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郭子仪为何在卢杞拜访时,要把小妾都藏起来

郭子仪为何在卢杞拜访时,要把小妾都藏起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86 更新时间:2023/12/9 3:43:5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为何在卢杞拜访时,要把小妾都藏起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皇子时,被李渊封为尚书令,因此,等李世民登基之后,唐朝“尚书令”这个职位就一直空悬,“三省”中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变成了尚书仆射。100多年后,唐代宗封太子李适为尚书令,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唐德宗。其实,除了李世民和李适,唐朝还有一个人差点当上了尚书令,此人就是郭子仪。不过,以郭子仪的智慧,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尚书令这个职位的。

郭子仪,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被后世称为“功高而主不疑,位高而人不嫉”的“政治完人”,他功高震主,能够以85岁高龄善终,足以证明他有非同常人的智慧。实际上,郭子仪的智慧,大多是吸取前人的经验。

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被惊醒,最后仓皇逃窜。58岁的郭子仪当时还在家中守孝,朝廷为了平定叛乱,命令郭子仪“夺情”,改任朔方节度副使,率军讨伐安禄山。当时唐朝诸将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只有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连连取胜。唐肃宗灵武登基以后,郭子仪和李光弼被重用,成了讨伐叛军的主力,在收复两京的过程中,郭子仪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郭子仪治军严格,上下皆服,各地若有叛乱,只要郭子仪出马,总能迅速平定。在唐代宗登基之后,郭子仪逐渐年迈,因为功劳太高,很多人担心郭子仪会面临古代名将无法摆脱的宿命——功高震主。‘

因为功劳太大,郭子仪确实遭到多次诬陷,还一度被罢免副元帅之职。郭子仪无奈之下,曾将唐肃宗给自己的诏书全部拿给唐代宗看,唐代宗逐渐相信了郭子仪的忠心。即使如此,郭子仪在朝堂之上也小心翼翼,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觉得郭子仪虽然功高,但毫无高人一等的姿态,无人不服。

为了不让皇帝怀疑,郭子仪每天把自己家的大门对外敞开,不管是百姓还是衙门小吏,都可以随意进入他家院中,他这种坦荡的胸怀,历史少有。

郭子仪除了胸怀坦荡外,还擅长“自污”,他学习汉初名臣萧何,整日和侍女姬妾在家中饮酒作乐,若有官员来访,郭子仪总带着这些侍女们一同招待官员,给人一副胸无大志的印象。

郭子仪总带着侍女一起待客,但有一个人,他却不敢让侍女招待,这个人就是宰相卢杞。史载:

郭令公每见客,姬侍满前。乃闻卢杞至,悉屏去。诸子不解。

有一日,宰相卢杞到郭子仪府上做客,郭子仪听闻卢杞要来,赶紧把侍女姬妾都藏到帷帐后面,三令五申不允许她们私自出来。对郭子仪的这个做派,其他人非常不理解。

原来,卢杞是唐朝著名的奸相,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打击异己,是个十足的小人。卢杞还有个特点,就是貌丑,《旧唐书》曾说他“杞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可想而知,这是何等相貌。郭子仪接待别的官员都带着侍女,为何接待卢杞时特意把侍女们藏起来呢?郭子仪解释道:

“杞貌陋,妇女见之,未必不笑。他日杞得志,我属无噍类矣!”

意思是:卢杞相貌丑陋,若是侍女们见了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知道自己被我们府上的人嘲笑,那我们全家便活不成了。

听到郭子仪的解释,众人不禁感叹:郭子仪情商真高!

当然,以郭子仪的身份,即使侍女们真的嘲笑卢杞,卢杞也不一定有能力将郭子仪灭门。郭子仪这么做,除了他小心谨慎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郭子仪不愿意得罪小人!

其实,郭子仪这一招看似非常聪明,在800年前,就有人用过相同的计谋,这个人就是汲黯

汉武帝时期,汲黯是朝廷高官,此时,另一位奸臣周阳由担任郡守,周阳由仗着自己是淮南王舅舅的身份,平时非常跋扈,官职虽然没有汲黯高,但平时对汲黯却非常无礼。有人劝汲黯出面制衡周阳由,汲黯却不肯出面,而且每次都远远地躲开周阳由。

汲黯之所以要躲开周阳由,并不是怕他,而是不想和他有任何瓜葛。后来和河东太守申屠公上书弹劾周阳由,最终被周阳由报复,两者玉石俱焚。而汲黯因为远离周阳由,最终平安无事。

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评价说:

士大夫不幸而与此辈同官,逊而避之,不失为厚,何苦与之较而自取辱哉!

