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失街亭的马谡是一位“匡世奇才”

失街亭的马谡是一位“匡世奇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3/12/28 7:45:04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为“匡世奇才”。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马谡的诸葛亮对其有所疑惑。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而真实的马谡,其实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参谋和战略型人才。

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保证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善于小征小战的能手不一定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也不可能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高参。

正如毛泽东思想里,包含着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一样,诸葛亮的智谋,很大一部分里包容了马谡的聪明和智慧。“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典故,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群体皆曰马谡该杀的时候,参军蒋琬说:“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刘禅更为冷静,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事情的发展,恰恰证实了蒋琬的“冷静”的正确。马谡死后,诸葛亮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原因就在于身边缺少了善于谋划的智囊型人才。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亲,最后凄惨地劳累而死。以至于临死之时,诸葛亮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

因而,诸葛亮评价马谡“匡世奇才”并不过分。过分的是作为上级领导的诸葛亮明知马谡缺少一线的经验,却不顾众人的反对,违反常规,硬要马谡这个机关兵一线挂职锻炼。培养人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结果导致人才严重错位。

出任先锋总司令一职,理应由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诸葛亮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同魏国名将司马懿的大军对阵,显然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由于魏军来势凶猛,东线老将赵云尚且抵挡不住,马谡失街亭亦势所难免。诸葛亮听不进马谡“不宜远征”的忠告,楞是以弱谋强,即便不失街亭,诸葛亮也不会有大作为。街亭失陷与其说是马谡咎由自取,倒不如说是诸葛亮战略失误的必然。马谡的悲剧,一定程度地掩盖了诸葛亮战略失误的悲剧,使一代悲剧的制造者成为一个完人。

追究马谡错位悲剧的社会根源,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失街亭之前,刘备、诸葛亮为了调动将领的积极性,偏爱刺激法。激将法在激励人才自我表现的同时,也助长了将领们不切实际地好大喜功倾向。

关羽、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为了抢头功,也都有动辄拿人头担保抢签军令状的经历。成事,签订者大捞资本;败事,也没有人认真追究。所以,在一定程度地助长了盲目签订责任状的恶习。受大气候的影响,作为没有一线资历的马谡,比任何蜀将都急于捞取一线的资本,加上马谡同诸葛亮非同一般的关系,错位的马谡“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凭着多年默默无闻地为诸葛亮甘当绿叶这一情份,事前事后的马谡都没有预料到诸葛亮会对自己依法处置。而事实上的诸葛亮,也并非不想从宽处理马谡,只是自己违规拔谡,将军们多有情绪和猜疑。在斩或留问题上,众将官不满情绪无疑成了诸葛亮执法的准绳。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其说是执法严明,倒不如说不得已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张心阳说:“在中国官场似有一种‘责文化’就是从部署一项工作任务开始,就言必称‘不成任务,我拿你是问’,‘拿不下城池,就提头来见’。他将一切责任推给下级,而从不检验自己的决策是否周密。”一旦下级圆满完成任务,便是自己英明果断,否则便是下级刚愎自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独裁制度下,人才错位的始作俑者是他的上级。

事业的成败往往并不取决于人才的得失,而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错位的人,但没有无用的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刘邦在评价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说过:“此三这,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假若诸葛亮真能做到知人善任,各得其所,怕马谡、魏延、李严、杨仪等人才也不会是因错位而落到悲惨凄凉的结局。如果董卓、袁绍、曹爽善待谋士,不搞越俎代庖的话,怕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赵括错位,导致四十七万赵国子弟兵,被杀的被杀,活埋的活埋,重大事故,难道问题的根源仅仅是赵括纸上谈兵缘故吗?!避讳领导重大责任而不追究而专门干“舍卒保帅”的勾当,是我们历史悲剧的悲剧,也我们不断重复历史悲剧的根源。解放后,几十万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接受人民的再教育,难道这么多人错位也应该由知识分子承担吗?!

