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的汲黯,为什么能一直享受富贵

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的汲黯,为什么能一直享受富贵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32 更新时间:2023/12/8 0:42:49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汲黯。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臣子怕皇帝,而很少出现皇帝怕大臣的情形。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最出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魏征,而最典型、最微妙的就是武帝刘彻怕汲黯。他多次上汉武帝尴尬不已,丢了面子,为何却能一直荣华富贵?

根据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汲黯性格,轻礼仪,为人冷峻刻薄,而且眼里揉不得沙子,不会容忍别人的过失,为人甚是庄重但不合群。但是他为人正直,行事风格不同于常人,并且说话很直,是当时有名的谏臣。

在古代,每个王朝都会有谏臣,这类人的特点是运用讽刺的话语刺激君王,从而使得君王赞同自己的意见,一般,谏臣在进言之时,首先做的就是做铺垫、打比方、讲个故事、或者打个哑谜、说个悬案,或者跟君王捉迷藏,等时机差不多或者君王开始醒悟了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汲黯不同,不是他不会绕弯子,而是他不屑于这种手段,也不想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汲黯往往都是单刀直入,口无遮拦,想到啥就说啥,因此经常和别人吵的面红耳赤、鸡飞狗跳,因此就有人把汲黯叫做“愤青”,所以在私底下有人把汲黯称作是“一根筋”、“炮筒子”,汉武帝在私底下直接把他叫做“戆戆”。

汲黯是大汉的一股清风,不光不给大臣面子,还经常性地数落汉武帝,让汉武帝很是下不来台。有一次,汉武帝召集有名的大儒,共同来探讨明君之道,并说明自己想要怎么做。汲黯一听就开始顶嘴:“陛下,明明你内心里面有那么多的欲望,外表还要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就你这样怎么能够效仿上古的舜禹呢?”汲黯一句话就噎得汉武帝说不出话来,气得汉武帝一挥袖子就退朝了。

众人都被吓坏了,都替汲黯捏了把汉。如果是别的臣子说了这话,被咔嚓都是轻的。汉武帝知道汲黯是个憨憨,也就没再处置,只是愤愤的大臣们说:“太过分,这个汲黯,真的是个憨憨,一点面子都不给我”。

汉武帝素来都是以专横霸道闻名,收拾起臣子更是不曾心软。大汉的宰相换了一茬又一茬,光汉武帝期间就换了十几次,只有一任宰相得以善终。因此有人说:”汉武帝一朝,宰相成了“被宰之相”的代名词。汉武帝在位期间,满朝文武诚惶诚恐,人人自危,唯独汲黯是个例外。他对武帝从无惧意,武帝对汲黯反倒有所忌惮。

大将军卫青进宫面圣时,汉武帝就躺在床上接见,当宰相公孙弘面圣时,汉武帝连仪容都懒得收拾,唯独听到汲黯面圣时,汉武帝直接躲到了帷帐后面,立马派人传话,只要是汲黯的建议,全部准奏。汉武帝也经常饮酒作乐,但当他听到汲黯要来时,立刻开始清场。汉武帝一代雄主,雄才大略,却偏偏对汲黯一人甚是忌惮,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事情是难以理解。那到底汉武帝惧怕不惧怕汲黯呢?

从表明上来看,汉武帝确实惧怕汲黯的这张嘴,因为他什么都能说得出来,让汉武帝尴尬更是常有之事。但汉武帝的这种惧怕不是出自于本心,而是形势如此。

一次,汲黯因病请假没来上朝,汉武帝就问大夫庄助:“你觉得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

庄助回答说:“让汲黯当官执事,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是他能辅佐年少君主,坚守已成基业,以利诱之他不会来,以威驱之他不会去,即使有人自称像孟贲、夏育一样勇武非常,也不能撼夺他的志节”。刘彻说:“是的,古代有一些社稷之臣,像汲黯这样的人,就很接近他们了”。在汉武帝看来:汲黯是大汉的社稷之臣,坚守的是自己刘家的基业,先前又是你的洗马,行事“轴”一些,说话“呛”一些,哪怕憋屈、闹心,也只好忍了。

像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一般都有容人之量,除了考虑自己的喜怒哀乐之外,更要考虑江山社稷,所以汲黯即使多次驳了汉武帝的面子,汉武帝也没有考虑除掉汲黯,可见汲黯和汉武帝的关系之微妙。

