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雍正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雍正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48 更新时间:2023/12/22 8:37:32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 —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 、“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主要成就

军事

雍正帝继续执行清朝的扩张政策。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1723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帝命年羹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汗位,准噶尔开始出现内乱。雍正帝决心乘机用兵西北,他认为噶尔丹策零势力“若不迅行扑灭,将来必为蒙古之巨害,贻中国之隐忧”。雍正九年(1731年)清军在和通淖尔之战中大败,次年在额尔德尼昭之战中得胜,双方罢兵议和。雍正时代,平定西北的任务尽管没有完成,但雍正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是深刻的。

经济

清查亏空

清理钱粮亏空,是雍正帝关注的另一重大问题。康熙末年财政亏空严重,雍正帝即位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他即位不到一月,就将此事提上日程。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专司审查钱粮奏销的机构——会考府,由怡亲王胤祥总理事务,他还令允祥管理户部三库,以整顿财政。雍正帝认为钱粮亏空的主因是上司勒索与官员自身侵贪。据此,他向各级官员发出警告,要求不得苛派民间,限期完结亏空,否则从重治罪。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

除此之外,雍正帝还加大对亏空钱粮官员处分的力度。凡亏空钱粮者一律革职,并由本人负责归还。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帝鉴于相关案件量刑过轻,加重处罚:“那(挪)移一万两以上至二万两者,发边卫充军;二万两以上者,虽属那(挪)移,亦照侵盗钱粮例拟斩。”对因贪污、勒索而造成亏空的官员,雍正帝毫不留情,凡有犯者即革职抄家,用其家产赔偿亏空。他特别设置了一个封桩库,“凡一切赃款羡余银两,皆贮其内,至末年至三千余万,国用充足。”经过多年努力,康熙朝遗留的亏空基本追缴完毕。各级官员也大受威慑,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火耗归公

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可加至数钱。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成为官场公行的陋习。康熙末年,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雍正帝清理钱粮时,山西巡抚诺眠与布政使高成龄在雍正二年(1724年)奏请将该省各地加派的火耗,提解布政使司库,以二十万两补完该省亏空,除公用外,分发给地方官员,称为“养廉”。雍正帝采纳山西官员的建策,说“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 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即官俸的补贴。山西实行后,各省相继仿效,以火耗补完亏空的钱粮,并分拨州县养廉。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又命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着为定额。这一改革形成制度,称为“养廉银制度”,又称“耗羡归公”,即由上级官府依定额发给官员。以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这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官绅纳粮

古代收税,官绅是属于统治阶级,不必当差不交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让他们也交税当差,当然不是真要他们服兵役和徭役,可用银两兑买。但由于触及官绅利益,因此实行起来有较大难度。但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必须暂时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而官僚士大夫的这种暂时的利益牺牲是为了王朝巩固之后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益。

铜禁政策

雍正帝用了很大精力,实行禁用铜器的政策,这是保护钱法的需要。他于雍正五年(1727年)命令各省城派出官员,设立收买铜器公所,动用藩库钱粮银子为基金,大力开展民间收购。 雍正注意铜的生产,然而它的产量没有达到铸钱的需要,所以尽管他大力开展铜禁活动和严行私铸处分,仍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

重农轻商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康熙六十年(1721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雍正继续蠲免钱粮政策。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但是,雍正帝过分重农抑商。他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又认为:开矿“断不可行”。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王頍:隋朝时期大臣,颇晓兵法,曾参与谋反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頍,隋朝

    王頍(551年~604年),字景文,太原祁县(山西省祁县)人。隋朝时期大臣,南梁名将王僧辩之子。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王氏,通晓五经,颇晓兵法。隋文帝时,起家国子博士。辅佐太子杨勇,坐事发配岭南。汉王杨谅引为谘议参军,参与谋反。仁寿四年,兵败自

  • 历史上的五阿哥永琪是什么样的 乾隆对他又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永琪

    对乾隆和永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阿哥永琪救了乾隆的命,乾隆本想立他为太子,可这时意外发生。《还珠格格》的热播,让许多人记住了温柔专情的五阿哥永琪。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五阿哥永琪又是怎样的呢?(影视中的五阿哥永琪)永琪出生于乾隆六年,他的生母海佳氏是蒙古族人

  • 乾隆既然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死都没有杀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和珅

    还不了解:乾隆不杀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明知和珅是巨贪,为什么至死都不处理他?作为史上最出名的贪官,清代的和珅到底多有钱?根据估算,和珅的财产总价值差不多在8亿-11亿两白银,约等于清政府15-20年的财政收入。有学者分析和珅是18世纪的世界首富,

  • 曹丕讨伐孙权时,派出了多少兵力?有哪些猛将参战?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称帝前,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虽然一直在彼此征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孙权袭取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大怒,举兵伐吴,孙权看刘备势大,于是向曹丕称臣,然而,很快又背叛了曹丕。于是,魏国黄初三年(222年),吴国黄武元年,曹丕出动八员大将,共三路大军讨伐孙权。在这三路

  • 何晏作为曹操的女婿和养子 司马懿为什么要诛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何晏

    还不知道:曹操女婿何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曹操的养子与女婿,何晏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懿为何要诛杀他?三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两汉大一统下启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变迁总是会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小人物”,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大将军何

  • 刘备死后蜀汉南中发生叛乱 诸葛亮为什么等了两年时间才去平叛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刘备

    还不知道:诸葛亮平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死后,他的儿子刘禅并没有非常强的治国才能,再加上政权更迭,蜀汉当时叛乱四起,整个蜀汉政权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好在有诸葛亮掌握局面,才使得蜀汉政权得以保全。而当时不仅有诸葛亮,其实还有很多对蜀汉忠心的臣子在维系着

  • 兀术为什么要杀岳飞?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兀术,宋朝

    兀术为什么要杀岳飞?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精忠岳飞》里有金国点名杀岳飞才能议和的情节,《宋史.岳飞传》里,也有"兀术要杀岳飞方可议和"的记载:《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

  • 关胜是怎么死的?宋江器重的一员猛将,武力远超林冲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胜,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关胜的文章。在水泊梁山中,宋江是后来进入梁山的,但是不得不说,梁山是在宋江手中发展壮大的,宋江的名气是最大的,很多人都是看到了宋江的义气,所以选择了投奔梁山,其中宋江最为器重的还是属于几个能力最强的好汉,今天介绍的这一位好汉,最受到宋江的器重,但是,死的却很窝

  • 东晋后期少有的实权皇帝,司马曜最后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曜,东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是东晋的第九任皇帝,在他在位期间,拖死了奸臣恒温,又赢得了淝水之战,保全了东晋的国运,继而把谢玄内调,使其抑郁而亡,把谢安贬官,沉重的打击了门阀势力,朝政大权几乎全部收归皇帝,成为了东晋王朝少有的实权君王。他就是—

  • 顺懿密妃是什么人?连生三位皇子,死后却与儿子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懿密妃,清朝

    顺懿密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时期,妃嫔死后大多数会被葬入皇帝的妃园寝,当时叫妃衙门,然而,清朝有一位妃嫔死后却与儿子葬在了一起,因为这位皇子是唯一被葬入妃园寝的皇子,他就是康熙第十八子胤衸,今天笔者要讲的就是胤衸的生母顺懿密妃。顺懿密妃王氏是康熙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