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在西汉开国功臣中,韩信与张良的排名为何相差那么大?

在西汉开国功臣中,韩信与张良的排名为何相差那么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48 更新时间:2024/1/29 10:01:14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一份西汉开国功臣列表中,后人可以清晰地看到,萧何排在第一,韩信排在第二十一,张良更惨排在第六十二,居功至伟的张良与韩信为何排名如此之低,汉初三杰的排名又为何区别如此之大?

刘邦第一次排名

楚汉争霸之后,刘邦成为天下共主,自然要对打江山的功臣封赏,于是刘邦开了第一次分封与排名。刘邦分封的王侯,不是仅仅作为荣誉称号,而是兼有食封制的,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史记.留侯世家》

汉六年,刘邦大封包括张良在内的20多位功臣,但这一次分封却非常不顺利,其余未被受封的人则议论纷纷,争功不休。在张良建议之下,刘邦封最痛恨的雍齿为什邡侯,由此才稳定群臣之心。但这一次分封,只对萧何、曹参有所说明,其他人的排名史书并未记载。

刘邦定萧何为首功,但在具体排名时,却出现了不少争议。群臣认为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曹参对萧何具有压倒性优势。但关内侯鄂千秋进谏刘邦说:“萧何坐镇后方,要粮给粮、要兵给兵,不断补给,才能让刘邦多次溃败之后东山再起!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这一番话简在帝心,刘邦顺水推舟,就把萧何排为第一,曹参排在第二,张良被封为留侯,但排名未知。

不过,在这次侯爵分封中,韩信、英布等因为都是王爵,所以是不在列。与秦朝不同的是,刘邦从汉初实际出发,实行了分封诸侯与郡县并行的制度,在秦朝爵位之上,还多设了一级——王爵,拥有军政大权的王爵,相当于自成一国,可能因此韩信不参与叙功排名。

张良居功至伟,排名却不如曹参让人意外。不过,张良排名虽然不如曹参与萧何,但刘邦对张良待遇却远超他人,让他“自择齐三万户”,只是张良知进退,选择了与刘邦初次相识的留城。

刘邦第二次排名

终其一生,刘邦一共分封过143个侯爵,其中就包括淮阴侯韩信与留侯张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中记载,“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出自丰沛的功臣约30位,这一部分功臣是刘邦集团的核心。但对这143个侯爵,刘邦一直没有排位,直到临死之前才定下前十八名。

公元前195年,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几乎已被诛杀一空,于是刘邦以皇帝诏书为信物,以白马歃血盟誓,定下三条约定,史称“白马之盟”:一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二是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三是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在此之后,刘邦又进行了第二次排位,但只是确定了十八个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开国功臣位次,史称“十八侯”。

谓萧何、曹参、张敖周勃、樊哙、郦商、奚涓、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王陵、柴武、王吸、薛欧、周昌、丁复、虫达,从第一至十八也。——《史记索引》

在“十八侯”中,韩信、张良都榜上无名,刘邦之所以这么排,是因为当时韩信“谋反”已被诛杀,张良已经云游四海,所以刘邦都没有把这两人列在其中。另外如上文所述,或许刘邦深知以张良军功而论,很难得到高爵位,难以进入“十八侯”之中,于是给了张良高待遇。

令人惊奇的是,张敖为何能排在第三位?原来,张敖是赵王张耳之子,更为重要的是,张敖妻子是刘邦与吕后的独女鲁元公主,其女张嫣为汉惠帝刘盈皇后,由此才得到刘邦的特别照顾。所以,“十八侯”的排位存在一定的水分。

吕后最终确定名次

刘邦在世时,只确定了功劳最大的“十八侯”,至于剩下的侯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排名不分先后。刘邦去世十年之后,公元前186年,吕后诏令相国陈平,按照功劳大小将全部列侯进行排列、依次记录,对当时全部的145位侯爷(后增两位)进行了排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汉功臣表”。

首先,吕后保留了刘邦的“十八侯”名次,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其他侯爷排名。刘邦的“十八侯”,吕后注定很难更改,否则必然引起“十八侯”的反弹,这对吕后肯定不利。

其次,韩信被排在了第21位,吕后并未因为韩信“谋反”,而将韩信功劳全部抹杀。牵连韩信的陈豨,直接起兵造反了,名次排在第68位,只比张良低一些。汉初名将之中,最惨的是彭越与英布,直接榜上无名。

