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康有为是怎么死的?是谁毒死康有为?

康有为是怎么死的?是谁毒死康有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95 更新时间:2024/2/8 7:01:19

康有为的去世,有孔子“知天命”的精义。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参加同乡宴,喝完一杯橙汁后,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31日凌晨2时,他对身边的人说:“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康有为像资料图

康有为

生卒年:1858-1927

享年:69岁

死因:食物中毒

最后的话:中国无我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

主要思想:未来世界,公有制将取代私有制,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人生理想:推行君主立宪制,展望世界大同。

主要著作:《大同书》、《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

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回味起十天前的七十大寿。

寿筵前一天,溥仪派人送来了亲手书写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贺礼。这让康有为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全然不管大清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了16年。叩拜完毕,又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上千份,分赠前来祝寿的贺客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写“奏折”。

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康的得意门生梁超送来寿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全联集《史记》、《汉书》及《郑康成集》中的句子而成,天然贴切,把康有为比喻为孔圣人,这让一直以“康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煞是喜欢。

然而,此时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孙传芳连连败退,康有为十分慌张,想把全家转移到安全处,躲避北伐军的锋芒,这才有了青岛之行。

到青岛后,康有为住在先前买下的天游园别墅。3月29日,他来到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同乡宴。喝了一杯橙汁后,他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来两位医生,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晚上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完了,完了!”31日凌晨2时,他忽然对身边的人说:“中国我无立锥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似有交代后事之意。5时许,康有为“七窍出血而死”。

康有为的去世,颇得孔子“知天命”的精义。据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在《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中记载,康有为过完七十大寿在准备离开上海之前,曾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前还巡视了园中好几遍,说道:我与上海缘尽矣!然后把他的像片分赠给工友们,以作纪念,好像预知自己将永别一样。到青岛之后,写赐寿谢恩折时,未写数行就开始痛哭,写完后告诉家人说:“吾事毕矣!吾事毕矣!汝等可珍重此稿。”

另据康有为晚年在青岛结交的晚辈李可良在《我印象中之康有为》中记述:死前康有为曾对家属作过个别的安排与嘱咐,唯对于九姑娘未曾说到,别人问他,他说,“她是跟我一路的,你们不必管了。”果然,康有为去世几天后九姑娘跟着死了。能够预知大限,使得康有为之死非同寻常,而且充满了神圣意味。

康有为死后不久,门人弟子要求溥仪谥之“仁忠”,但遭拒绝。又拟将其灵柩葬于清西陵光绪帝墓旁,让他们君臣相伴,也因经费不足作罢。十余天后,灵柩葬于青岛李村枣儿山(有人误作“象耳山”)。这是康有为生前从南方请了风水先生冒雨勘察了三天才选定的墓地。

据目睹过康有为葬礼的黄人明说,当时的殡葬场面非常宏大,原本准备用两匹马的马车将棺木拉到枣儿山上,但因山势陡峭,马车根本上不去,最后只能由人抬上去。马车前面有一种架子装饰叫“罩”,扎了一个大花头。康有为的子女每人都穿了一身孝服,脚穿草鞋,下葬后子女们就把草鞋扔掉,赤脚回家,以表孝意。

康有为死时,妻妾子女大都不在身旁,门人弟子也都散落各地。梁启超在北京闻知噩耗后,失声痛哭,于当年4月17日召集康门弟子在宣武城南畿辅先哲祠举行公祭。弟子们涕泪双流,梁启超哽咽着宣读祭:“吾师视中国如命……思托古以改制,作新民而迈进……繄百日之设施,实宏远而周详……后有作新中国史者,终不得不以戊戌为第一章。”

注:本文摘自《国学大师之死》,同道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1月。

标签: 历史趣闻

更多文章

  • 程咬金的战斗力如何,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闻

    程咬金并非只会三板斧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能发出金属的声音,那就说明制作

  • 垓下之战双方是谁?垓下之战刘备和项羽分别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垓下之战: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在史记中已得知垓下之战。汉阵营的将领有:淮阴侯、孔将军、费将军、绛侯、柴将军。柴将军: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旣,功侯。孔将军:以执盾前元年从起砀,以

  •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分别多少?朱元璋是怎么以弱胜强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这场战役发生在元朝末年,在这场战役中,当时元朝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和陈有谅他们二人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他们二人为了争夺当时的鄱阳湖水域而进行大战,这场战役的最后以朱元璋胜利而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在用兵方面的一些计谋,体现出他的智慧。同时,这场战役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

  • 崖山海战是怎么回事,崖山海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在宋朝时,有着这样一场战役,这是一场悲壮的战役,此战之后,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但这场战争中在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能不让人叹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至1278年,南宋全境已纳入元朝版图,但是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

  • 鄱阳湖大战是怎样的?朱元璋又是如何诱敌陈友谅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在长江上有陈友谅,长江下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邻陈友定,在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下,朱元璋分析了自己的局势和处境,将目光对准了陈友谅,而作为朱元璋占据应天后最大的敌人,朱元璋又是如何诱敌陈友谅的?在此之前朱元璋和陈友谅本来是没有仇的,说到底都是因为地盘惹的祸,不偏不巧陈友谅的地盘在朱元璋上面,而朱元

  • 白登之围的详细经过是怎么回事,白登之围的起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造反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哪次战役中?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次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公元前208年,秦军攻赵,楚怀王派军援助;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释义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 武昌起义时间什么时候,武昌起义参战部队是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热血的革命党人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商量后,决定在湖北省武昌市发动一场兵变。这就是著名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旧历八月十六日。因为那一年刚好是辛亥年,所以武昌起义时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开端的地位。武昌起义是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所组织发动起

  • 武昌起义导火线是什么,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武昌起义导火线是大名鼎鼎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首先在四川开始,20世纪初的中国依旧受清政府统治,届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傀儡。清政府以铁路均归国家所有为借口,将铁路出卖给英国、法国等列强国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已经饱含革命意识,对于清政府的行为难以忍受,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因而开始,

  • 赤壁之战简介是怎样的,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孙权、刘备在今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原蒲圻市)进行了一次争夺汗鼎的大战,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