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孝庄对索尼说了什么话?为什么索尼会拥护福临上位?

孝庄对索尼说了什么话?为什么索尼会拥护福临上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6 更新时间:2024/1/8 11:50:12

1643年,索尼前去征求庄妃的意见立谁为新帝比较好,庄妃很聪明先问索尼的意见,索尼说:“拥护肃亲豪格为新帝,皇九子福临为太子”。那么孝庄对索尼说了什么话?为什么索尼会拥护福临上位?

庄妃听见索尼的话后并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让索尼说说他们为何要拥护肃亲王。索尼将肃亲王的功绩、战功都列举出来,庄妃也不打断,而是很认真的听着。

等到索尼说完,庄妃并没有接着刚才的话茬,而是突然问索尼:“你的祖父、父亲都是大清的忠臣,是皇上生前身边可以倚重的人。他们都精通满蒙汉语言,是非常有学问的人,不仅在文馆工作过,而且还帮太宗处理了不少事情,我说的对吗?”

“娘娘您还记得,奴才甚是感激!”

“不管你的祖父、祖父是先帝倚仗的大臣,你不也是先帝最信任的人吗?先帝经常在我面前夸赞你。”

庄妃这几句话对索尼来说确实非常管用,不过这只是铺垫而已,紧接着庄妃说的才是关键:“我所言非虚,我记得有一次你从科尔沁回来。先帝边对我说‘索尼他办事确实稳重靠谱,知道满蒙联姻是我们大清的国策’,处理起蒙古的事情来非常有分寸。”

索尼听到庄妃说“满蒙联姻”四个字时便明白了庄妃的意思,若是索尼等大臣支持拥护肃亲王登基的话,就是不支持满蒙联姻,毕竟肃亲王豪格的生母并非来自蒙古科尔沁。

而庄妃与姑姑皇后哲哲才是正儿八经满蒙联姻嫁给皇太极的,庄妃这话就是在告诉索尼:只有拥护福临称帝,才是效忠于先帝;否则便是伤害了大清与蒙古科尔沁的感情。

索尼虽然明白庄妃的意思,但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庄妃也很痛快,直言不讳地告诉索尼:“我的意思你也明白了,便下去吧!”正当索尼要退下时,庄妃又说了半句话:“两黄旗向来是皇帝亲掌,肃亲王现在正正掌管正蓝旗呢.........”

庄妃这话说了一半便不再说了,因为庄妃知道索尼是聪明人,有些话不必说透,他自然就明白。索尼从庄妃的宫里出来,便着急召所有的两黄旗大臣,商量着拥护庄妃的皇九子福临,而不是肃亲王了。

因为作为两黄旗大臣,索尼必须要想办法维护两黄旗大臣的利益。

1643年九月太宗皇太极突然病逝,并没有留下遗言将谁立为皇太子,也没有正式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所以不仅太宗的嫡子们有资格继承皇位,兄弟们也是有资格的。其中竞争最激烈的便是太宗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太宗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

二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大清骁勇,两黄旗大臣与正蓝旗支持肃亲王豪格,而多尔衮则是有两白旗的支持,甚至有一部分两黄旗大臣也支持多尔衮,两方势力剑拔弩张,谁也不肯相让,并且定好了八王议政的时间,共同商量选出新帝的人选。

而庄妃便是在两方势力谁也不肯相让的情况下,也在利用自己的智慧与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很显然庄妃已经搞定了索尼,接下来便是睿亲王多尔衮,只要多尔衮能退一步,福临便会顺理成章地继承皇位。

其实庄妃在嫁给皇太极之前就已经与多尔衮相识,而且二人彼此之间互生情愫,奈何天意弄人庄妃嫁给了皇太极,成了多尔衮的嫂嫂,多尔衮虽然喜欢嫂嫂,但是并不敢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满洲有“兄死弟继”的习俗,意思是兄长死后弟弟可以继娶嫂嫂,现在皇太极已经病逝,若是多尔衮能继承皇位的话,迎娶庄妃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多尔衮也很清楚,庄妃不是想让自己当皇帝,而是想让儿子福临登基。而且多尔衮问过索尼的意思,索尼直接告诉多尔衮“先帝有皇子,必立皇子”,态度非常坚决,索尼的态度让多尔衮确实很受挫。