第三,张良被排在了第62位,比陈平低了15位,比萧何低了61位,应该是最有争议的一个排名。或许,吕后认为张良军功不够,战斗力比较低,只是贡献一些谋略,所以才给了这么一个低排名吧。

总的来说,韩信之所以名次不高,与他“谋反”被诛有关,而张良名次更低,则是因为张良谋略为主军功不显,所以刘邦给予他高待遇低名次。

值得一提的是曹参,韩信灭魏、伐代、定赵、攻齐过程之中,曹参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群臣才会说曹参“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不过,如果用猎人与猎狗来比喻,刘邦是猎人,韩信就是猎狗;韩信是猎人,曹参就是猎狗,因此曹参虽然战功很多,但论及开国之功,他的确无法得到第一,甚至第二都非常勉强。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珍妃生前究竟犯了什么错误 慈禧为什么要处死珍妃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慈禧,珍妃

    对慈禧和珍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太后令人将珍妃投井,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珍妃?珍妃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在这一天夜晚,外面到处都是炮火声,就连皇宫内部都看到了子弹飞舞。于这千钧一发之际,太后与皇帝决定西狩,众人也纷纷准备

  • 名将廉颇的军事能力如何?鄗代之战时他是何表现?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廉颇,战国

    赵国名将廉颇无疑是其中璀璨的一颗,太史公的史记里面有他的记载,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有他的身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历史上几乎家喻户晓的一位先秦大将,廉颇的出名方式与其他将帅有那么一丝丝不同。其他将帅凭借战绩、军功而受人敬畏,可廉颇却因为一出富有教育意义的“

  • 耶律璟有多暴虐?他最后为何被侍从所杀?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耶律璟,.辽朝

    耶律璟,即辽穆宗,是辽朝第四位皇帝,他为人十分暴虐,对待近侍极其残忍,他最后也死在了待近手中,可谓是自作自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辽国是契丹人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一直到末代皇帝耶律延禧一共传了九位皇帝,享国210年。可能大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

  • 光绪皇帝和珍妃感情很深吗 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光绪,珍妃

    对光绪和珍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和珍妃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人之间的感情真的很深吗?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光绪皇帝,大清代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但是一直由慈禧把持朝政,直到十八岁才开始亲政,此后名义上是归政于光绪帝,但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

  • 他是凌烟阁最后一位功臣,李勣最后是何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勣,唐朝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奉入凌烟阁中,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随着时间的流逝,二十四位功臣先后离世,其中最后一位堪称是唐朝的名将,也是影响唐朝命运的关键人物,他帮助武则天成为皇后,可是到了后来,武则天却诛杀其满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

  • 郑贵妃是什么人?朱常洛即位后她的下场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贵妃,明朝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在位时间只有29天,又被称作“一月天子”。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万历初年,郑氏进入皇宫,深受皇帝宠爱,之后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册封为贵妃。郑贵妃长相妖艳,性格活泼,别的妃子对皇帝毕恭毕敬,只有郑贵妃敢跟万历开玩笑,万历不仅不生气,对此还十分受用。

  • 历史上武则天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唐朝

    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什么样的母亲造就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出身名门庭,确实不是一个普通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究竟有哪些“超越”常人的地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最初是隋朝的宗室。杨氏的父亲是杨达,伯父是隋朝的观德王杨雄。唐朝最初

  • 多铎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扬州十日”惨案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铎,清朝

    爱新觉罗·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和多尔衮的同母弟,他骁勇善战,对于清朝有着很大的贡献,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物却有个无法抹去的污点,那就是“扬州十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多铎这个人在清朝初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甚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

  • 阿巴亥为什么能在努尔哈赤众多妻妾中脱颖而出?她的结局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巴亥,清朝

    努尔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他的一生共有十六个妻妾,其中阿巴亥最广为人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阿巴亥之所以能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妻妾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她有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知名度较高的儿子外,还有就是因为主要涉及清朝初期影视剧中,阿

  • 曹利用是如何促成澶渊之盟的?他最后为何被迫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利用,北宋

    曹利用是北宋时期宰相,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签订,他最后为什么上吊自杀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为了和平而结盟时所签订的誓约条款不尽其数。而檀渊之盟便是云云盟约中作用最大的议和盟约之一。该盟约订立之后,宋辽两个国家和平共处的时间长达两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