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陈宫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他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陈宫在三国众多谋士当中,他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10 15:46:29

陈宫原来是曹操的谋士,背叛曹操后投靠了吕布,再后来和吕布一道被擒获。在曹营,陈宫的角色应该是一个谋士,在吕布处也是如此。那么,陈宫在三国的谋士当中,能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上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和黄巾军作战时阵亡。陈宫对曹操说:“兖州现如今没有主官,而朝廷的能力又管不到这儿,陈宫我请求您允许我在州中游说,明公您来当这个州牧,以此为基础争夺天下,这是霸王之业啊!”陈宫对州别驾和治中等人说:“如今天下战乱而州中无主,东郡太守曹操是天下少有的大才,如果将他迎接而来担任州牧,必定能够使兖州百姓安定。”济北相鲍信等人也有相同看法,于是和州中官吏万潜等人来到东郡,迎接曹操担任了兖州刺史。

这是有记载的陈宫第一次出谋划策。此事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陈宫建议曹操担任这个州牧;二是陈宫说服州别驾侍中等人接受曹操;三是济北相鲍信等人也是同样的看法。前两项反映的是陈宫的智计水平和能力,不知道曹操当时是怎么表现的?鲍信是济北相,地位和当时的曹操相当,同样有地盘有军队。也就是说,鲍信的态度更为关键,所以《三国志》只说了鲍信迎接曹操,并没有采用《世说》所说的陈宫的建议。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进攻徐州的陶谦,陈宫策动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陈宫对张邈说:“如今英雄豪杰并起,天下乱纷纷的,你有千里之众,拔剑四顾,足以为豪杰,反而受制于人,不是自己下贱自己吗!现今兖州的大军都东征陶谦去了,整个州内空虚。吕布英勇善战,如果将他迎接而来,经营一州,根据天下形势,一时间不是可以任你纵横吗?”张邈认可。兖州被吕布策反,只剩下鄄城、范县、东阿三地还在曹操留守的人手中。

这件事应该是陈宫一生中最大的事件了,但这件事情恰恰可以看出陈宫的智计水平堪忧。吕布当时名气很大,但这个人名气很臭。他先后跟过丁原、董卓,最后都把他们杀了。李傕等人反攻长安,他丢下王允自个儿逃走了。离开长安后投奔袁术,袁术不敢用,投奔袁绍,袁绍想杀了他。在来到兖州之前,吕布在张杨处,张杨对他很好,但吕布手里没有兵,张杨也没有给他兵。陈宫建议张邈迎接吕布,是想让吕布当下属吗?如果是这样,张邈是比董卓地位高还是能耐大?他能给吕布的难道比丁原董卓还多吗?如果是居于吕布手下,难道这能够改变张邈从属他人的地位吗?

再看看吕布得到兖州以后的情况。曹操说,吕布几乎是一天得到了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拦截我,而是在西边驻扎濮阳,我知道他没有什么作为的。这是作为兖州的主人曹操的看法,曹操的水平不容置疑。吕布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张邈其人也没有大作为,他俩想不到这一点不足为奇,作为谋士,陈宫也想不到,可见他也就是这么个水平了。更要紧的是,曹操还有军队在手,肯定会回来反扑,陈宫竟然没有任何应对举措,这实在不符合一个谋士未雨绸缪的基本要求。

陈宫辅佐吕布时,有两次出谋划策的记载:一是曹操率军到达彭城时,陈宫献计说:“应该赶快迎头痛击,以逸待劳,一定获胜。”吕布说:“不如等待他们来攻,然后将他们赶到泗水当中去。”二是曹操到达下邳城,陈宫对吕步说:“曹操远道而来,不可能坚持很久。如果将军以步兵和骑兵出城驻扎,我带着剩下的军队守卫在城内,如果曹军攻击将军你,我就出城从后边攻击,如果曹军来攻城,将军就从外边救援我。这样不过十天,曹军的粮食必然吃光,我们攻击必然会打败他们。”吕布认可,但被吕布的妻子阻止。曹操攻击猛烈,吕布想投降,被陈宫阻止。吕布的部下将吕布绑起来献给了曹操,吕布被杀。

这两次计策都没有实行,若实行会怎样不好说。不过,这两次计谋都有明显的不足。陈宫说的以逸待劳就是一个漏洞,按照吕布说的等他们来攻,不是更能让曹操疲劳吗?在下邳城下,陈宫想让吕布分兵,是不是像吕布妻子说的那样,是将吕布诓出城不知道,但临时分兵却不见得就说是一个好主意。“围魏救赵”是早已经实行过的战法,他的通俗说法就是“围点打援”,这种计策对曹操这个军事家来说能不能管用就要看各人自己的理解了。另一个就是陈宫说十天曹操就会粮尽,结果是曹操围困下邳城三个月之久。对敌方的判断有点出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有句术语叫料敌从宽,这陈宫料敌从严不要紧,这时间差的也太过离谱了。

再来看看曹操对谋士们的评价吧。初平二年,曹操任职奋武将军,荀彧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十分高兴,说:“这就是我的张良。”建安元年,荀攸被曹操征为尚书,和他谈话后对人说:“公达不是平常人,我能够和他讨论事情,天下还会有什么忧心的事哪!”。郭嘉离开袁绍前来投奔,曹操和他谈了一次话后说:“使我成就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曹操在早期有没有对陈宫做出评价不知道,但陈宫被擒获后两人有一番对话,曹操说:“公台,你平常自己觉得智计有余,今天又有什么话说?”陈宫说是因为吕布不听他的,曹操笑了笑转到其他话题。要说曹操这个人,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人,夸奖人还是挺大方的,为什么会说陈宫自己认为“智计有余”呢?

