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儿媳说了一句话 慈禧气得勃然大怒立马动杀机

儿媳说了一句话 慈禧气得勃然大怒立马动杀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3/12/8 0:46:36

婆媳关系也许是世界上最难相处的一种人际关系了。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17岁的同治皇帝到了大婚的年龄。在众多的秀女中,经过反复筛选,最后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侍郎凤秀的女儿,一个是内阁学士崇绮的千金。到底立谁为皇后,慈禧慈安各执一词,很难统一,她们决定让同治自己决定。同治喜爱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于是立为皇后(后来被谥为孝哲毅皇后),而把母亲相中的凤秀之女立为慧妃。

为了表示对儿子、儿媳妇的强烈不满和愤恨,慈禧于是在宫中广布心腹密探,监视这对小夫妻的言行举止,甚至对同治说:“慧妃贤慧,虽屈居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使时时学习。帝毋得辄至中宫,致妨政务。”对于慈禧的话,同治不敢不听,但又不想与他不喜爱的慧妃亲近,所以干脆独居乾清宫。新婚的毅皇后独居宫中,形单影吊,郁闷不乐。

慈禧不仅干扰同治皇帝与毅皇后的夫妻生活,还处处找毅皇后的不是。毅皇后自入宫以来,处处小心谨慎,毫无失礼之处,但慈禧见到她,总是气不打一处来,事事找茬。毅皇后每次见到皇上,必笑脸相迎,慈禧反倒说皇后“狐媚以惑主”。同治生病,毅皇后心中着急,但不敢去侍奉,慈禧责怪她“妖婢无夫妇情”。同治病势垂危之际,毅皇后偷着去看望,并亲手为同治擦拭脓血,慈禧又骂她“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毅皇后左右为难,怎么做也讨不出好来。

慈禧对这个儿媳妇不仅辱骂,而且还动手。据《崇陵传信录》记载:有一次同治生病,毅皇后去探望时,流着眼泪倾诉独处宫中、备受虐待之苦。同治帝安慰她说:“卿暂忍耐,终有出头日也。”小夫妻的这些话被尾随而来、在外偷听的慈禧听到后,勃然大怒,立刻闯进宫来,抓住毅皇后的头发,一边打,一边往外拽,并扬言要备大杖伺候。病床上的同治帝欲救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后惨遭凌辱,又急又气又害怕,竟昏了过去。这时,慈禧这才饶了毅皇后。

毅皇后性格耿直,不善于逢迎,尤其更不愿意她所厌恶的婆婆慈禧讨好。她认为只要自己行得端,做得正,没必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且,她有意无意地几次刺激、激怒慈禧,致使矛盾更加尖锐。一次,毅皇后陪慈禧看戏,“演淫秽戏剧,则回首面壁不欲观,慈禧累谕之,不从,已恨之”。毅皇后的这种表现,一来反映了她不听慈禧的话,不够顺从;二来反衬出慈禧好淫乐,格调低俗。通过这件事,使慈禧加深了对毅皇后的怨恨。

慈禧对毅皇后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她们的婆媳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调和。自从她入宫,特别是她登上皇后宝座的那天起,慈禧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找茬对付她。毅皇后为什么得不到婆婆慈禧的欢心?慈禧为什么不喜欢这位儿媳妇呢?

原因之一:毅皇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脾气性格也很好,对人和蔼可亲。这与一贯以严肃面孔出现的慈禧相比,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她在慈禧眼里格格不入。

原因之二:毅皇后与慈安交好,使慈禧把她与慈安、同治皇帝视为一股强大的异己势力。在权力斗争中,慈禧把皇后视为政敌,当作自己将来争夺权力的绊脚石。

原因之三:毅皇后与同治皇帝在大婚后如胶似漆,恩爱情笃,使慈禧回想起了她曾经与咸丰皇帝亲密相处的情景,而眼下自己却守活寡,是一种变态心理在做怪。

在种种因素的促使下,慈禧曾想着把毅皇后废掉。于是,有一天她将担任宗人府宗令的敦亲奕譞召来,商议此事。敦亲王说:“欲废后,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慈禧是通过选秀女进入皇宫的,所以最忌讳别人提从大清门而入,大清门是她心头永远的痛。慈禧欲废毅皇后之心只得做罢,但却由此深恨敦亲王奕譞。

废未废成,气未发出,慈禧实在窝火的很。同治皇帝的死,慈禧污蔑与毅皇后有很大的关系,便想抓住这个辫子好好的教训她。而毅皇后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这几年来,对于慈禧始终对自己冷眼相待,她算是受够了气。与其低三下四的活着,倒不如痛痛快快的死去。所以她打定主意:就是死了,也决不向慈禧低头!

