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发动安史之乱?

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发动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68 更新时间:2023/12/29 15:25:1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关于安史之乱,以上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中看到的内容。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都有战乱,规模和影响或大或小,大多数都爆发在国家特别不稳定的时候或者一个朝代的末代。

原因大都是因为朝廷太过腐败,领导者平庸甚至暴虐,至使百姓民不聊生,不得不反抗。还有一种情况是,皇帝柔弱,皇室成员或地方上的官员势力壮大,产生了叛逆的心理,想要自己称帝,比如说明代的燕王朱棣。

安史之乱的发生显然是个例外。

唐王朝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大唐盛世至今引人遐思。它是自秦汉来第一个没有依靠修长城来抵御胡人进攻的王朝,而唐玄宗统治的这段时期更是史称开元盛世。国内的安定环境带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诗题材便是由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还诞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等。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盛世王朝应该不易爆发大规模战乱,唐玄宗也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统治者,更何况一手发动叛乱的安禄山还深受唐玄宗的信任,没想到他会发动安史之乱,更没人想到这场叛乱几乎将唐朝推向灭亡。大唐帝国由盛转衰,中原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的优势地位。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唐朝对外扩张,导致行政系统以效率为导向,推动了藩镇和安禄山、史思明的崛起。对外扩张造成了利益集团对军权的争夺,产生了民众对朝廷的不信任,安禄山趁机做大。

这个故事背后有很多疑点:比如唐玄宗为什么会喜欢和信任一个没有背景的胡人?安禄山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在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起兵造反呢?

安禄山深受唐玄宗信重,这是事实。但是他和储君,未来的皇帝——太子之间的关系就没那么美好了。

唐玄宗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作为父亲,他却不念亲情,将儿子送上断头台。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尽人皆知,但在杨贵妃之前,玄宗宠爱武惠妃长达二十多年。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和玄宗生了四子三女,杨贵妃原本的夫君,寿王李瑁就是武惠妃所生。有宠爱在身,武惠妃自然就生发了其他的想法。

原本唐玄宗的太子是李瑛。但是到了公元733年,武惠妃以宫中有盗贼为由设下陷阱,将太子李瑛、李瑶李琚等两位亲王引入宫中,诱使他们穿上铁甲(这个桥段是不是很熟悉)。武惠妃告诉唐玄宗,他们穿铁甲要谋反了。武惠妃固然是心狠手辣,唐玄宗下手也不手软,不分青红皂白,一日之内将三个儿子全部处死。

李瑛被杀后,武惠妃也没得逞,忠王李亨继承了太子之位。有了兄长的前车之鉴,李亨自然处处小心、事事恭谨。然而即便如此,李亨仍免不了被唐玄宗威胁,屡次遭到敲打,好几次都差点被废。

作为太子的李亨会参与国家大政,与一些边将和朝臣结好。其中,李亨与王忠嗣从小一起读书,关系非常要好。当时,王忠嗣是唐朝战无不胜的军神,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整个唐朝西北乃至河东军区,都是太子的支持者。

正所谓“太子唯兵强马壮者得之”。太子有西北军区的支持,自然让唐玄宗和李林甫如坐针毡。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将本是一介杂胡的安禄山扶植为统领三个军镇,拥有20万大军的强力节度使。

就这样,唐玄宗、安禄山与李林甫便结成了难以动摇的三巨头同盟。

安禄山本身是很有作为的,经常立功,而且他这个人特别懂得揣测别人的心思。

每次进觐见,他都很表达忠心。在宴会上,安禄山进奏:

“臣生番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

唐玄宗以为“诚”,甚是怜爱。

安禄山长得很胖,腹垂过膝,自称得350斤。对于他来说行走都不是很方便,但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竟能流转如飞地完成高难度的胡旋舞,其诚心天地可见。想想这个画面,也是很醉人。不过在唐代,大男人当众起舞是很常见的,玄宗本人就很爱跳舞。

诗人白居易《胡旋女》还曾借事咏怀: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团圆。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在唐玄宗看来,安禄山大大咧咧,赤诚忠心,愚钝可爱,但言语中还不乏幽默风趣。

有次朝见,唐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开玩笑: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呢?安禄山却说他的肚子里装的是一颗赤子之心,诙谐中很确切地表达出自己对皇上的赤诚忠心。

这样伶牙俐齿,知情识趣,怎能够不让人唐玄宗喜欢呢。

从其他细节也可看出唐玄宗对安禄山的宠爱。《资治通鉴》载:

“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

为了回报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也使尽各种招数,证明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为此,他不惜认比自己小16岁的杨贵妃为母。

除此之外,安禄山还逢场作戏,配合唐玄宗侮辱太子。《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

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安禄山不拜太子,只听命于皇帝一人,这样不仅能显示出他对皇上的忠贞,还可以证明他与太子毫无瓜葛。不得不说安禄山真是识人心,历代皇帝最防备的人就是储君,既怕他们无能,不堪重任,又担心他们野心膨胀,想早日取代自己。安禄山的态度可是唐玄宗最乐于见到的。

