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开国名将冯胜是什么出身?他是什么结局?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是什么出身?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4/2/16 2:39:16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是什么出身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冯胜,出身平常农民家庭,与其兄冯国用从小爱读兵书,通晓兵法布阵之道。两人在干活闲杂之余,会跟村里的拳脚师傅学习武术,相互比较,待成年后,两人已经是周围村庄里以勇武和才智闻名周围的一对兄弟。

元末时期,民生凋敝,世道混乱,下至贩夫走卒,上至豪强世族,都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反对元朝的统治。在这样的局势下,冯胜和其兄长纠集附近的百姓,一起到附近的山上结寨自保。由于兄弟两人智勇双全的名声已经在附近各大村子传了数年,且兄弟两人为人豪爽仗义,平时也有不少人鞍前马后地跟随着,于是他们一呼百应,周围百姓们纷纷跟着上山结寨。

后来,在朱元璋攻打到至妙山的时候,冯氏兄弟打开寨门,主动投到朱元璋的队伍中。自此,兄弟两人在朱元璋帐下效力,特别是冯胜,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

二、南征北战

在投靠朱元璋后,冯胜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锋芒,一路跟随朱元璋四处征伐,以其才智和武勇多次取得小胜利,而冯胜真正立下大功,进入到朱元璋的核心人才队伍里,是在陈友谅袭击的时候。

当时,陈友谅进逼龙湾,朱元璋率军抵御,两军僵持在石灰山。此时,冯胜登高观察,发现陈友谅把主力放在左右两翼,企图用左右两边的攻击力量击穿朱元璋的防守,然而冯胜从高处发现了陈军的中路空虚,当即在两军交战时孤军突袭对方中军。

果然,陈友谅的中军在冯胜的雷霆攻势下迅速瓦解,败逃。朱元璋率军追击,进而拔采石,收太平。随后,冯胜率先锋部队攻击安庆水寨,解安丰之围,一路以雷霆之势攻克重重阻碍,建立了不下于常遇春的卓著功勋,为明朝开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建国后,仍有许多地区还未平定,割据势力依然在威胁明政权的稳固。时任太子右詹事的冯胜,继续奋斗在前线,与大将军徐达收服山西,一路北上,擒获北元丞相,受到朱元璋的嘉奖。并且,在徐达对北元作战失利的时候,冯胜独占鳌头,连战连捷,先后击败了扩廓帖木儿、上都驴、纳哈等北元主力,基本清楚北元对明政权的威胁。

三、加官进爵

元朝是马上民族蒙古人所建立的,是一个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朝代,他们所仰仗的是他们的武力。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南北朝割据、宋政权被各种少数民族政权欺负、到蒙古铁蹄践踏中原大地,数百年里,草原民族的军事力量已经强烈威慑住中原人。因此,尽管朱元璋已经收复了大部分中原地区,却始终处在对北元反扑的担忧之中。

而冯胜,在对北元作战中屡建奇功,彻底消除了朱元璋的烦恼,因此,在后来的开国元勋封赏之中,冯胜受封宋国公,位于李善长、徐达和常遇春之下。

冯胜享受这份待遇当之无愧,他是用实实在在的文韬武略获得的这份殊荣。根据记载,他在大将军徐达和李文忠去世之后,执掌兵权,对阵北元太尉纳哈率领的数十万精兵。面对北元精兵,冯胜所想的不止是如何正面迎战,而是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仔细研究周围地形后,发现有一条小路直通北元主力,于是,悄悄地派入卧底到北元军中,不断散发明军强大和投降有好处的消息,元军中的许多士兵和将军都动摇了。

然后,冯胜派出曾经俘虏但厚待的元军将领前往游说纳哈,邀请纳哈商谈,并在商谈之时招降了纳哈的大军,最终,兵不血刃地降服了二十万人,被朱元璋大加赏赐。

四、猜忌被杀

然而,俗话说“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为明朝拔除了一个个障碍的冯胜最终逃不过“鸟尽弓藏”的命运。

首先,在冯胜从征讨北元回来时,便有许多不好的舆论出现:冯胜私藏良马,结交北元贵族,娶蒙古女人等等。众所皆知,朱元璋的性格本就是猜疑心很重,加上“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作用,朱元璋对这些功高盖主的文官武将越来越不放心。

其次,考虑到冯胜的功劳,朱元璋选择对其软禁,让他不得离开凤阳。冯胜眼见得当年一起作战的兄弟或是病逝、或是受到牵连被满门抄斩,心里害怕,惶惶得不得终日,于是时不时就跟朱元璋上奏要告老还乡,朱元璋答应了,但始终没有撤销监视。

最后,要了冯胜命的是蓝玉案和冯胜回乡后的行为。为了给年幼的朱允炆扫清未来执政的阻碍,朱元璋制造了蓝玉案,清除了大量旧臣,原本,不问朝政的冯胜不在其列。但是,冯胜在老家空地上铺上瓦砾,驾着马车在上面跑来跑去,制造出类似战场的声音。冯胜的苦中作乐,在朱元璋耳中变成了贼心不死、壮志未酬,于是,害怕朱允炆上位后,冯胜会和其他同姓诸王勾结,在蓝玉死去的同月,冯胜被召入京城,离奇死亡。

