江山气数没尽,大清还有救。”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女人喜欢请奶妈而不是自己亲自哺乳?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人奶妈

    奶妈,是古代受雇于人家奶孩子的妇女,专门给比别人哺乳,养育孩子。人奶都是历代被奉为养生至品,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益处。奶妈是一种职业,如果成为御用奶妈,对改善家庭地位、降低徭役赋税是有利的。而奶妈的来源,往往是因为战事纷争的年代,人口比例失衡,而丈夫经年不归,妇女又无力支撑家庭生活上的困难,所以只

  • 百年不遇奇才慈禧:竟靠辅政咸丰皇帝自学成才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咸丰

    使慈禧命运发生转折的是她为皇帝生下了长子,即封懿妃,再进封懿贵妃,成了皇帝的二等妾。侍奉皇帝之余,慈禧以其聪明才智竟在咸丰晚年辅理其政事中自学成才,亦是百年不遇之人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纳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

  • 古代“杖刑”打屁股到底脱不脱裤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杖刑

    在古装剧中我们时常都会见到犯人或者宫女、太监被因为犯了错被处以仗刑的这个场景。网络配图而在真正的历史上作为“五刑”之一仗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板子”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对于轻犯的处罚方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当然仗刑也分打背部和打腿部、打屁股三种,那么有人会问了,古代的仗刑打屁股是像电视剧里的

  • 朱元璋特殊嗜好 竟爱强占对手破鞋和寡妇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

    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朱元璋虽有众多嫔妃,连政治对手的女人也不放过,却独独没有“荒淫皇帝”的骂名,令人称奇。虽然马皇后生的是一双大脚,这在过去是很丑的女人,但朱元璋一直视之如贤妻。马皇后病了,他是“

  • 项羽突然下令不挖秦始皇陵 竟因老汉的一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说起古代历史上的古墓,秦始皇陵算是最著名的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它,除了规模庞大,设计完善外,更重要的还是墓中出土的文物,兵马俑、青铜器等等。虽然它现在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可在以前还是有很多人打它的主意,这其中就包括项羽。网络配图项羽挖秦陵,除了觊觎墓中的宝贝外,还有就是想为祖父项燕报仇。当

  • 多尔衮心甘情愿让位顺治 到底是为情所困?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多尔衮

    说起大清朝的历史,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摄政王多尔衮,电视剧中的多尔衮,英俊潇洒,八面威风。而历史中确实如此,多尔衮的能征善战是得到其父努尔哈赤的充分肯定的。然而由于出身的问题,努尔哈赤死后,由同父异母的哥哥皇太极继承汗位,并称了皇帝。可这个皇帝没做上几年,皇太极就病逝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他竟然没

  • 让乾隆迷恋的神秘女人:揭秘香妃的真实身份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香妃

    御批修建“京城第一门楼”普宁清真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竣工,与中南海的宝月楼(今新华门)隔街相望。由于是乾隆皇帝降旨御批、动用国库内帑并由专人督工建造的“敕建”项目,可以想象当年这座清真寺的规模和奢华。当时附近的维吾尔族和回族同胞均在此清真寺礼拜,曾经的盛况

  • 年过七十的武则天为何永不停歇地寻找爱情?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71岁。那个年代,人们的平均寿命是30岁,她活着,是一个神迹。就在她得意洋洋之时,象征着武周最高政治的明堂起火了,而点燃这把火的,正是她的小男友,并且是因为见不得人的原因:吃醋。史书上说因为她有了新宠—御医沈南璆,所以不再频繁召冯小宝进宫,失宠之下,冯小宝准备给女主子一份

  • 赵普拍错赵匡胤的马屁被赵匡胤在其脸上乱涂乱画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普,赵匡胤

    在众将之外,朝臣当中最有权势的就是赵普。这位太祖故人,和太祖关系极好,连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也对其极为尊敬。曾经有一次杜太后和赵匡胤谈起国事,杜太后非常担心,此时担任宰相的赵普入见,杜太后说:“赵书记,你要好好帮助陛下啊,有你的帮助,我才放心。”图片来源于网络赵普在当年曾经担任后周时期宋州节度使赵匡胤

  • 太监伺候后宫嫔妃“潜规则”:寂寞宫女的发泄对象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监

    太监,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专供古代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我国历代太监的人数以明朝为最多,号称10万。清朝改革了明代臃肿的太监机构,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将明崇祯末年的9万多太监,削减为9千人。清朝太监的等级极其严格,清朝宫廷内院设有管理太监的专门机构称“敬事房”,又称“宫殿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