再加上肃亲王豪格背后的势力也在虎视眈眈,若自己强行争夺皇位的话,必定会引起大清八旗之间的斗争,如此一来自己便成了整个大清的罪人。其实不管是肃亲王豪格还是睿亲王多尔衮,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多尔衮便决定以退为进,若自己真不能坐上皇位的话,便拥护福临登基,自己来辅佐幼帝,掌握朝政大权以后再做打算

八月十四日八王议政时,多尔衮见两黄旗大臣态度如此坚决,便主动提出立皇九子福临为新帝,自己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如此折中的建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之后两位辅政大臣以及诸位大臣先后发誓,坚决忠诚于幼帝福临。

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疑问:皇太极病逝时长子豪格都已经34岁,为何会让不得宠的福临登基呢?其实福临之所以能登基称帝,不是因为他有多少功绩,也不是因为他多贤德,毕竟还只是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他的登基无非就是各方势力平衡的一个结果而已。

当然生母庄妃的作用非常大,抓住了两黄旗大臣关心的重点所在,才能得到两黄旗大臣坚决地拥护与支持,不愧为巾帼英杰。

标签: 孝庄索尼拥护福临上位

更多文章

  • 孤悬海外有遗忠:安史之乱后孤守西域的唐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由于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昏聩,内用佞臣李林甫、杨国忠,外用叛将安禄山、史思明,755年造成安史之乱,国家势力一溃千里,使得伊 斯兰势力进占西域,从而使中华文化近500年无法占领西域,才使得伊 斯 兰一统中亚、西域,造成今天的新疆各族都被伊斯兰化。安史之乱后的西域历史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

  • 成吉思汗打过哪些败仗?十三翼之战爆发的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的资料

    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的资料——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国称帝,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地 简述赤壁之战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赤壁之战,古代战争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

  • 赤壁之战兵力对比 赤壁之战中兵力发生的变化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赤壁之战,古代战争

    兵力变化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刘璋向江东送信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这个时期刘备的兵力可以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语:“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但这个说法明显是为了同盟提高自己的身份,获得同等的待遇提出的,所以其水

  •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唐朝安史之乱的性质是?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

  • 安史之乱的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唐朝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的背景,安史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安史之乱发生后,对中国后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藩镇做大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盛唐成为一个国

  • 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不敌高原的铁骑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大唐,吐番,铁骑

    马大正公元7世纪30年代,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已是一个统一强盛的王朝,而“天可汗”唐太宗君临的唐朝也正处于威震海内的鼎盛时期。两大雄主在位时,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从永徽元年至长庆元年(650-821)的170年间,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

  • 中国老将镇南关怒斩法军 法国总理巴黎倒台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镇南关,法军,巴黎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在发动中法战争时,法国已从普法战争失败所造成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军事力量有所恢复.中法战争过程中,法国远征军的兵力最多时有两万余人。法国远征军司令部下辖两个旅和一个内河舰队。每旅辖三个步兵团和炮兵、骑兵、工兵、电信兵等部队。步兵、骑兵的轻武器主要是夏什普式中心发火击针后装线膛枪

  • 鲜为人知的空中较量:击落越军米格21侦察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鲜为人知,越军,侦察机

    对越自卫还击战结束后,我军陆续撤离边界,但越军继续在我边境地区进行侦察、骚扰,不断挑起武装冲突,并出动飞机入侵我领空。为保障我边境安全,空军部队奉命进驻我南部边境进行轮战。1987年10月5日下午,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广西龙州县一举击落入侵我国领空的越南米格-21P型侦察机1架,并活捉飞行员陈尊。地空

  • 面对越军疯狂的进攻 他选择最后撤出阵地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越军,进攻,阵地

    黄吴荣,广西边防部队某部七连七班副班长,一九七六年三月入伍,一九七八年二月入党,家庭出身贫农,初中文化程度,广东潮阳县人。在自卫还击战中,他先后参加三次战斗,打死打伤四十多名敌人。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彩旗、鲜花和松枝搭起的座座彩门,象母亲张开的双臂,把从前线归来的儿女迎入怀抱。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