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在位时只虐富人吗 事实上百姓也同样残酷

朱元璋在位时只虐富人吗 事实上百姓也同样残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47 更新时间:2024/1/18 1:24:47

你真的了解明朝百姓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前言: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出身于农民的他,深感人间疾苦,痛恨贪官污吏,所以在他登基后,大力推行廉政,对当时官僚系统严加整治,打击了众多贪官,手段残酷,令人发指。但你真的以为朱元璋只虐富人吗?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事实上,朱元璋对待普通民众的政策也同样残酷,甚至比富人更胜一筹。

朱元璋

明初暴力移民

明朝初年,天下还没有从战乱的阴影中走出来。整个国家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就是人口流失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当时,朱元璋回家乡视察,面对一片荒芜的景象,他痛心疾首地说道:

“……(凤阳)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骨肉离散,生业荡尽。”

所以,朱元璋迫切的想要解决这种现状。虽然他的出发点是没错,但他所用的办法却有些操之过急。什么办法呢?强制移民。

明初的这场移民活动,迁徙人数史无前例。虽然朱元璋名义上对这些被迫离乡的人进行了一定的政策鼓励,但那些背井离乡的伤痛,是无论如也无法真正弥补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有名的俗语道尽了移民者的无奈与辛酸。

洪洞大槐树

对移民地来说,移民政策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好事。以凤阳举例,朱元璋为了尽快繁荣自己的家乡,在十年内此地移民十万人口,但此地贫瘠的土地根本没办法供养激增的人口数量,导致本就穷困的凤阳生存条件更加恶劣。

当地人曾经编了民谣讽刺朱元璋的行为:“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凭一己之力让多半百姓流离失所,这事也就朱元璋能干出来了。

明朝移民

严管农业种植作物

明朝时期,朝廷对于老百姓的管理十分严格,别说是说错话了,朱元璋连种植什么作物,都给百姓规定死了。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若有人不服呢?当然是重罚!朱元璋规定,这种植的作物不管是多了还是少了,都是对天子的不敬,该户的农民必须发配到云南充军。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无人敢不服。经过了整齐划一的农业调整,明朝的的桑棉麻产量的确是飞速提升,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百姓的血和泪。对于那些根本不适宜种桑麻的地方来说,农民只能硬着头皮一点一点摸索种植的门道,但往往还是收效甚微,无数人因此而家破人亡。

朱元璋 剧照

繁重的赋税徭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明朝的赋税都有哪些。首先就是大多老百姓都要交的田赋。明朝的土地分为民田和官田两种,顾名思义,官田是国家的土地,而民田属于个人私有,对这两种田地,明朝有不同的纳税标准:

“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少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

但看这规定,似乎也没有什么苛刻之处。但事实上,这只是名义上的税收标准,在明朝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百姓所要交的赋税最多能达到它的7倍之多。后人就曾评价道:“国家赋役之重莫逾江南,在江南诸郡又莫苏、松若也。”

至于徭役,那就更加繁重了。明代的徭役分为里甲役、杂泛和均徭,种类众多,但都是能把人活活累死的程度。若有人想躲避徭役,那简直是异想天开。一个平民百姓想要逃跑,轻轻松松就能被官府抓住,最后也就是杖责一百之后回去继续服役。

总之,朱元璋虽为农民出身,但坐上皇帝之位后还真就没怎么为百姓设身处地的着想过,反倒是对他们进行变本加厉的剥削压迫。表面上看起来,大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也是挺风光的,但就是不知道当时的百姓会作何感想了。

朱元璋 剧照

参考献《明史》《明实录》《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昭把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昭,晋朝

    季汉灭亡之后,司马昭将包括刘禅在内的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间接造成了刘禅的四个儿子死于“永嘉之乱”。那么司马昭为什么要把季汉宗室和官员都迁到洛阳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首先,对于与曹魏和司马氏家族为敌几十年的季汉政权,司马昭心里肯定不放心的。正因如此,司马昭需要将

  • 宋孝宗是由宋高宗禅位而来,他在位期间为何评价颇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孝宗,评价

    在南宋的历史上,宋孝宗的皇位是由宋高宗赵构禅位而来,而且宋孝宗还是以养子的身份即位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孝宗在位期间为何评价颇高?宋孝宗赵眘,原名为赵伯琮,因被宋高宗立为皇太子后而改名为赵眘,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于绍兴二年被宋高宗养育在宫中,初时被封为普安郡王,后又立为了皇子,晋封

  • 刘备如果靠自己,还能具备与曹操争雄的实力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如果靠自己,还能具备与曹操争雄的实力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从演义的视角来看,与关羽张飞二人的桃园结义事件,奠定了刘备的人事、资金乃至个人人身安全的基础,标志着他正式由“个人”向“势力”转化。而且其后他数次的化险为夷或扬名立万,都与这两位兄弟有关,因

  • 董卓死后,杀死他的吕布为何没有继承势力?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布,汉朝

    董卓死后,杀死他的吕布为何没有继承势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

  • 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后,为何要杀掉华士?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周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姜子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到姜子牙,很多人会想起他的军事、谋略,甚至会认为他是一位古老的“神仙”,但很少有人知道,姜子牙实际上也是一位善于富国强民、善于用人的政治家。本文通过明朝大文学家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来分享姜子牙杀名士的史实。姜子牙,本名姜尚

  • 李世民都已经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李世民为何不狠心对父亲下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李渊,唐朝

    对李世民和李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626年)大唐发生了巨变,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害了同母亲兄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最终李世民当上了皇帝,是为唐太宗。在李世民与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的矛盾加

  • 历史上宋仁宗的三位母亲分别是谁?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仁宗,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宋仁宗的三位母亲分别是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朝历史大剧《清平乐》刚开播不久,就已经俘获了许多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心,剧中的布景、道具、服饰和人物语言设计,都非常符合宋文化中雅致内敛的风格。剧中由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赵祯,不仅颜值颇高

  • 对朱允炆威胁最大的是朱棣的兵权,朱元璋为何削弱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当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去铤而走险之时,他一定是身处绝境之中。毕竟连蝼蚁都知道偷生,又况乎人呢?李渊与朱元璋不但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而且他们对他们最有出息儿子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唐太宗李世民是被明太祖朱元璋当作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若认为自己的见识比明太祖

  • 唐穆宗李恒是如何登上帝位的?看看他都有哪些高明的把戏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穆宗李恒,唐朝

    唐穆宗李恒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是唐宪宗的第三子。他并不为父亲所喜,本来没有机会当皇帝。不过他有势力强大的母亲,其母乃郭子仪的孙女,郭氏在朝野上下广结党羽,便是宪宗也奈何不得。唐宪宗起初趋向于长子李宁,可人家当了两

  • 嵇康的儿子嵇绍是个怎样的人?他的原则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嵇绍,西晋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嵇绍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忠君思想一直是贯穿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作为臣子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千百年来,忠君爱国一直是我们提倡的口号。我们对忠于君主,热爱祖国的人都会有一种敬仰的心情。晋朝的嵇绍就是这样的典范。他用生命保护了皇帝的安全,用鲜血换来了爱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