安禄山自始至终都认为李林甫可以扳倒太子,然而李林甫去世后,政敌杨国忠继承了相位,而太子的地位却始终屹立不倒。

唐玄宗年岁已高,朝廷内又有太子和政敌,朝廷外有敌对的西北藩镇,安禄山已经骑虎难下。安禄山之所以能保持这些势力的优势,完全是得益于玄宗对他的宠信,随着玄宗年龄的增大,其他势力对他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旦玄宗去世,等待安禄山的必然是被攻讦消灭的命运。

安禄山之所以会拼命,一方面是野心膨胀,富贵险中求;另一方面也是怕玄宗死后,自己被新皇帝打击。

“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春秋高,颇内惧”,这也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原因。

标签: 安禄山唐朝

更多文章

  • 中国名人故事之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留下了什么样的美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管仲

    管仲,又称管敬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名夷吾,字仲,颍上郡颍水之滨人。管仲出身贫贱,曾与好友鲍叔牙一起经商,在坎坷的生活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果没有被后人传为美谈的管鲍之交 ,那么我们在这里很有可能就看不到管仲的名字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管仲

  • 因女人而大怒,吴三桂的一生如何评价?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三国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句话不仅可以形容曹操,用来评价吴三桂也比较合适。在明末清初的大变局时代,吴三桂登上历史舞台,以他独有的方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记。三百多年过去了,他虽已退出江湖,但关于他的江湖传说不绝于耳。吴三桂本是明朝的边关大将,却因崇祯的去世而走到十字路口,在李自成与满清之间,他选

  • 一生只被重用过一次,苏定方最后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定方,唐朝

    唐朝的皇帝李世民,他一向以聪慧识人著称,而且非常的善于用人,所以他的手下大多是能臣名将。不过我们的李世民,他也不是一个真正完美的君主,他也有眼睛看走眼的时候。他在位的时候写着人才的时候就犯过一次严重的错误,唐朝初期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将军,但是从来没有进入他的眼睛里。李世民他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呆了长

  • 郭子仪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年过80,仍妻妾成群、纵情酒色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子仪,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郭子仪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历史上的名臣良将有很多,他们无不是德才兼备、军功显赫,受到君王的倚重和百姓的拥戴,可是我们也会发现,这其中有一些功高救世的能人,却尤其不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只图尽情享乐。比如说唐朝的

  • 大清朝第一王爷多尔衮,权倾朝野,死后却被掘坟鞭尸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多尔衮,清朝

    大清朝第一王爷多尔衮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每每说起三百年大清历史上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留下多少英雄豪杰,又沉淀下多少令人费解的悬迷?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不好说,有心不说之事。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故事才让

  • 成贵妃是什么身份?纳入后宫,历经五朝荣封大清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贵妃,清朝

    对成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道光帝后宫妃嫔斗争频繁,有13人曾受到降级处分,有的妃嫔被降级后郁郁寡欢,不久于人世,而有些人却心态乐观,幸运地获得了高位,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便属于后者,她就是成贵妃。成贵妃姓钮祜禄氏,家世不详,为何成贵妃会家世不详呢

  • 赵元佐:赵光义最钟爱的长子,却因发疯被废为庶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元佐,宋朝,赵光义

    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皇长子,从小便得父亲宠爱,最后却因发疯被父亲废为庶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赵元佐的生平故事。赵元佐生于965年,是赵光义的第一个儿子,他年幼时聪慧机智,又长得极像宋太宗,所以宋太宗十分宠爱他。赵元佐十三岁时跟随父亲打猎,对猎物百发百中,一旁的辽国使者

  • 宋徽宗为何不敢杀柴进?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宋徽宗,宋朝

    宋徽宗为何不敢杀柴进,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我国的四大名著个个都是精华,每一本都讲着不同的故事,看过的人无不称赞这其中的精妙绝伦。不过小编倒是最喜欢水浒传这本了,因为这里面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个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而且都甘愿成为宋江的手下,可见这人有多么高的情商,

  • 古代女子入宫选妃的条件到底有多苛刻?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宋朝

    古代的皇帝坐拥天下,可以说,当皇帝的人拥有全天下的所有资源,甚至包括人的生杀大权。因此,古代的皇权,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争夺的目标。有的人为了坐上皇帝的位置,甚至不惜谋害自己的至亲之人。事实上,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可见皇位对于人的吸引力是多么可怕。皇帝有很多的特权,所以在生活中也有着和普通人截然不

  • 康熙的孙子就有一百多位 康熙真的对乾隆如此厚爱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康熙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和康熙,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清朝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代”康熙皇帝和他的孙子乾隆皇帝绝对是一对特殊的CP。他们是一对祖孙,却在乾隆皇帝对康熙皇帝的倍加尊崇下,让很多人将两人中间的雍正皇帝忽略,甚至误会两人才是皇位直接传承的父子关系。雍正皇帝的历史功绩和对于乾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