意思是,士大夫和那些小人同朝为官,应该远远避开他,这才是上策。若和小人争斗不休,最终也会被羞辱。

郭子仪擅长自保,是他的智慧。其实,郭子仪的这些智慧,都是吸取前人的经验。郭子仪以侍女待客,这是学习萧何的智慧;郭子仪藏侍女来招待卢杞,是学习汲黯的智慧。所以,郭子仪是智慧的集大成者。

标签: 郭子仪唐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马超坑死了宗族200余人?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马超,三国

    有人说马超把家人坑得很惨,自己也是莫名其妙而亡,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马超,字孟起,他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腾长子。历史上的马超少年成名,骁勇善战,尤其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他的父亲马腾及两个弟弟马休、马铁入京当官后,他留守凉州,被封为偏将军、都

  • 汉武帝到底有多迷信?他为何会坚信世上有神仙?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汉朝

    还不知道史上最迷信的皇帝汉武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记》记载的历史,从上古的三皇五帝一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时期。作为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的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竟敢写《孝武本纪》,敢记载当代君主的事迹,司马迁是否有点不怕死呢?事实上,司马迁聪明地避开了“雷区

  • 朱由检的运气有多差?他接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明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由检,明朝

    你知道明朝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明朝有病绝不是空穴来风,实在是明朝皇帝个个是奇葩,十个里面九个是疯子,剩下一个还是脸巨黑的非酋,真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而朱由检无疑是其中最倒霉的一个,连后人都怀疑“是不是上天在他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01大明最后一任CEO,他的

  • 凌烟阁功臣榜上第一人:仆固怀恩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凌烟阁功臣,唐朝

    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外姓族人,对于唐朝的中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忠于唐朝,骁勇善战,功高封王;他杀子立威,铁面无私,众军钦敬;他远嫁二女,为国和亲,居功至伟;他为平定安史之乱,全家牺牲四十六人,满面忠烈;他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共列凌烟阁功臣榜,受到后世永远纪念。然而,这位几乎毫不瑕疵的大唐功

  • 光绪帝不除去慈禧,独自掌权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帝,清朝

    光绪帝不除去慈禧,独自掌权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1998年的夏天,光绪帝为了改变清朝的现状,也为了推翻慈禧的统治,进行了一场历时百天的“百日维新”。只是这一场好不容易才推行的变法运动,却被慈禧一党的守旧派轻松的废止了。我们都说清朝的灭亡与慈禧太后离不

  • 宰相怕老婆不敢回家,皇帝竟赐毒酒给宰相夫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房玄龄,唐朝

    经常听人说现代男人无论在外有着多么光鲜亮丽的工作、对待下属怎样的发号施令但只要一回到家里几乎都要被打回原形不得不对着自己的妻子“伏低做小,卑躬屈膝”然而纵观历史你就会发现怕老婆不只是现代男人的专属,更可以说是古往今来大多数男人的通病。即使是位高权重的宰相也不能免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

  • 刘询年轻时的遭遇有多令人同情?他是如何从霍家手中夺得权力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询,西汉

    刘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要说汉朝出身最惨的皇帝非刘询莫属,其他皇帝出身贵族,而他惨遭灭门。汉武帝巫蛊之乱时,太子的孙子刘询刚刚出生,起兵失败后,太子全家几乎被抄斩,唯有刘洵幸免于难,被人送入监狱。当时的监狱长官丙吉可怜婴儿刘询,安排女囚给他喂奶,给他起名

  • 赵孝成王在位期间,真因长平之战的大败被认为是昏君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孝成王,长平之战

    我们知道赵国在赵武灵王手上变得很强大,但后续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长平之战时期的赵孝成王,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战役,赵国损失惨重,很多人认为,赵国也是因此走向了灭国的倒计时,因此当时的赵王,也就是赵孝成王,自然也就被认为是昏君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是怎么一年花光和珅的家产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嘉庆,和珅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花钱,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想必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根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当年嘉庆登基之后,查抄和珅的府邸便抄出了八百兆两(八亿两)之多,而当时的清朝政府一年财政收入也仅有7000万两,而和珅作为一名臣子,为官近三十年,其

  • 崇祯只有上吊这一条路吗 崇祯有没有救国的机会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崇祯,明朝

    话说崇祯在上吊之前,将自己的女儿和一众妃子都杀了之后,最后以身殉国,身边陪同的人只有一个太监,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没有谁了。崇祯除了自杀外,就没有出路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崇祯原本还有两次机会可以躲过的,但自己的优柔寡断,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第一个机会就是南迁,将原本的国都迁回南京话说朱棣篡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