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如何“以孝治天下”:先秦时期有“不孝”罪

古代如何“以孝治天下”:先秦时期有“不孝”罪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72 更新时间:2024/1/25 13:05:33

孝道是中华传统化的一大特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影响社会之深、延续时间之久,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见。

“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狭义的孝道指针对父母的道德行为,而广义的孝道则延及父母之外的长上之亲。孔门弟子有若说,孝悌是“为仁之本”,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儒家认为,孝可以使人们之间互相亲爱。而相互亲爱的族群,道德底线明确,统治者易于驾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道总体上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安定。无论是国家危难,还是天下承平,统治者选择贤臣良将的路径大都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网络配图

孝道不因身份高低贵贱而有所差异,凡天下之人,同此一德。汉朝皇帝,自惠帝开始,都在其谥号前加上“孝”字,如孝惠帝、孝武帝之类。按照唐人颜师古的说法,其原因便是“孝子善述父之志”。东汉时期,察举科目中有“孝廉”之目。历代皇帝都重视尊老、养老,都号称“以孝治天下”。因“称孝”而名世、进身的官吏、学者、武将、乡绅不胜枚举。而在民间,孝已相沿成俗,到元代,郭居敬将前代著名的孝行故事加以精选,编成著名的《二十四孝》,后人又在此基础上插图,形成《二十四孝图》。它对七百年来的中国民间社会影响尤为深巨。

如果说,礼制中的尊老、孝亲行为来自远古的民间习俗,来自儒家的道德推扬,那么相关法律条文则是硬性约束,不容有违,它是孝道实行的强制保障。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不孝”罪。周初分封康叔于卫时,周公就对其弟弟康叔说:“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孔子也曾经说过:“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对于不孝这种“大乱之道”,当然要归之于罪,治之以刑。所以,《周礼·大司徒》所载“以乡八刑纠万民”的“八刑”中,首刑即“不孝之刑”。

网络配图

孟子曾列举战国时期“不孝”的一些具体表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秦汉以降,国家立法便将这些“不孝”内容具体化、法典化。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朝法律简文中,有不少对于“不孝”行为的定罪。

经过魏晋六朝,到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法律的格局基本定型,成为后代法典的圭臬。其中对于“不孝”之罪的惩处继承和发展了秦汉法律,同时又直接延续了上古礼制。按照《四库全书提要》的说法,唐律“一准乎礼”。《唐律》中有“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之罪,其中“恶逆”“不孝”“不睦”三项都涉及孝道问题。相比于上引秦汉时期的相同罪行,这些条文规定得更加细致了。

网络配图

孝道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深入人心,孝行之所以代代相沿,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仅仅得益于儒家的鼓吹和推扬,而且是社会与国家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家庭、宗族、乡里的礼制约束,国家律法诏令的强制惩戒,以及通过树碑立传、悬匾建坊、封赏旌表等方式实现的正面引导,从而构成一个“系统工程”。这些维护孝道的措施,不能说没有负面作用,但大体而言,它跟中国古代的社会土壤、文化传统可以协调自洽,而且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孝道弘扬、人心再造,不乏借鉴意义。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皇后洞房之夜如何来伺候皇上?看后惊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皇后

    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皇帝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哪位皇后被废了,皇帝就还有可能再来一次大婚的机会。也就是说另有一位美丽女子就要欢度皇宫大内新婚的洞房之夜。如清顺治皇帝福临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因“与朕志意不和”,便被降为了静妃,于是,另一个女

  • 吃遍了四海八荒的慈禧 这两种肉一辈子不敢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慈禧

    要说古往今来,最会吃的也莫过于慈禧了,这位老佛爷也算是飞禽走兽,山肴珍馐,四海八荒吃了个遍。最可气的也是此人,岂止奢侈二字能形容,浪费的远比吃得多,暴殄天物惹人恼。颐和园大戏楼东侧,有个专门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机构,称为寿膳房,这个“慈禧炊事班”共由108间房屋组成,占八个院落,在里面听喝儿的厨师就足

