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袁应泰:本来只是一介书生,与努尔哈赤对战结局如何?

袁应泰:本来只是一介书生,与努尔哈赤对战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25 1:17:41

袁应泰:本来只是一介书生,与努尔哈赤对战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清战争(1618年—1683年),战争的双方,一为明朝,一为后金(后成为清朝)。明清战争是指在清朝兴起和明朝灭亡的过程中,明清之间发生的多次战争。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建立,到1683年明郑灭亡,大战小战连续不断。在明清战争中,明朝一方涌现了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满桂、毛文龙、熊廷弼等将领。不过,对于本文所要说的袁应泰,虽然也参与了明朝和后金(清朝)之间的战役,但是,袁应泰更偏向于一位文臣,甚至可以说是一介书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介书生,却率军鏖战努尔哈赤,最终与城同亡。

首先,袁应泰(?-1621年),字大来,凤翔(今属陕西宝鸡)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袁应泰中进士,授临漳县(原属河北省、明清时属河南)知县,他动员民工筑长堤四十余里,以防漳水泛滥。调任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组织群众穿凿太行山,引入沁水,修筑25条堰,灌溉田亩数万顷,使邻县也受益。成绩为两河(河南、河北)之冠。

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为了把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好,袁应泰呕心沥血,督促施工。开凿山洞的山石坚硬,开凿十分困难,为激励工匠们施工,袁应泰捐出了自己3年的所有官俸约1万金用于施工,而自己却“6年之内布衣素食,未闻有崇肉累帛之奉”。在他的带动下,河内各地乡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力支援修渠建设。在袁应泰的带领下,历时3年才打通建成了“长40余丈、宽8丈”的引水石洞。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袁应泰确实是一位治理地方的人才。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袁应泰来说,如果朝廷可以一直发挥他的长处,那么,袁应泰或许能够成为一代名臣。不过,袁应泰最终还是来到了一个错误的位置上,并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

知县之后,袁应泰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兵部武选司郎中。他认真办事,将假冒世职的数百人全部淘汰。不久,任淮徐兵备参议。当时山东遭灾,他设粥厂救济灾民,又动员他们修城墙疏,浚城河,修葺孔庙,使灾民都能饱食。袁应泰又将额外税收及漕折银数万两全部用来赈济灾民。户部弹劾他擅自动用官库银、粮。其时,他已迁为副使,遂借病回乡。

多年后,袁应泰被起用为河南右参政,以按察使身份到永平(明代属京师北京)治水。与此同时,后金的崛起,已经对明朝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对于袁应泰来说,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当时袁应泰加紧练兵并修备武器,关外所需粮草、火药之类都能及时供应,深受经略熊廷弼信赖。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袁应泰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替周永泰巡抚辽东。同年十月,熊廷弼被罢官,袁应泰代理辽东经略这一官职。而这,意味着镇守辽东的重任,一下子就落到了袁应泰的肩膀上了。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他上疏说:“誓与辽东相始终,更愿文武诸臣不怀二心,与臣相始终。”明熹宗对他嘉奖,并赐予尚方剑,袁应泰斩杀贪将何光先,罢免大将李光荣及以下十余人,就作收复抚顺的准备。决定用兵18万、大将10人,将作战计划向皇帝奏报。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面对强大的后金,袁应泰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摩拳擦掌,准备和努尔哈赤展开正面的较量。

不过,《明史》却评价道:(袁)应泰历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规划颇疏。

袁应泰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对于袁应泰如此草率的行为,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以为不可,袁应泰不听。而这,促使努尔哈赤派出的奸细,得以渗透到辽东一带的城池之中,从而在关键时刻和后金大军里应外合。

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后金大军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出城奋战,败北而回。次日,蒙古降人果然作内应,导致两员大将战死。总兵官陈策、童仲揆赴援,也战死沙场。袁应泰就令奉集、咸宁各军撤退,全力守辽阳,并引水注入城河,沿河排列大炮,兵士环城守卫。从这一角度来看,明朝将士的阵亡,袁应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紧接着,后金大军兵临城下,袁应泰亲自督率总兵官侯世禄、李秉成、梁仲善、姜弼、朱万良出城五里迎战,被战败,死伤很多。当晚袁应泰未进城,宿军营中。当然,虽然之前的策略出现了问题,不过,袁应泰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全力应对来自后金的攻势。

第二天,后金军掘开城西闸门排除城壕内积水,又派兵守住城东水口,渡城河大呼而到城下,双方鏖战很久。很多后金骑兵冲到城边,被战败的明军向城外奔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后金将士杀死,伤亡惨重。清晨,袁应泰进城,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分陴(城墙上凹凸形的小墙)固守。监司高出、胡应栋等翻城墙逃走,人心离散。