总的来说,冯胜确实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和眼光,其作战方式灵活,不会一味地依靠谋略或者勇武,这也是冯胜屡战屡胜,建立不下于徐达、常遇春的功勋之原因。

但是,人无完人,冯胜也有缺点,在战争中对金银财宝伸手,没有抵挡诱惑而越过底线,在朱元璋眼里,功劳再高都不可信任。而且,冯胜的悲惨结局也不是他一人之过,在两次谋反大案的作用下,朱元璋的猜疑心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境地,一点风吹草动,他都会警惕异常,更何况冯胜几乎是最后一个大功臣。为了朱允炆未来的稳固统治,朱元璋只好对冯胜痛下杀手,这是臣子的悲哀,也是帝王的无奈。

标签: 冯胜明朝

更多文章

  • 房玄龄的老婆是谁?丈夫纳小妾竟然自戳眼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房玄龄,唐朝

    古今中外悍妇妒妇数不胜数,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怕老婆的男人了,不过这其中有的人是真怕,有的人却是因为太爱才会怕,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龄就是一位人尽皆知怕媳妇的代表人物,有多么人尽皆知呢,那可是闹得满朝文武再加皇上皇后公主都知道的事情。现如今小情侣之间经常提到的吃醋一词其实是房玄龄的老婆卢氏开创,由此可见

  •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为何会差点被杀?最终却流芳百世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重耳,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晋文公重耳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晋文公重耳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但重耳直到60岁之后才得以回国登上君位,可以说,他困顿了大半生。由于晋国内乱,重耳逃亡在外,辗转于各国。这一次,重耳逃到了齐国,一待就是七年。本想依靠齐桓公的力量回国争位

  • 朱元璋为什么把喝醉酒的徐达抬上龙床 徐达又是如何消除朱元璋的疑心病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徐达

    对朱元璋疑心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疑心病是古代封建历代王朝皇帝的通病;尤其是历代朝代的开国皇帝,一方面需要这些开国的文臣武将替自己打江山以及镇守边疆,确保边疆的天下太平;另外一方面,做皇帝的又要时刻提防这些文臣武将私下动作,生怕自己的皇帝宝座时刻就成了臣下

  • 揭秘: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鲜为人知的一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十国,石敬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石敬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后晋高祖石敬瑭,生于公元892年,山西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曾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因甘心给比自己小十岁的辽太宗耶律德光当傀儡儿皇帝,而饱受世人诟病。石敬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灭掉了后唐,建立后晋称皇帝

  • 王翦和李牧在战场上面对面的打过 两人谁的战斗力更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翦,李牧

    对王翦和李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战国时期,决定一个国家实力和兴亡的往往是个别能力极强的人,特别是到了战国晚期,一个厉害的战将能够决定战场的局势。王翦和李牧同被后人称作战国时期名将,一个隶属于秦,一个效忠于赵,都是实力雄厚的国家,并且他们也在战场上面对面的

  • 柔福帝姬赵多富的生母是谁?她最后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多富,宋朝

    柔福帝姬赵多富,乳名嬛嬛,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生母为王贵妃。“帝姬”封号即“公主”之意,是宋徽宗别出心裁自创的封号。《宋史》记载:“政和三年,改公主号为帝姬,国号易以美名。”北宋亡国后,十七岁的柔福帝姬随同父兄等一起,被金人掠至北方。《宋俘记》记载:柔福帝姬到了金国,

  • 项羽如果打败刘邦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和刘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网上有个问题,很有意思,说若项羽在楚汉之争中赢了刘邦,或者早早在鸿门宴上就除了他,中国会不会同现在的欧洲一样,变成小国林立的状态。这种设想的背景是刘邦巩固和发展了秦始皇首创的大一统格局,而项羽还是坚持分封制的那一套,项羽击败刘邦后,很可

  • 吕不韦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 吕不韦是如何成为秦国的丞相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吕不韦,秦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不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秦朝时期,一位依靠自己独特的"经营之道"成为秦朝最大赢家的人物,秦始皇也称其为"仲父",此人名曰:吕不韦,说起吕不韦的经营之道,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吕不韦:吕不韦(前292年-前2

  • 刘巴是何人?竟让张飞低三下四的主动示好?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巴,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别误会,三国名将张飞性取向绝对没问题,他为啥偏要和一个叫刘巴的大男人睡在一起呢?其实张将军只不过想和刘巴套近乎而已。两汉三国时期,有很多两个大男人睡在一起的例子,比方说光武帝刘秀就曾和同学严子陵抵足而眠,表现同学之间情谊

  • 赵云墓一千多年来无人敢盗,揭秘背后真实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四川成都大邑县城东两华里处的银屏山下,有一座古墓,墓主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墓碑刻有“汉顺平侯赵云墓”字样,两侧有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赵云随丞相诸葛亮攻打曹军,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