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蒋济是谁?为何说他像司马懿的孪生兄弟?

蒋济是谁?为何说他像司马懿的孪生兄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04 更新时间:2024/1/9 10:25:12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并得以成功,有一个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蒋济。蒋济这个人有时候就像是司马懿的影子一样,总是跟随着司马懿忽明忽暗地出现,又因为两人的见解、立场大多相同,所以这蒋济又像是司马懿政治上的孪生兄弟一样。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蒋济这个人最早出名是在建安十三年。当时曹操正在率领大军征讨荆州,遇上大瘟疫,士兵死亡很多,而这时候孙权却亲自带兵包围了合肥。曹操派将军张喜率领一千名骑兵,打算在经过汝南时再统领那里的驻军一道前去解合肥之围,可是在路上,又有不少兵士染病。合肥危在旦夕,援军不到,扬州刺史异常着急。蒋济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刺史我已经得到了张喜的书信,他正在率领着四万兵马赶来,我也派人前去迎接了,希望你们再坚持坚持。然后派出三路人前往合肥送信。在这些送信人中,有一部分人冲入城中,另外两部分人故意让孙权军捉住。孙权认为真有四万大军赶来,赶紧撤军,合肥城得以保全。因为这件事情,曹操知道了蒋济,后来又因为谏阻曹操迁徙人口,就更加对蒋济有了好感,于是就让蒋济担任了丹阳太守,不久担任了扬州刺史的别驾。再后来,蒋济被曹操任命为丞相主薄西曹属,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的司马懿为丞相主簿兼东曹属,两人同为丞相府的属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关羽发起襄樊战役,将曹魏大将曹仁围困在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率领大军前去救援,结果于禁被擒,庞德被杀,一时声势浩大,引起中原震动。曹操因为许昌离荆州太近,想让汉献帝从许昌迁都,蒋济和司马懿却认为,“于禁等军是被洪水所淹没的,并非是攻战的过失。他们的失败,对国家的大计还不足以有重大损失。刘备和孙权两家,外表看起来很亲近,其实内心并非如此,关羽得志,这必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可以派人游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再把江南割让给孙权。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了。”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联络孙权,不仅成功解了樊城之围,还因为东吴人杀了关羽,造成了吴蜀两家更大的矛盾。

这当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史书中都记载,上面这段话是蒋济和司马懿提出来的,到底是蒋济提出来司马懿赞同,还是司马懿提出来蒋济赞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是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段内的不同地点说出来的话,因为其看法类似,所以也就没有了谁先谁后的问题了。我们今天的人也只能感叹于他们两人的“心有灵犀”了。

曹丕、曹睿时期,司马懿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而蒋济的官职地位也是在步步高升。魏明帝后期,蒋济担任中护军。中护军一职官位虽然不是多高,但权力很大,除了在军中总统诸将,执掌禁卫外,还有负责选任武官的权力,因此有很多人就向蒋济行贿。而蒋济呢,就利用这项职权大肆谋取私利,民间甚至编了歌谣标明蒋济买卖各级军官所索要的价码。司马懿有一次和蒋济闲谈时说起此事,蒋济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于是舔着脸笑着说:“洛阳城中的商品价格贵,少一钱也买不到啊。”两人相对大笑。如果不是关系特别好,谁会拿这种事出来闲扯!

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又一次成为托孤重臣,和大将军曹爽共掌朝政。太尉司马懿升任为太傅后,太尉一职就由蒋济接任。曹爽专权,重用丁谧、邓飏等人,轻易改变朝廷的法度,蒋济就上书予以反对。但曹爽依然故我,司马懿就和蒋济一道暗中做着推翻曹爽的准备。

正始十年(公元249),司马懿乘曹爽兄弟与皇帝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之际,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以太后下诏的名义宣布罢免大将军曹爽等人的职务,蒋济亦跟随司马懿驻屯洛水浮桥。在曹爽被围困期间,蒋济又写信给曹爽,称司马懿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在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的劝说下,曹爽投降。

政变过程中,大司农桓范矫诏出京城赶往曹爽身边,劝他劫持皇帝到原来的京城许昌,然后下诏召集外地的军队前来勤王,这样还可以和司马懿一搏,但曹爽犹豫不决,一直叹息到天明,最终失败。对于桓范出城投奔曹爽,然后给曹爽出主意反击,历史记载中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蒋济说:“曹爽的智囊去了。”司马懿认为,桓范的主意再好,但曹爽必不会用桓范的计策;而另一种说法是,司马懿对蒋济说:“曹爽的智囊去了。”蒋济说:“桓范的确很有智慧,但就像那种不中用的老马贪恋槽子里的豆子(爵位富贵)一样,曹爽必不会用桓范的计策。”同一件事情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而其中的角色却有一个互换,是不是有点儿意思!这倒真像是孪生兄弟在那儿说话,听话人倒是听明白了,可就是弄不清谁先说谁后说的了。