所以耿直的汲黯一直能够荣华富贵,其原因就是他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全都是为了大汉的社稷考虑,不存在一点私心,因而汉武帝能够一直容忍他的“愣头青”性格。

标签: 汲黯汉朝

更多文章

  • 利用赛马游戏赢得众人的赞誉的孙膑,是怎么做到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膑,战国

    说到孙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孙膑,山东鄄城人,战国时期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亦称《齐武子》。那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均拜鬼谷子为师,攻读兵法,两人成为同窗好友。后来,庞涓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因担心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就设法诓骗孙膑到魏国,并挖去他的膝盖骨,让他成了

  • 宦官张承业,辅佐两任雄主,一心只为光复大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承业,五代十国

    每当一提起张承业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起宦官一般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这帮人要么祸国专权要么蛊惑皇帝作威作福,但是我们说宦官中也有好人和坏人,也不能将他们全盘否定,其中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宦官,在乱世之中还一心想光复大唐,为唐朝皇帝报仇这个人就是张承业。张承

  • 汉废帝刘贺,汉武帝的直系子孙,却是个败家子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废帝刘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昭帝死后,首先被确立为皇帝的是昌邑王刘贺,他是汉武帝的直系子孙,汉昭帝的侄儿,根正苗红的接班人。但这位刘贺却是个“败家子”,登基后就知道游玩享乐。当初在来京继位的路上,他就纵容手下人抢掠民女,根本没有皇帝的样子。按照《汉书》的

  • 卫子夫如果没有自杀,卫氏家族会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卫子夫,汉朝

    你们知道卫子夫如果不选择自杀,卫氏一族会被灭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大汉朝里面,与汉武帝有关的几个女人,其下场都很惨,不是自杀就是被杀,即使连军功昭著的卫青的姐姐也没能够在汉武帝的年老昏聩下得到善终,不得不自杀以求家族的幸存。然而,在卫子夫死后,汉武帝还是没有放过卫氏一族,依然将其灭族

  • 康熙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康熙为何会陷入继承人的困境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晚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是中国最有为的帝王之一,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其功绩自不必细说,说他是千古一帝也不显过分,然人无完人,康熙帝终其一生也留了最大的败笔,那就是皇位接班问题。在选接班人的问题上,康熙帝为什么会陷入难堪的境地?大致看来,其原因有

  • 五虎上将的后人为什么没有被刘禅重用?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禅,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刘禅的文章。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 、 张飞 、马超 、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

  • 曹魏“八虎骑”和“五子良将”相比哪个地位更高?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三国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曹魏更是了得,这些人才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功不少。不但曹氏、夏侯氏名将如云,其他外姓将领也多有国士之才。曹操不重门第,唯才是举,因而有了当时最庞大的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二,常年与刘备孙权等人争锋相对不落下风。曹魏手下最著名的武将是“五子良将”,因为张辽张郃等人确实是

  • 15岁宫女为雍正生下皇子,死后皇帝罢朝3天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谦妃,清朝

    在中国满清时期,女子们入宫为妃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仅要看她们是否符合皇宫的规矩,更要考虑她们的家世,一般来说,年纪在13、14岁的贵族女子才有可能被选入宫。但事事都有例外。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15岁的宫女,她就侥幸地爬上了龙床,还为56岁的雍正诞下皇子,在她去世后,乾隆还为她罢朝3天。感兴趣的读者和

  • 吴继善:本是成都知县,最后结局为何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继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又迁都北京,但南京依旧保留一套政府班底。所以在明代行政区划中有南直隶这一区域,简称南直,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和安徽省一部分。在明朝末年,南直隶经济发达,并且占据交通要道,文化上推崇儒家礼仪。据明史记载,明朝半数以上的京城官员出自南直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

  • 关羽和张飞没有拜师学艺 他们的武功为什么那么高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飞,关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飞和关羽武功,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知道在《三国》中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人在桃园三结义,而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时期可谓是万人敌。关羽和张飞两人在军事能力方面展现出了特殊的天赋,但是他们的军事能力的强体现在勇猛这一块,就像项羽一样,在项羽之后的万人敌就是关羽和张飞,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