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王朝平叛与复兴的起点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王朝平叛与复兴的起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17 更新时间:2023/12/25 14:31:05

起兵范阳。安禄山之所以能够在范阳(今北京)崛起,与他在同契丹、奚两个民族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分不开,而范阳之所以精兵甲于天下,正是唐王朝遏制两蕃的需要。

事实上,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宠信,并不仅仅是他的昏庸和任人不明,而是他需要安禄山这样通达边事的蕃将。在这样的背景下,安禄山的周围逐渐聚集起一群与他种族、出身类似的武将,形成了一个关系胶固的军事集团,而粟特人在其中更占有很大的比例。除了史思明外,在安史之乱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有何千年、安太清、安守忠、康节、安武臣等一大批粟特族武将。

网络配图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九日,久蓄异志的安禄山终于在范阳起兵,誓师南下。几天之后,太原等地的报告陆续送到了长安,唐玄宗与满朝文武都震惊不已,只有宰相杨国忠却喜不自胜,因为他之前的预言终于应验了。

十一月十五日,玄宗派刚刚入朝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募兵六万,去防守东都。同时,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部署:以郭子仪取代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派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避免这两镇落入安禄山亲党之手。同时,他任命儿子荣王李琬为元帅,曾在西域屡建奇功的名将高仙芝为副元帅,带着在长安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开赴陕郡(今河南陕县)。

然而,叛军前进的速度非常惊人,十二月初,已进抵黄河北岸,灵昌(滑州,今河南滑县)、陈留(今河南开封)等地相继沦陷,叛军直逼东都。一经交手,封常清就发现他临时招募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范阳虎狼之师的对手,只能连连败退。到十二月十三日,洛阳就落入了安禄山叛军之手,封常清率残部与高仙芝会合之后,退往潼关,并组织起坚固的防线,暂时稳住了阵脚。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一代名将,他们退保潼关的决策,在当时无疑是合理而明智的。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唐玄宗却听信了监军的宦官边令诚的一面之词,认为他们不战而退,竟然下令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处死。

网络配图

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敦煌文书中,保留着封常清在临死之前呈给玄宗的《谢死表》,其中先分析战况,希望朝廷能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有清晰的认识,最后说:“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千载之下,读到这样字字泣血、披肝沥胆的文字,仍然令人震撼。

临阵处死大将,实在是兵家大忌。那么,由谁来接替他们呢?玄宗想到了因病在家休养的河西、陇右二镇节度使哥舒翰,命他前往潼关镇守。哥舒翰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局面呢?

十四日,当他们到达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的时候,疲惫饥饿的禁军发生了骚乱,杀死了杨国忠和他的姐妹们,进而包围了驿站,要求玄宗处死杨贵妃。形势所迫,玄宗只好同意,风华绝代的美人就这样成为替罪羊,香消玉殒了。

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终结。第二天,当玄宗准备从马嵬驿出发时,被许多百姓拦住,他们请求玄宗留下,以保存平定叛乱的希望。然而,此时的唐玄宗早已心惊肉跳,他留下太子李亨慰喻百姓,自己先行往成都进发。在百姓的请求和心腹宦官李辅国的鼓动下,太子终于下决心留下来,担负起平叛的重任。对于唐玄宗来说,这实际上是他个人政治生命的终结,而对于唐王朝来说,这又成为平叛与复兴的起点。

网络配图

历时七年零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经过这场战乱,唐人的心态似乎也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像先前那么自信了。由于安禄山、史思明的粟特胡人身份,使得在安史之乱后,夷夏之辨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唐代初年,唐太宗曾说自己对汉人与少数民族“爱之如一”,而盛唐的人们更有着极为开放的胸怀,他们曾积极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人们对这样的观念产生了怀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成为许多唐人的共同心态。

这场战乱,使得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中原地区更是白骨遍野,国家控制的人口从天宝年间的九百多万户锐减到乱后的不足三百万户。当然,除了在战乱中死去的人口外,还有大量人口南迁到江南一带也是原因之一,这无疑给南方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晚唐河北财赋不纳于朝廷的情况下,江南成为国家财政的支柱,使唐王朝得以延续下去。往日的繁华已成追忆,盛唐的诗篇也已无法唱响,经过这场令人错愕的战乱,遭受重创的唐王朝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建之路。

标签: 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母亲支持弟弟夺位 最狗血理由:生时难产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庄公

    郑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小霸而不得不提,因为它虽然气势不及晋国、楚国,但是由于郑庄公的称霸时间达到了四五十年之久,威势达到了华夏全局,最重要的是这个“小霸”完全地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开拓出了一个从西周王权统治向诸侯国争霸的转换的时代。打个不太好的比方,就像是近代一样,原本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在不济也是一个

