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渊能轻易就被李世民逼宫说明了什么?他真是个窝囊废?

李渊能轻易就被李世民逼宫说明了什么?他真是个窝囊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662 更新时间:2024/3/13 13:00:06

李渊能轻易就被李世民逼宫说明了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李渊算是最悲催的那一种:眼见天下已定,自己还好好的在皇帝宝座上坐着呢,儿子们就按捺不住的开展了夺位大战;最终,3个成年儿子只活下来一个,另外两个全家男丁悉数被杀,自己却眼眼睁看着无能为力。更惨的是,没过多久,自己也不得不识趣的退位,当起了无奈的太上皇。

这么看来,李渊好像是个十足的窝囊废,就像一些朋友所说:老子坐皇位、儿子打天下,这样的开国皇帝,几千年来独此一家。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唐建立的过程中,李渊与李世民父子缺一不可,俩人的角色和作用有些差异;如果从综合来看,确实李世民更杰出一些,不过李渊也很优秀。

先看看李渊的优点

御人有术、能力卓越的的杰出贵族

李渊出身自顶级贵族,他的祖父,是北周时的陇西公李虎。北周皇室姻亲、上柱国窦毅看中李渊的家族实力与个人潜力,把女儿许配给他。从亲属关系来讲,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李渊首次独当一面,是在公元613年被隋炀帝任命为弘化郡留守,关右十三郡兵都由其统帅,史书称:渊御众宽简,人多附之并且他还相貌奇异,颇有帝王范。这也引起了杨广的猜忌,甚至打听他啥时候死。但随着隋末形势不断恶化,杨广不得不重用有威望、有能力的表兄。公元615年,李渊担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他一到任,就击破农民起义势力毋端儿;同年底,因樊子盖讨贼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引起民间反弹,杨广派李渊前去救火。李渊刚柔并济,大量起义军投降,迅速平定了当地局势。

公元616年底,李渊担当了太原留守的重任,专门对付背叛隋王朝的强敌突厥。他打造了一支军队,按照突厥人的生活习惯与训练方式加以训练,史书称:前后屡捷,突厥颇惮之格局恢弘、极有谋略太原起兵后,有两件事体现出李渊的谋略与格局:其一,向突厥借势时的分寸。与突厥人结盟后,对方送了大批良马让李渊购买,并且承诺要多少有多少。急需战马的李渊却显得很小气的样子只挑选了几百匹,他的考虑是要显示自己不急着要马而且经济条件有限,以免突厥人贪得无厌。在刘文静向突厥请兵时,他的策略是多要马、少要人,其理由是: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

其二,处理与李密的关系。

李渊西进关中时,洛阳附近的李密实力最为雄厚。为了安抚对方,让其为自己挡住东边的敌人,李渊“卑辞推奖以骄其志”,客客气气的称李密为兄长,把他捧成天下的大佬。得意的李密果真上当、无心进军关中,呆在东线长期与洛阳朝廷拉锯战,并且挡住了西归的云文化及等人,客观上当了李渊的炮灰。为人宽厚,善于拉拢人心李渊在搞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有一套。在进军关中时,李渊想拉拢各方势力但却没钱,于是想出了大量封官的点子,凡是有一技之长的豪杰,李渊量才任用:口询功能,手注官秩,一日除千余人。在其后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对于归降的各路武将与文人,无论来自隋朝廷还是农民起义军,甚至是刘武周、王世充等敌手,李渊均坦诚相待。这种策略结合强大的武力,唐王朝迅速稳定了人心、平定天下。说得更直观点,能培养出李建成、李世民、平阳昭公主等子女,李渊是啥水平可想而知。

李世民强过李渊的地方有哪些?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顶级帝王,其优点不再赘述,笔者只列举他超过其父亲的两点(有些可能严格来说不是优点,但更符合帝王的特质):

有韧性,有狠劲,善于力挽狂澜

李世民是军事天才,超过了父亲李渊,这一点相信大家没有异议。但笔者认为,李世民最厉害的,是他的狠劲和韧性。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件事。公元617年太原起兵后,唐军西进时遭到了宋老生、屈突通的强势阻击。由于连日大雨、粮草殆尽,李渊心思动摇,计划撤回太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李世民对此强烈反对:

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

李渊不为所动,回帐篷睡觉,李世民则坚持守在外面嚎啕大哭,多次强调"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最终李渊改变了主意,继续西进,并最终拿下了关中。

第二件事。公元619年,面对刘武周的攻势,太原留守李元吉逃跑,唐王朝在关东的地盘丢失殆尽,长安深受震动,形势岌岌可危。面临这一最大危机,李渊情急之下,准备下令放弃崤山以东、龟缩固守关中。危急时刻,李世民挺身而出,向父亲主动请缨: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精兵三万,必能平殄武周,克复汾、晋。这对李渊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他把关中精兵悉数托付给儿子,并且亲自赶到华阴送行。北上的李世民浴血奋战近一年,将刘武周势力连根拔起,刘武周、宋金刚二人也被突厥杀人灭口。紧接着李世民一鼓作气拿下窦建德与王世充,大唐统一天下的劲敌基本被消灭。

短短数年间,唐王朝从最危险的境地一跃变为掌握主动,李世民逆境而上,堪称首功。同时,在面对突厥的方式上,李世民也比他的父亲更狠、更有效,在李世民派李靖端掉突厥老巢后,太上皇李渊曾百感交集地表态: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犹哉?激动的他,亲自召集勋贵及家人在凌烟阁彻夜庆祝。酒酣耳熟之际,他亲弹琵琶,李世民合着音乐起舞,父子俩出现了难得的温情场面。

