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和珅作为一个背锅侠 和珅到底替谁背锅

和珅作为一个背锅侠 和珅到底替谁背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630 更新时间:2024/2/9 21:30:53

还不了解:乾隆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只是一个背锅侠,乾隆皇帝把他当作提款机,古代皇帝真的很穷。

皇帝很“穷”,你了解皇帝是怎么赚钱的吗?和珅只是一个“背锅侠”,他在替谁背锅?

很多人认为皇帝应该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因为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所有老百姓都是皇帝的仆人,他们上缴的赋税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真实历史中,国库并不是皇帝的私人钱库,皇帝有时候真的很“穷”。

清代:一个皇帝财产受到限制的

虽然大清给我们带来很多屈辱的历史,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清代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治理水平最高的朝代。在清代统治的200多年时间里,皇帝虽然统治天下臣民,但是也受到很多限制,尤其在钱财方面。

我们以皇宫中服侍皇帝生活的太监数量举例,明代皇宫太监高达10万人,而清代太监最多也不超过3000人。清代初期几个皇帝非常节俭,顺治皇帝就设立了一个专门管理自己小金库的机构部门,这个部门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内务府。

顺治皇帝画像

内务府从来不干涉朝廷大事,他们只对皇帝负责,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皇帝的个人收入,内务府功能相当于今天有钱人家的大管家。

皇帝虽然统治万民,但是全国老百姓每年上缴的赋税是交给户部,户部再上缴国库,这笔钱就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库的钱财平时是不可以乱动,只有在发生战争或者某地发生灾难,朝廷救灾赈粮的时候可以动用。而皇帝的小金库就交给内务府来管理,两者是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的。

那么内务府是怎么获取钱财呢?古代皇帝真的会很“穷”吗?

第一点:依靠皇家专属土地

在古代封建社会,土地是农民主要的资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然也拥有自己的土地,皇帝的私人土地就叫皇家庄园。

承德避暑山庄

清代皇庄主要分布于今天的京城周边以及东北部分地区,这些皇家庄园是皇帝和王室成员的私人财产。每年皇家庄园给皇室成员提供大量蔬菜、粮食和鸡鸭牛羊,相当于皇家的菜园子。

第二点:依靠内务府经商

内务府作为皇帝的大管家,他们拥有很多特许经营权,比如宫廷丝绸买卖、皇室物资采购等等就由内务府管理。

因为内务府管理的都是垄断行业,这个权利是非常大,按理说内务府拥有垄断行业的经营权,他们每一年都能够赚取很多利润,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一方面内务府官员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商人,他们没有商业头脑,往往在经营中出现亏损现象。而且内务府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缺乏其他监督机构,内务府官员经常中饱私囊。

特别在乾隆当政时期,由于乾隆晚年好大喜功,宫中花费陡然增加,导致晚年乾隆非常缺钱花,于是他就让内务府想办法多赚钱。当时内务府官员就跑到北方城市大量购买皮货,准备等到冬季时候,再高价卖给京城以及南方的老百姓。

可是内务府官员一下子采购过多的皮货,导致全国皮货供应量一下子增多,根本卖不上价格。

市场上供大于求,皮货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下滑,这笔生意让乾隆皇帝损失惨重。

第三点:依靠大臣和藩属国的朝贡

清代之前的历代王朝,皇帝可以肆意动用国库供自己享用,可是清代作为古代封建王朝治理水平最高的朝代,统治者意识到国库钱财的重要性。所以在清代统治时期,就算你是皇帝也很难动用国库钱财。

既然无法挪用国库,皇帝小金库只能通过皇家庄园和内务府经商渠道获取,但是皇家庄园只能给王室提供的基本生活物资,而内务府每年赚取利润不够皇帝高昂的开支,这时候皇帝就要想办法增加收入。