  • 西汉匈奴的和亲政策原来就是所谓的“美人计”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汉匈奴

    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同匈奴等西边少数民族进行的联姻政策,是加强相互关系并结成同盟的重要手段。汉匈和亲政策一直贯穿整个西汉时期,并根据汉匈和亲的时间不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汉匈和亲 昭君出塞汉匈和亲是什么时候?其实自汉高祖刘邦同匈奴作战失败就开始了,刘邦率领的33万大军在白登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不

  • 揭秘:武松杀潘金莲真的是为哥哥报仇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松,潘金莲

    关于武松杀嫂的故事在民间十分流行,我小时就听人讲过这个故事,大意是潘金莲用砒霜把丈夫武大郎毒死,武松为报兄仇把嫂嫂潘金莲给杀了。武大郎貌丑身低,以卖烧饼为生。潘金莲不守妇道,红杏出墙,与西门庆交好,又谋杀亲夫,整个一坏女人,被武松杀掉似乎活该。这个故事虽然有暴力色彩,但大体仍然是个劝世文,叫人行善积

  •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有“竹苞”和“河深”两说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纪晓岚

    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他以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传世,而和珅也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著称,两人同为乾隆的宠臣,然而却积怨至深,何故?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为满洲正红旗人,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以及他儒雅的外表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仅在乾隆

  • 假如古代有诺贝尔奖:得奖的古人又有谁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人

    千万不要以为咱们的老祖宗只擅长文学,要知道,封建社会的中国一直都是全世界经济和技术中心。现在我们开一下脑洞,假如古代也有诺贝尔奖,那得奖的古人都是哪些人呢?网络配图物理学奖:墨子物理学一直是诺贝尔奖的重要奖项。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斐然,在热学、力学、光学、声腔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过重要的发现和发明

  • 趣闻:诗人屈原居然因为楚怀王才跳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屈原

    屈原居然因为楚怀王才跳江?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课上讲述《离骚》时,摇头晃脑的歌颂屈原的诗歌、歌颂屈原如何如何爱国忠君,但事实并非如此,屈原满篇都是对楚怀王的爱慕之情,学者们在研究《离骚》时都明白怎么回事,都是不愿意讲罢了,毕竟端午节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屈原也是以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小编感叹这

  • 古代也有冰箱?来看看古代人的冰箱是咋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冰箱

    盛夏酷热,来块冰砖,或来瓶冷饮,清凉解渴,是多么地称心如意!清爽之余,你也许会问:世界上是何时有藏冰的?也许有人会以为藏冰是近代科学发展起来后才出现的,其实不然,藏冰在东方的历史相当悠久。在现在的生活中,制造和使用冰块极其简单,一台冰箱就可以把这个事儿搞定。可是在冰箱发明前,古代人是如何制造、储存和

  • 皇后一耳光扇在了皇帝脸上 之后下场无比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耳光

    从古至今,许多夫妻都是吵着吵着就过完一辈子了,当然,年青的时分,偶然的相互大打出手也都是能够想得出来的。可是,在距今千年的宋代,赵祯期间的郭王后,却由于甩了一个巴掌出去,引出了一大堆后续疑问,乃至自个后来的莫名逝世也与其有关。网络配图依据史料记载,赵祯有一段期间十分的宠爱尚、杨两位佳人,可是这两边境

  • 古代女子穿上裤子竟是为阻止皇帝兽性大发?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女子

    中国古时,女子们是不会穿裤子的,她们大多都会穿上长袍,所以在古代是没有内裤的。就算是女子有穿上裤子的,也是那种没有档的宽腿裤。这种现象实在是太奇怪了吧!古代女子都极为保守,为何出有这种习俗呢?不过小编之前写过洛阳妓女不穿内裤,可这平常家女子也不穿就太奇怪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吧。网络配图中国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