当然了,李世民的狠劲,在玄武门之变体现得更加充分......待人更公平公正,任人以才李渊虽待人宽和、广招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人并不公平,最典型的例子,是对他的铁杆心腹裴寂的方式。这一点可以引用刘文静的控诉:建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老母留京师,风雨无所庇,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怨言,不能自保。在起兵之初,刘文静作为司马,裴寂担任长史,两人级别差不多。但其后表现平平的裴寂升任了宰相,东奔西走、立功无数的刘文静却未受到应有的奖赏。应当说刘文静的表述还是比较客观的。其后裴寂带兵北上作战时,屡战屡败,李渊却毫不在意,在教训两句后继续重用;而其他武将(包括李世民)若打了败仗,那可要严格惩罚,比如公元618年面对薛仁果父子时唐军落败,李世民的手下刘文静、殷开山全被降职,在半年后反败为胜之际才官复原职。

李世民在这方面则更加公正,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时,他旗下人才济济,却各得其用,甚至死敌李建成的忠实手下魏征、薛万彻都得到了他的重用。并且更难得的是,他对事不对人,初唐的名臣辈出,与李世民这种用人方式密不可分。

李世民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杰出君主,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父亲李渊的能力与功绩。

李渊的作用不可替代,隋末乱世中,李氏家族里只有他能号召群雄,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奠定了大唐政权的基础;

初生牛犊李世民则在打江山的过程中逐渐崭露头角,并且慢慢超过了他的父亲,最终成长为千古一帝。

没有李渊开创局面,就没有李世民的成长舞台;没有李世民的努力,则没有大唐盛世。这两父子都很伟大,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过有李世民这样的儿子,也侧面证明了李渊的成功

标签: 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薛涛的心境有着怎样的变化?她遇到了哪两个比较重要的男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涛,唐朝

    薛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谈起历史上的才女,历朝历代都能涌现那么几个代表。但是说起唐朝的四位女诗人,有几人能够一一道尽她们的名字。薛涛就是其中一位,这个看似男性的名字,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美貌兼具智慧的女子。薛涛是生在长安城官宦之家的掌上明珠,后来全家随被贬的

  • 刘备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刘备最后为什么还是输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蜀汉,武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与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三国演义》中有"五虎上将"、"卧龙凤雏"的称号,这些人都归在了刘备的帐下,是很了不起的。讲到这里,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这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允礼,清朝

    经典宫斗剧《甄嬛传》,可以说是宫斗戏的经典代表作。电视剧里果郡王因与熹贵妃私情被发现后,雍正命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郡王允礼,但历史上并非如此,不但允礼比雍正还晚死,甚至还受到雍正的重用,直到乾隆三年二月才去世的。历史中的果郡王并非饮毒酒而死,而且还深受雍正的重用。《甄嬛传》的剧情,甄嬛怀着双胞胎回宫

  • 吕蒙出兵时孙权叮嘱不要啥关羽 吕蒙为什么违抗命令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蒙,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蒙和关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关羽作为一代圣贤得到了许多人的尊崇。有关造成他死亡的那场荆州之战,也一次又一次地被人论说。而在那场战争中,“狡诈狠毒”的吕蒙真的必须得结束关羽的性命吗?一、 荆州背后的孙、刘冲突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命心腹大

  • 和珅的家产有多少 换做现在能进富豪榜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家产,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的家产,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世界首富,大家会联想到比尔·盖茨。是的,举世闻名的首富比尔·盖茨在2016年拥有超过800亿美元的资产。看到这个数值,大家都只有感叹,那如果小编现在告诉你,历史上存在这么一个人,当时他拥有的财富换算到现在,估计和比尔·盖茨不相上下。

  • 刘邦有办法保护戚夫人,为什么不用?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戚夫人,汉朝

    刘邦在临死前,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保护戚夫人。但刘邦并没有采用这个办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刘邦想要保护戚夫人,其实有个办法,就是让戚夫人跟随刘如意到赵国去。只要戚夫人跟着刘如意去了赵国,那么以后吕后想打击戚夫人,肯定鞭长莫及,没那么容易了。除了这个办法外,刘邦还有一个办法,甚至比这个办法更好,能从根本上

  • 失去杨玉环的唐玄宗,心里有恨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玄宗,唐朝

    白居易的诗《长恨歌》里,写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此恨绵绵无绝期”。那么,为什么最后一句写这个?这里的“恨”,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认为,白居易在这里写“恨”,有几层意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生离死别之恨。唐玄宗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可能根

  • 高皇后废除立子杀母制度,最后结局依然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皇后,北魏

    高氏,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任皇后。宣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于氏是一个品性很好的人,但是由于心底善良,没有心机,在生下皇子后,突然离世,至今死因不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有史书记载是高氏害死了于氏,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根据高氏平时的作为,就能推算出就是她害死的,害死了于皇后

  • 她是历史上最惨的公主,最后怀着身孕去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平公主,明朝

    “汝何故生我家”这句崇祯皇帝对女儿说的话,道尽了末代皇室的悲惨命运。尤其是这句话所指的女孩儿,更是走完了自己短暂的悲惨的一生。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起义军攻入北京时,崇祯皇帝做好了自缢了准备,为了不是后宫的女人受到 侮辱,他命令周皇后自缢。周皇后死后,她的女儿长平公主抱着尸

  •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把皇位传给孙子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明朝

    在中国历史上,皇室成员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情屡屡发生。比如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唐朝初年的玄武门政变,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最让人觉得可惜的就是明朝的朱允炆,他的皇帝当的好好地,却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夺了去。而之所以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原因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