康熙皇帝

以前每年藩属国都会给中原王朝进贡,可是中原王朝为了展示大国形象,每次回赠给藩属国礼品比他们进贡的财产更多。乾隆时期,由于他个人非常好大喜功,造成私人小金库空虚,于是他每年回赠给藩属国财产逐年减少。

除此以后,乾隆皇帝还大肆收取官员的贡品,要求各个地方官每年都要向皇帝进贡财产,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地方官员为了给皇帝上贡,只能朝普通百姓索取,所以乾隆时期老百姓日子过得挺苦的。

而且晚年乾隆皇帝,更加好大喜功,喜欢收藏各种奇珍异宝,尤其对古玩字画有着独特的倾爱。

可是很多古玩字画都是藏在民间,有些珍贵古董是老百姓的传家宝。乾隆虽然贵为皇帝,但是也不能强行拿走老百姓家的传家宝,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去购买。晚年乾隆几次下江南,寻找天下美女也是耗资无数。就算呆在皇宫里面,乾隆皇帝也不闲着,他修建大量宫殿,这些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

所以晚年乾隆皇帝经常感觉钱不够花,这时候他也不好意思主动下令让官员搜刮民脂民膏,毕竟乾隆皇帝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想在后世落一个不好的名声。

乾隆皇帝

和珅的出现,成为乾隆皇帝的代理人

这时候乾隆皇帝就想找一个代理人,帮助自己去搜刮金银财宝,这个代理人必须非常聪明,而且要很会做事,不能把脏水和骂名抛到乾隆身上。大清王朝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这样一个代理人却很难找到。

一直到乾隆40年,乾隆皇帝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为自己小金库赚钱的代理人,这个人就是后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贪官”的和珅。

很多人认为和珅是一个大贪官,这一点我从来不否认,但是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和珅他就是乾隆皇帝的小金库,乾隆皇帝爱惜自己的名声,不愿意落个贪财好色的名声,可是他又需要大量的钱财,这时候他就让和珅帮他赚钱。和珅后来甚至敢明目张胆卖官,难道乾隆皇帝一点不了解吗?

我想乾隆皇帝肯定知晓,甚至卖官都是乾隆皇帝跟和珅共同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多给自己小金库赚钱。这也是为什么乾隆皇帝明明了解和珅是一个贪官,却一直不愿意杀害他的原因。

乾隆晚年经常宣扬“十全武功”,其实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很多贫苦百姓已经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在乾隆皇帝晚年,各地爆发了多起白莲教起义也能证明当时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白莲教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当时山西、湖北、甘肃几个省份的老百姓常年被官员剥夺,而且又遇到灾难,老百姓吃不饱饭最后只能成为流民。这些流民一路东进,最后聚集在今天的陕西、河南一带,才使得白莲教发扬壮大。

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国库存银对比

我们从国库存银数量也能看出乾隆皇帝晚期的昏庸,根据史书上记载,康熙皇帝在临死时期,国库存银仅仅不到800万两。可是当雍正皇帝继位后,他决定励精图治,一改康熙时期朝野不好的风气,一方面严厉打击贪官,把贪官污吏的家产查抄后归国库。

另外一方面雍正皇帝精心处理政务,每天只睡觉4-5个小时,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在他当皇帝的几年时间内,他几乎每天都要批阅奏折上万字,堪称“皇帝界的劳模”。

而且雍正皇帝非常重视农业,他大力推行各种农业政策,还奖励种田种得好的老百姓,甚至给表现突出的老百姓恩赐“老农”称号,相当于八品官职。所以雍正时期的老百姓,劳动积极性很高,而且因为贪官污吏少,老百姓生活相当幸福。

雍正皇帝

虽然雍正时期,他重用年羹爆发多起战争,耗费大量国库存银,但是雍正在临死时,国库存银高达3453万两白银。可以说雍正费尽心思,给乾隆皇帝留下了一个经济实力很扎实的王朝。