陈宫为什么会背叛曹操,总感觉他可能觉得在曹操这儿不能出人头地。曹操谋士有荀彧,年轻一点儿的还有郭嘉,陈宫当下不能超过荀彧,想熬资历还有更年轻的郭嘉等着,怎么说都不具有优势。吕布这个人作为武将还行,作为诸侯水平真的不咋样。从投奔吕布这个角度来看,作为谋士,陈宫也就是处在二流水平。

标签: 陈宫三国

更多文章

  • 固伦和静公主嫁给了谁?她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硕和恪公主,清朝

    固伦和静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固伦和静公主,乾隆皇帝第七女。(1756)七月十五日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想必很多读者都知道魏佳氏生前是皇贵妃并不是皇后,而她的女儿一位是固伦和静公主,另一位和硕和恪公主。一母同胞的姐妹,待遇却大不相同,究竟是为何?一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何如此害怕自己妻子独孤氏呢?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杨坚,隋朝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何如此害怕自己妻子独孤氏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中国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处于弱势地位,但不排除有些女性的才能确实能够与男性比肩,甚至比男子更甚。就像我们熟知的武则天、北魏冯太后等。然而这些女性有一个共同点,基本上都是丈夫去世之后才绽放自己的光芒

  • 历史上李成器将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他的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成器,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成器的故事。众所周知,李隆基是唐朝的唐玄宗,对于他的事迹,大家几乎耳熟能详,而且他还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成就了繁华的盛唐。但李隆基却在晚年犯过错误,他过度宠溺杨贵妃,不理朝廷,致使安禄山作乱,

  • 曹操五子良将中为何有四人给关羽送过“礼”?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三国

    历史演义灿星河,老乐斗胆鼓唇舌。看到“曹操五子良将中,有四人给关羽送过礼,分别是恩、义、功、粮”这样一个标题,不知道三国迷能否将这几位对号入座。因为对于熟悉三国故事和历史的人来说,曹操的五子良将人选很清晰,分别是张辽、徐晃、张郃、乐进和于禁。而这几个人当中,跟关羽私交不错的,是张辽和徐晃,让关羽露大

  • 李存孝一生战功赫赫,功劳无数,他最终的结局为何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存孝,唐朝

    李存孝(858―894年),本姓安,名敬思,粟特族。唐末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成为晋王李克用麾下骁将、义子,人称“十三太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存孝从小就武功盖世,力气很大,从而被街坊所熟知。在李存孝十几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父亲外出,路遇猛虎,如此

  • 尉迟敬德曾改过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尉迟敬德,唐朝

    尉迟敬德本名尉迟融 (《新唐书》作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1971年,尉迟恭墓被发掘,墓志铭重现天日,经过清洗之后发现,在名与字的地方,石碑上存在明显涂改,改后文字与周围字体不大一

  • “得关中者得天下”,为什么马超没得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马超,三国

    人们常说“得关中者得天下”,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关中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其进可攻、退可守,而渭河平原肥沃的土地则是庞大的后勤基地。关中地区被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座关隘围在中央,因而也被称为“四塞之地”。凭借这

  • 永琪的生母愉贵妃,为何一直被乾隆冷落?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永琪,乾隆

    乾隆最宠爱的儿子莫过于五阿哥永琪了,而永琪的母亲正是愉贵妃。但奇怪的是,这位愉贵妃为何一直不得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愉贵妃虽然说不是汉人出身,但是在当时的后宫之中来说还不算什么显赫的身份,而愉贵妃的父亲也不过是员外郎而已。在雍正皇帝还在位的时候愉贵妃则是被赏赐给皇子弘历,

  • 明英宗当初为什么要杀于谦 明英宗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英宗,于谦

    对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重新上位后,明英宗为什么要杀于谦?如果不杀于谦又会怎么样?先说一下背景,正统十四年明英宗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而后蒙古太师也先大举进攻北京。值此危难时刻,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拥立监国的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

  • 为何说唐朝最惨的开国名将是刘文静?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文静,唐朝

    说起唐朝的开国名将,“凌烟阁功臣”是最出名的,那么除了他们,还有哪些名将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有一位人物的功绩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还要大,官职也要比他们高,甚至被皇帝授予了免死铁券。不过此人的下场却很惨,家产被抄没,而且被皇帝下诏处死,后来全家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