马谡该死,罪在错位。假如因为马谡错位,而把他的功绩一笔勾销,显然不是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为何在我们眼里只有失街亭的马谡,而没有智慧过人的马谡呢?!我不禁要问:社会颠倒了,还有历史来评说,那么历史颠倒了,又有谁来评说?!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竟是因美女被活活饿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295年,从赵国传出的一则消息,震惊整个天下,实际统治赵国四十年的赵武灵王竟然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禁闭在沙丘宫中,最终活活饿死。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通过推行的胡服骑射的政策,使赵国成为当时的第一军事强国,连秦国都畏惧三分。那么第一雄主的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赵

  • 蔡琰的人物生平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琰

    蔡琰,陈留郡圉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儿子。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

  • 北魏中书侍郎高允的担当 宁可被杀头也不污蔑他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高允

    高允像北魏太武帝当政时期,司徒崔浩奉旨率领众位史官编修国史,太子的老师、中书侍郎高允也参加了国史的编辑工作,因为这些史官把北魏朝廷的许多丑事都不加避讳地写在了史书上,还把这些文字刻在了石碑上,因而惹怒了那些皇族人员,他们认为此史官给皇族丢了面子,就向太武帝告发,要求太武帝追究崔浩等人的责任。太武帝大

  • 史上最幸运最智慧的二婚女人 汉武大帝刘彻的母亲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娡,汉武帝

    封建社会皇帝的女人,历来都是要求比较高的,要么是容貌出众,要么是家世显赫,要么是机缘巧合,但不论是哪种情况,皇室一般都要求皇帝的女人,必须是处女或者至少是来历清楚的女人。但在西汉时,却有一位特别幸运、特别智慧的女人,她在与前夫生了一个女儿的情况下,不但以二婚女人的身份顺利嫁给皇帝,后来还逐渐登上了皇

  • 扒一扒西游记中小肚鸡肠的神仙:佛祖也上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游记,如来

    在一般人的眼里,神仙是最自由、最无私、心胸最开阔的。应该像济公一样“无烦无恼无忧愁”。事实上,神仙道貌岸然的,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神仙也很龌龊,有时也很下流,甚至也有几分无奈。神仙小肚鸡肠起来,有时也显得很无耻。其一,玉皇大帝的小九九。玉皇大帝就因为奉先郡的郡守把自己的斋饭打翻了

  • 救人一命 为何将此人妻女淫遍?这皇帝终得恶报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全义,朱温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然而,后梁太祖朱温却欺人太甚,不仅给获救者戴了绿帽子,还把此人的女儿全部糟蹋。这个窝囊的男人就是张全义。说起来,张全义与朱温还颇有些相似之处。其一,他们是同年生,均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其二,他们都曾在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手下干过,后均投降唐廷;其三,他们都曾被唐帝赐名

  • 关于日本杀生石的神奇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日本杀生石,妲己

    在日本历史上有一个鸟羽天皇,他有个魅惑众生宠姬玉藻前,这玉藻前却是妖狐所化,败坏朝政、为祸百姓。传闻这个玉藻前和我国史上殷纣王的王妃妲妃是同一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妖狐传闻和杀生石又有什么关联呢?杀生石杀生石,日语写法,假名“せっしょうせき”日本民间传说有个白面金毛九尾妖狐,多次幻化成美女来诱惑亚洲

  • 史说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竟是名妓董小宛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红楼梦,林黛玉,董小宛

    学术界的人大概都听说过,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红学”里,有一个所谓的“索隐派”他们竟然认为,明清之交金陵(今南京)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竟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的原型——至少是原型之一,而且是第一原型。比如王梦阮、沈瓶庵在其《红楼梦索隐》一书里分析说

  • 揭秘外国女人在宋朝时期来中国借种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人,宋朝

    翻阅古籍读到两则事件有些诡异,稍候小编会放在下面文章中,让人奇怪的是为何回鹘人、日本人为何如此高看宋人?为何以把自己的美女献给宋朝男人为荣?后来想想似乎也很容易想明白,简单一句话:就是改良日本人种。日本似乎一直都有这种传统,现在不是仍然有很多日本女性喜欢嫁给国际地位、经济发达的国家男人!宋朝当时的国

  • 盘点历史上四大荒淫帝王 汉武帝刘彻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帝王

    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帝王史,历朝历代的所谓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明君英主始不仅受到史学家的关注,而且也受到黎民百姓的瞩目,因此,有关他们的正史戏说的种种书籍剧本层出不穷。有人将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并列为三大明君英主,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铁腕反腐败也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明君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