说蒋济是司马懿政治上的孪生兄弟,有人或许要说,对待曹爽,两人的处置意见是不一样的。理由是,曹爽被杀后,蒋济拒绝了朝廷的封赏,这是他觉得自己失信于曹爽,内心自责的表现。同时认为,这年蒋济发病而死,也是这种自责起了作用。实际上,这件事还是要从两方面看:其一,曹爽毕竟是老曹家人,把持朝政多年,提拔的大臣将领无数,留着他,你能说将来有一天他就不会让人放出来?毕竟司马懿已经七十多岁了。而一旦曹爽出来或者是他提拔的人掌权,清算司马懿还能放过他蒋济?其二,拒绝封赏如其说是自责,不如说是畏惧于司马氏。司马懿在诛杀曹爽以后,马上升任自己的儿子司马师为卫将军,而另一个儿子司马昭也加封进爵,不久成为持节在外的安西将军,掌握了京城以及西北方向的全部军队。控制皇帝、控制京城、控制军队,司马懿父子要干什么,作为历经四朝的蒋济,难道会看不出来吗?到了这个时候,留给蒋济的是能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争着让司马懿当丞相,拥护新主子的问题。如果不能,甚至他所待的那个位置碍事儿,也一样会遭到司马懿的打击驱逐。蒋济在上表辞赏当中,说“曹爽包藏祸心”,他这个名义上的上司是有责任的,还说曹爽“伏诛”,是“社稷之福”。因为他不是“首先谋划的”,也不是擒拿他的“统帅或者主将”,所以不能“冒功邀赏”。总的感觉是他不敢和司马懿“争功”,而看不出哪地方为曹爽而觉得内疚。所以,如其说是蒋济自责,到不如说是他在撇清,那就是说,杀掉曹爽是社稷之福,但杀他从头至尾并不干我的事。

总起来说,到了这个时候,这对政治上的孪生兄弟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仅蒋济,魏国很多人都看明白了,魏国代汉那一幕又将重演了。只是作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蒋济来说,他还有时间为了失信于一个同样想谋逆篡位的曹爽而自责吗?

标签: 蒋济三国

更多文章

  • 杨淑妃,唐玄宗得宠嫔妃,她最后为何要选择出家?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淑妃,唐朝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获取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和权力。在他的后宫嫔妃中有一位后妃一生无子但平淡安稳,最后得以善终,去世时58岁。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杨真一(692—749年),唐玄宗嫔妃,兵部郎中、昌宁伯杨澂的长女。出身

  • 在东汉末年群雄中,为何说孙坚才是真正的猛将人物?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坚,东汉

    小说《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场景极力烘托了刘关张的英雄形象。但事实上,这些都是后世小说家虚构的场景。史料记载,真正战吕布、斩华雄的,是长沙太守孙坚。在《三国演义》中,孙坚的着墨并不多。他早早出场,又早早离场。唯一给人留下印象的,大概就是他私藏传国玉玺并赌咒发誓,结果真的死于乱

  • 汉惠帝驾崩的时候,吕后在丧礼上为何只是哭而不泣?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惠帝,吕后

    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惠帝刘盈驾崩,年仅24岁。这个仁慈善良的大汉天子,在位仅仅7年,他的死跟他的母亲,当朝太后吕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刘盈作为太子登上皇位,成为汉朝的第二任皇帝,但当时的刘盈毕竟还是年少,实际的权利依然还是掌握在母亲吕后的手里。吕后在手握大权之后,为了报复戚夫人当年唆使刘邦改

  • 郭德成是什么人?为了放弃被朱元璋提拔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德成,明朝

    郭德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每个皇帝成功建国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论功行赏,对当初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之后,就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奖赏了。这就像是年底了发年终奖一样,让人感到高兴。但是有一个人却拒绝了朱元璋的奖赏,这

  • 康熙驾崩雍正上位 雍正为什么连夜处死康熙的心腹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康熙,心腹

    对雍正和康熙心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从古至今,历来的封建王朝都存在着争夺皇位一事,只要你拥有了皇位,你就可以一手遮天,拥有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清朝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避免不了皇位争夺的情况发生,而清

  • 李卫的母亲病逝后,为何要将田文镜送来的礼物丢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卫,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卫的母亲病逝后,为何要将田文镜送来的礼物丢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时期,官员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正规的科举制度,从童试、乡试、会试一步步考上去的,称为“科班出身”。另一种是在身份背景没问题的前提下,用金钱买来一个官职,称为“”。一般来说,科班出身要比捐班出

  • 朱允炆是什么身份?只能算作半个嫡孙为何会继位?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是什么身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是一个“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故事。朱元璋称帝之后,嫡长子朱标被立为储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惜朱标早逝,按照传承顺序,理应立太子朱标的嫡长子为储君,即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嫡长子已死),然而朱元璋却立了朱允炆为储君,这又

  • 秦始皇母亲赵姬到底奇在哪里?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姬,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她的真实姓名,在历史上没有记载,赵姬这一称呼,最早见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庄襄王的王后,生在当时的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太后”。《资治通鉴》载,她原来是赵国富豪家的女儿,后来被

  • 北伐中原时,姜维打不过邓艾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维,三国

    你们知道姜维北伐中原时,为什么打不赢邓艾?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姜维在蜀国历任

  • 李渊晋阳起兵后,杜如晦如何成为后来的“房谋杜断”?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杜如晦,李渊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唐初著名宰相,为襄州刺史杜吒之子,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如晦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