身边的人劝毅皇后赶快亲近慈禧,迎合其意,以为保身之计。但她表示:“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有人将毅皇后的话偷偷地告诉了慈禧,慈禧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蔑视自己,因而对毅皇后“更切齿痛恨,由是有死之之心矣”。

为了除掉皇后,慈禧双管齐下,一方面由她亲自出马,给皇后施加压力,把毅皇后逼上绝路;另一方面通过崇绮转告毅皇后,让她为死去的同治皇帝殉葬。同治死后的第14天后,两宫皇太后发出懿旨:“皇后作配大行皇帝,懋著坤仪,著封为嘉顺皇后。”光绪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毅皇后崩逝于储秀宫,年仅22岁,距同治帝死仅75天。逼死了儿媳妇毅皇后,慈禧为了掩人耳目,于当天传谕内阁赞扬她:“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皇太后,承颜顺志,孝敬无违。”

可怜的阿鲁特氏从入宫算起,不到两年时间就被严厉的婆婆逼死了。她的不幸,不仅在于她做了一个短命而且无权皇帝的老婆,更主要的是她遇到了一个奉行“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的婆婆。

标签: 慈禧

更多文章

  • 齐国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妓女起了多大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管仲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以首功被封为齐国(今山东北部)君主,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最初的疆域不大,后来到了齐桓公时,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为周王朝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齐国能够在齐桓公时得到强势发展,除了具有开明的统治、优越的地理和丰富的资源外,还得益于管仲的成功改革。管仲改革的目的

  • 人食人:明末老百姓为充饥交换着吃妻子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人食人

    两脚羊并不是指羊,是在血腥的场面中,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在古代的多处有记载。尤其是在战乱的古代,民不聊生,难以为计,人们只得将人烹之,食之。指被当作食物吃的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肉》:“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人是要吃饭的,而咱老百姓,却嚼着树

  • 宋襄公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关于宋襄公的故事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襄公

    宋襄公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一切争议都来自于他的“仁义”,由他的“仁义”而引起人们对他是真君子还是小人的探讨,宋襄公赞美他的人,认为他是个极有贵族精神的君子,而厌恶他的人,又觉得宋襄公只不过是个宣扬假道学的伪君子而已,孰是孰非我们不做评价,重要的是,宋襄公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思考。宋襄公,名

  • 宣王中兴的故事 宣王中兴的举措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宣王中兴

    周厉王在位时,原为国家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的转化为贵族所有的私田,厉王便任用虢公长父与荣夷公,开始将山林泽薮的产出都归为王室所有。由于这项政策损害了普通平民的利益,受到广大国民的反对,但厉王拒绝听取意见。终于在三年后,愤怒的国人率人攻打王宫,大势已去的厉王渡过黄河,逃到了彘(山西霍县)。厉王出逃后,国

  • 史上最变态的皇帝慕容熙:竟爬进棺材与女尸交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慕容熙

    后燕君主慕容熙慕容熙,在其短短的执政期间,未有所政绩,却冠上了淫乱帝王的名头被载入史册,在其最宠爱的皇后去世后,难从悲痛中走出来,被冯跋、慕容云合谋暗杀,结束了其执政生涯,也结束了后燕的命数,成为后燕末代帝王。后燕君主慕容熙慕容熙,字道文,鲜卑族,继承其兄惠愍帝慕容宝之位,成为后燕君主。身为后燕开国

  • 汉成帝刘骜服赵飞燕所配春药死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成帝刘骜,赵飞燕

    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第二个皇后。刘骜对她甚是宠爱,以至于听信了她和她的妹妹赵合德的谗言,废掉了一直宠信的许皇后。还亲手害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自赵飞燕进宫以来,就获得了刘骜的专宠。赵飞燕自小便在舞蹈和歌唱方面有着超高的天资,所以在公主府当歌姬的时候她练出了精湛的歌舞技巧。恰好有一次刘骜微服到公主家。为了助

  • 赵飞燕资料简介 赵飞燕是如何铲除班婕妤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飞燕简介,班婕妤

    一说到赵飞燕简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估计就是她的舞姿,下面让我们一起从赵飞燕简介看看她的生平。赵飞燕出生于公元前45年,是汉成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实“飞燕”这二字只是她的号,她的原本名字史记上并无记载,现在一般都认为赵宜主是她的原名。赵飞燕出生于一般平常百姓家,家中境况并不富裕,所以赵飞燕为生计所迫,

  • 孝诚仁皇后 康熙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孝诚仁皇后,康熙帝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六岁即位。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八岁即位。两位清朝皇帝,都在幼年即位。即位之后,他们各自铲除了权臣多尔衮、鳌拜。两位皇帝都是很多人崇拜的,也得到了史学家的好评,特别是康熙帝。然后,幼年即位,说明他们早早的失去了父亲。他们的母亲早早的去了丈夫。他们的母亲和奶奶孝庄文皇后早早的

  • 历史上的林冲是谁 林冲到了野猪林发生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林冲,野猪林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虽说艺术来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水浒里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肯定有一些人的经历和原著相同或相似,比如林冲,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物,那么历史上的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首先来说一下为什么可以确定林冲是真实存在的,是因为《大宋宣和遗事》这本书,这本书是一个不知道姓名的宋朝

  • 乾隆首次南巡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

    “乾隆下江南”曾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众多的历史悬疑让人猜测遐想。市档案馆的贾丽琴研究《清宫扬州御档》发现,为迎接乾隆首次南巡,扬州在沿途道路、名胜古迹修建行宫、修桥铺路,可谓煞费苦心。据两淮盐政吉庆在《奏为圣驾南巡两淮商人程可正等公捐百万银两事》奏折中称“江省幸蒙恩允南巡,万姓欢腾,淮商倍切所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