最后,当战役进行这个时候,明朝一方已经处在溃败的边缘了。所以,努尔哈赤再一次调集大军进攻袁应泰所在的城池。对此,袁应泰督率军士持盾牌大战,又败阵。作为一介书生,袁应泰亲自督战,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到了傍晚,更楼起火,后金军从小西门进城,城中大乱。

在此背景下,袁应泰在城楼上见此情况,觉得大势已去,无法挽回,对张铨叹息说:“你没有守城的责任,赶紧走吧!我死在这里!”说罢就佩了剑、印,自缢而死。他的妻弟姚居秀也跟着自杀。仆人唐世明抚着袁应泰的尸体大哭,放火烧楼而死。此事传到朝廷后,追赠袁应泰为兵部尚书,并隆重祭葬,封其子为官。

此外,不仅袁应泰自己战死沙场,与城同亡,对于他的儿子袁楷,也没有辱没父亲的名声。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袁楷,字茂林,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按察副使。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破凤翔,不屈被害。

清朝乾隆年间,追谥袁应泰为忠节,这是对袁应泰忠诚、气节的肯定。不过,袁应泰阵亡之后,后金乘胜攻下金州(今辽宁大连金州区)、复州(今辽宁瓦房店西北)、海州(今辽宁海城)、盖州(今属辽宁)等七十余城,并迁都辽阳。明朝尽失辽河以东的土地。从这一角度来看,袁应泰也需要承担失职的责任。

标签: 袁应泰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万贞儿为何能当上贵妃还能盛宠不衰?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万贞儿,明朝

    明宪宗和万贞儿之间的感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万贵妃确实是一个传奇女子,她出身卑微,而且年龄要比皇帝大上整整17岁,最后却能从宫女,飞上枝头当凤凰,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位受承认的皇贵妃。万贵妃,也叫万贞儿,后世多称为“万贵妃”。她的童年充满了不

  • 石奋在军功和政治上并没有杰出表现,为何能得到四代皇帝的礼遇?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石奋,西汉

    石奋,西汉时期大臣,本来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后来却位列九卿,号为万石君,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何会得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的赏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西汉,衡量一个人是不是高官,俸禄多少是一个很明了的指标, 2000石就是这个指标的具体量化分水岭,在2000

  • 盘点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其中得以善终的有几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亡国之君

    历代亡国之君及其皇族子嗣的结局是什么?其中善终的亡国之君有几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朝,中国史书上第一个被记载的世袭制朝代,一共传14代,17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夏朝的最后一位国君名叫履癸,桀是谥号,夏桀是后人对夏朝最后一位国君的称

  • 岑长倩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因得罪武则天而被罢相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岑长倩,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岑长倩(?-

  • 西汉张嫣皇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花神称呼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嫣,汉朝

    在勾心斗角的后宫里,张嫣是唯一的一股清流,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历史上有名的皇后有很多。样貌与运气俱佳的窦氏皇后;有登上帝位的武曌;辅佐两代皇帝的本布泰皇后。但是说起最纯情,最纯洁的皇后,那非张嫣皇后莫属。张嫣身为一朝皇后,一直到去世都能洁身自好,

  • 李昭德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陇西李氏丹阳房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昭德,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昭德(?-

  • 历史上马皇后在临死前为何会选择李妃来接管后宫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皇后,明朝

    历史上朱元璋有很多妃嫔,但在众多妃嫔中,他最敬重的还是结发妻子马氏。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马秀英也就是马皇后,马皇后的祖辈在以前是归德府宿州的一个大户人家,家贵显荣,马皇后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个大家闺秀了,马皇后的爸爸马公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总是会去博施济众,所以家境

  • 景泰帝朱祁钰是怎么被赶下皇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祁钰,明朝

    景泰帝朱祁钰是怎么被赶下皇位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景泰帝是明朝的皇帝,起初他并不是皇帝,而是一个王爷。可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王振的蛊惑,面对瓦剌的挑衅时御驾亲征,结果爆发了土木之变,自己也被俘虏了。明英宗在亲征前,为了以防万一,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担任监国。土木

  • 宋宁宗赵扩北伐金国,后来结果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扩,宋朝

    宋宁宗赵扩北伐金国,后来结果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光宗赵扩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父亲就是那个妻管严宋宁宗。宋宁宗在位 五年时间,大部分时间大权掌握在皇后李氏手里,这位更是奇葩,典型的悍后,对朝政没有一点促进作用,结果韩侂胄、赵汝愚等大臣逼着宋光宗禅位给了太子,

  • 孟昶:后蜀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昶,后蜀

    孟昶,本名孟仁赞,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在位共3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孟昶即位。他诛杀了恃功骄横的大将李仁罕,满朝慑服。又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二年,适逢中原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