乾隆刚继位的时候,他表现非常不错,对内休养生息鼓励农业生产,对外能够驱敌赶匪,让大清王朝的土地规模达到一个历史高峰。乾隆王朝鼎盛时期的时候,国库的库银曾一度达到7000万两的水平。

惋惜晚年乾隆好大喜功,大部分金银都被他自己浪费了,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乾隆皇帝把国库耗空了。等到他去世后,嘉庆皇帝一查国库,居然发现里面只有几百万两白银,这也是嘉庆皇帝决心查抄和珅的原因。

我们不得不说,乾隆曾经是一个很杰出的皇帝,但是晚年乾隆实在太让人失望,他跟和珅一起做空了整个大清王朝。

标签: 乾隆和珅

更多文章

  • 都说乾隆皇帝是最大的败家子 主要有几点原因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败家

    对乾隆败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皇帝到底有多“败家”?谈起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被人们冠以的标签始终为:“活的久”“熬过了自己的儿子”这些字眼。历史上的乾隆皇帝确实是最长命的皇帝,在长命的同时,也不忘成为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年,把皇位禅让

  • 宝庆公主为何能得到朱元璋的厚爱?她的婚姻生活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宝庆公主,明朝

    宝庆公主(1395年-1433年),明朝时期公主,明太祖朱元璋幼女,安徽人。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宝庆公主只有八岁,由徐皇后照顾。1413年嫁给了镇守金川门的千户侯赵辉,宣德八年(1433年)去世。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很平常,皇帝后宫更

  • 桑维翰是什么人?他的容貌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桑维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至北宋建立,存在于中原地区以及中原之外的若干政权,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芸芸众生当中,山外有山,无奇不有,若万事“以貌取人”那就会显得格外肤浅。又有俗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就是一个人若有奇志,只要百折

  • 韩信当初手握三十万大军 韩信为何没有能两人平分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刘邦

    对韩信和刘邦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什么不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前言要说这个韩信,当时拥兵三十万,却不与刘邦为敌,甘为刘邦驱使,其中亦有好些故事。其一,这和韩信成长经历有所关联,正所谓不同环境塑造不同人,决定了他们的道路,所以,韩信成长

  • 唐庄宗李存勖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存勖,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存勖的父亲也就是唐末时,被唐朝赐姓封王的沙陀人李克用。李克用一生都在替唐朝做两件事,一件是剿杀黄巢之乱,另一件就是尽力消灭欲篡唐自立的梁王朱全忠(朱温)。可惜梁王朱温太过奸诈,学着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

  •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还去找韩信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韩信

    还不了解:项羽和韩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原本可以封王 秦始皇为何一个都没有封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皇子

    对秦始皇封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诸子本可被封王,为何始皇一个没封?其实,秦始皇的子弟原本有机会被封王。他们之所以没有被封王,是因为制度之争。把封王提到制度之争的,是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秦始皇信任的男人。秦王政吞并六国之后,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组成

  • 萧宝卷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做了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宝卷,南朝齐

    萧宝卷(483年~501年12月31日),即东昏侯(南史也作齐废帝),字智藏,本名明贤,南朝齐的第六任皇帝(498年9月1日~501年12月31日)。齐明帝萧鸾的次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武元年(494年),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498年)即位,萧宝

  • 太子胤礽为什么要频频作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太子胤礽为什么要频频作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康熙一生生有三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女儿,仅次于宋徽宗赵佶,是有史以来子女第二多的皇帝。从十三岁生下第一个儿子起,一直生到六十四岁(皇三十五子胤禐),真可谓老当益壮。康熙在1667年(康熙六年)生下长子承瑞,但其不

  • 美貌妃子被迫殉葬,为何与守墓人生下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明朝

    美貌妃子被迫殉葬,为何与守墓人生下孩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用活人为死人殉葬,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残忍的制度。在商周时期的人们大多信奉鬼神,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秦汉前期慢慢有所收敛,在秦汉之后就很少再有活人殉葬的制度了,多以木俑或者陶俑代替。但是在一些野史中还是有所记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