  • 女娲造人的传说:竟然是源自一场跳绳锻炼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女娲

    相传,盘古开天地之后的N多N多个万年,在我们上古的神州大地上,日月在天上运转,河流围绕山川奔流,森林里,旷野中,处处是飞禽走兽的大乐园,人类,却还没有出现。戏台子搭好了N多个万年耶,可就是还没有主角登台。这“人”也害羞,千唤万唤就是不出来。网络配图终于有一天,神们发现了这个地儿,日月星辰,?川湖海,

  • 历史上的后羿竟是一国之主 妻子却被人霸占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后羿

    夏王朝的帝禹是一代圣君,第二代帝启也可以说得上是一代明君,但是第三代的太康则是一位实打实的昏君了。太康继承了父亲启的王位后,不治理政事,不体恤民生,放情纵欲,一味喜好游乐,丧失了做人君的德行,因此失去了民心,臣民大都怀有二心。有一次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竟然一连一百多天没有回宫,他的五个兄弟意见很大,

  • 古今奇女子:赴刑场伴君的京城第一名妓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娃,名妓

    吴震元《奇女子传》卷四记载,“高娃,京城歌舞妓,身姿轻巧,歌柔舞妙,一舞而缠头千金,名重天下。”高娃是否真有此人,并无史料可查证,或许是作者在尊重主人公吧。但杨俊确是威名显赫,他是明朝軍事將領,昌平侯。楊洪之子。杨俊是初入北京时,与高娃相识的,当时杨俊已有家眷,可他竟然对高娃心动了,不是不想去爱,只

  • 唐朝最可笑的平民造反:无业游民占领了皇宫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造反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唐敬宗在位时,发生了一起非常滑稽的造反事件。说它滑稽,是因为领头者不是文臣武将,不是皇亲国戚,不是军阀诸侯,不是像陈胜、黄巢、李自成、洪秀全那样生猛刚硬的农民起义领袖,而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染坊工人。这个工人名叫张韶,因受到算命先生苏玄明的鼓惑,突发奇想,激情造反,带领百十来个无业游

  • 让皇帝和大臣争风吃醋的青楼女子有何特别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咸丰

    咸丰皇帝应该都不陌生,他可是慈禧老佛爷的丈夫啊,没办法,这慈禧实在是太著名了。咸丰皇帝的名声虽然不及他老婆慈禧,但是他后期声色犬马的风流生活可是足足记录在他的履历上了,什么春药、房中术之类的字眼比比皆是,后宫“四春”、曹寡妇之流的女人不胜枚举。网络配图这皇帝除了爱美人之外,还十分喜欢听戏,热衷于看各

  • 曹操是怎么与孙策结为儿女亲家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曹操

    周瑜孙策剧照东汉时的江东即今天的江南,吴越钟秀之地,多出风流才俊,更不少英雄侠士。当然,古人与今人不同,没有今天的土著白领们那种浸到骨头里的地域优越意识。 今天你如果在上海这种钢筋水泥大森林讨生活,那可是要把“阿拉”、“侬”这些字眼练习的字…东汉时的江东即今天的江南,吴越钟秀之地,多出风流才俊,更不

  • 揭秘我国古代“女中妖姬”不仅仅只有苏妲己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苏妲己

    中国古代有许多有记载的美女,也有许多有记载的丑女,然而古代还有一种人,我们称之为妖姬,指的是那些十分美丽,并且让君王如痴如醉的女子,她们让帝王放弃了朝政,只顾与她们享乐。这样的女人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少见,许多也因为她们使得一个王朝从兴盛到最后的没落,从而载入史册。编者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下历史上有最著

  • 李世民究竟为什么要重用昔日仇人魏徵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说到魏徵,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也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一般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敢于说真话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故。可一般人却很少知道,魏徵其实也是一个一生中有六次跳槽经历的另类忠臣。魏徵字玄成,河北钜鹿曲城人。父名长贤,北齐屯留县令。因改朝换代及父亲早逝,魏家由北齐

  • 慈禧太后之艳史:慈禧太后真的因为偷人而怀孕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

    清朝覆亡后,一些天才的笔记小说家们炮制了大量的清宫野史,这些大作或散见于各报各刊,或结集出版,其中真真假假,难辨是非。如只是猎奇,以满足一般民众的好奇搞笑心理倒也罢了,但很多严肃的史学著作也不加分别的予以引用,则未免流毒甚广矣!其中,最为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清宫秽史,而其中之甚莫过于慈禧太后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