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商鞅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商鞅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4/1/22 17:21:29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公子虔诬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

个人作品:商君书

《汉书·艺文志》在法家论著中记载商鞅著有《商君》29篇,兵家权谋论著中著有《公孙鞅》27篇。 其中《公孙鞅》已失传,现存的《商君书》共有24篇,其中第16篇刑约和第21篇御盗内容已失传。

《商君书》又称《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后学著作汇编而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之一。书中主张依法治国、重农抑商、重战尚武、重刑轻赏,贬斥儒家学说、纵横家及游侠。

此外,《汉书·艺文志》在农家论著中记载有《神农》二十篇,颜师古引刘向的《七略·别录》认为此书疑为李悝和商鞅所著。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

蔡泽: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

李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太史公自序》: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

桑弘羊: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动而地割,兵休而国富…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刘歆: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班固: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伯,东雄诸侯

诸葛亮: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

司马贞:①“里奚致霸,卫鞅任刻。”②“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杜佑: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天: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也。毛泽东: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商鞅徙木立信论》)

负面评价

商鞅执法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商鞅严格执法、滥用酷刑的行为招致普遍的怨恨,汉昭帝时的贤良文学也认为商鞅的严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55] ,《旧唐书》甚至将商鞅称为酷吏。

司马迁: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旧唐书》:威刑既衰,而酷吏为用,于是商鞅、李斯谲诈设矣。

贾谊: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赵蕤:夫商鞅、申、韩之徒,贵尚谲诈,务行苛刻。废礼义之教,任刑名之数,不师古,始败俗伤化。此则伊尹、周召之罪人也。

标签: 商鞅秦国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送给霍去病十车肉 霍去病为何臭了也不给士兵吃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霍去病,汉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去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送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26年后才知他有多高明?西汉初期的霍去病的人生如同开挂一般地精彩,仿佛如同龙傲天的爽文一般,他的一生只打了三场仗,却改变了当时世界的格局。但战无不胜的霍去病却并非

  • 清朝选秀中妃子有多难 没有被选中又该何去何从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宫女,妃子

    对清朝选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选秀被选中成为嫔妃有多难?而那些被撂牌子的女子该何去何从?都说皇帝坐拥三宫六院,拥有七十二个嫔妃,是天下男子最羡慕的存在,但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我们通过看宫斗剧便可略知一二。拿清朝来说,在皇帝的后宫里,上到母仪天下的中宫

  • 刘备为什么看不上马谡这个武将 庞统是怎么得到器重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马谡

    还不知道:刘备和马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为何看不上马谡?你看庞统是怎么得到器重的?一、刘备的最后倔强公元223年,自夷陵惨败而归的刘备,倔强的计划着复仇。在得知曹丕起兵征伐吴国后,刘备难得高兴了起来,提笔就给陆逊写去了一封信。大意是:陆逊啊,如今曹丕

  • 刘备草根出身白手起家 最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追随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人才

    对刘备和人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那么多人死心塌地追随刘备?他说过的两句话,或能悟出门道。刘备可以说是最经典的历史人物之一,明明是一个以卖草鞋为生的草根,却能白手起家,最后自己的阵营与本身就军事实力雄厚的吴国魏国并列。关羽、张飞、赵子龙等人中龙凤皆愿为其

  • 崔琰:东汉末年曹操麾下谋士,最后为何含冤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崔琰,东汉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师从于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

  • 崔琰在演义中是怎样的形象?后世如何评价他?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崔琰,东汉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体态雄伟,相貌俊美,美须髯,师从于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

  • 元晔的皇帝之位是怎么来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晔,南北朝

    元晔,字华兴,小字盆子,河南洛阳人。北魏王朝第十三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安三年十月壬申(530年12月5日),尔朱兆联合堂叔尔朱世隆拥立自己的女婿长广王元晔为帝。但仅过了不到四个月,元晔就被尔朱世隆所废。既然尔朱集团拥立了元晔为帝,那为何又迅速废掉他呢一,出身

  • 刘备入川时蜀汉将领那么多 庞统为何会让魏延去刺杀刘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魏延,刘璋

    对刘备入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入川时,庞统面对蜀汉众将,为何选择了魏延去杀刘璋?在三国中刘备入川的时候,益州牧刘璋写信呼唤刘备,让刘备帮忙带兵抵抗一下张鲁。在战斗结束之后,刘备手下的谋士庞统听从了刘璋底下谋士的建议,让刘备找个机会赶快杀掉刘璋,占领益州

  • 宋仁宗赵祯为何会废掉皇后郭氏?事情的缘由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宋仁宗,宋朝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为宋朝第四位皇帝,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是“君权神授”,是百姓眼里的真龙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正是由于皇帝手握生杀大权,所以如果一不小心触犯逆

  • 合肥之战孙权带兵出征一共有过几次?结果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三国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孙权有两次亲自带兵攻打合肥,第一次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战败,孙权趁机率军围攻合肥。第二次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就是张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