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风歌》创作于什么时候?杀掉韩信,刘邦后悔了吗?

《大风歌》创作于什么时候?杀掉韩信,刘邦后悔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61 更新时间:2024/1/1 7:26:59

刘邦挥泪创作《大风歌》,是因为他对诛杀韩信之事感到后悔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这首诗歌创作于高帝十二年,当时刘邦讨灭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率领军队回师,途中路过他的家乡沛县。刘邦在沛县停留了半个多月,每天都与父老乡亲纵酒畅饮,他们谈论从前的旧事,既为沛县豪杰们的出人头地而感到高兴,又为如今的物是人非而感到伤感。

煽情之际,刘邦老泪纵横,创作出了传唱千古的《大风歌》。

与父老乡亲饮酒作乐时创作出来的诗歌,整篇都没有提及到沛县的昔日旧乐,可以说刘邦落泪,不是因为与家乡、昔日故人久别重逢而激发出的思乡之情。整篇诗歌的重心在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拥有一片极不稳定的江山,却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这才是刘邦伤感和落泪的原因。

了解高帝十一年和十二年发生的事,你就明白了。

高帝十二年前后发生了什么?

天子也有烦恼,所以天子也会伤感,也会落泪。

刘邦击败项羽后一统天下,登基为帝,他已经攀登到极点了,又有什么烦恼能让他落泪呢?

拿下了天下,并不代表就能坐稳天下。高帝五年,刘邦一统天下,此时的他得意洋洋,以为美好的生活就在未来。然而好景不长,从高帝七年开始,韩王信、陈豨、韩信、英布相继叛乱,刘邦骑在马背上得到了天下,现在又要重新骑回马背去安定天下。

高帝十一年,北方陈豨的叛乱还未平定,淮南王英布又在东南方发动叛乱。此时的刘邦卧病在床,他已经因为年老和疾病而精力不支,把政事全都推给了吕雉。然而处理叛乱的事务是很棘手的,也是非刘邦处理不可的。

就像是一个贪睡的人讨厌每天凌晨5点的闹钟声,这些让人烦心的政事,对于刘邦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折磨。他干脆抛下一切,深居禁宫之中,谁也不见。

形势严峻,大臣们忧心仲仲,却连刘邦的面都见不到,计策该由谁决策呢?你这个甩手掌柜当得倒开心,下面的人可被你弄得苦不堪言。某一天,急得没了办法的樊哙带领一帮大臣闯入宫中,他们直接向刘邦的寝宫走去,樊哙一马当先放倒了门口的守卫,直接推开大门会见刘邦。

此时的刘邦,正枕在一个太监的腿上,樊哙见此情形不禁失声痛哭地说道:“当年我等与陛下南征北战打天下,那时的您是何等的壮伟!如今天下已定,您为何又显现得如此疲惫?陛下病重,外事不绝,大臣们惶恐不安,陛下不与臣等决策事务,就只想着和一个太监一起等待死亡的来临吗?”

刘邦无奈地笑了笑,清闲的生活结束了,又要去处理那些糟心事了。

无助的皇帝

刘邦目前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让他再御驾亲征了。太子刘盈已经长大成人,是时候该让他替为父分忧了,于是刘邦决定让刘盈带领将领们去平定英布之乱。

刘盈的师傅们得知了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在这几年,刘邦一直都想改立刘如意做太子,刘盈的地位早已是岌岌可危,他若是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可是很危险的。

刘盈已贵为太子,地位已不能再提升了,若是此次讨伐英布成功,最多只是得到几句夸奖。若是失败了,就能让刘邦找到改立太子的完美理由,于是师傅们让吕雉出面在刘邦面前推辞这件差事。

吕雉就每日每夜在刘邦面前哭着说:“英布是天下猛将,他善于用兵是出了名的。将领们曾经与陛下平起平坐,大多骜不驯,让刘盈带着他们去攻打英布,无异于让弱小的绵羊去驱使凶狠的猛狼。陛下虽然卧病,只需在帷帐之中护军,将领们就不敢不尽心尽力。陛下虽然身体有恙,也当为妻子儿女再振作一下!”

刘邦知道吕雉的话是谁教的,他怒气冲天地说道:“就知道这小子不成器,还得老子自己来!”

英布之所以敢叛乱,就是认为:“如今韩信、彭越纷纷殒命,汉朝已经拿不出能与我为敌的将领了。刘邦身体不好,必然不会御驾亲征,若是派其他将领过来,就是给我送人头!”英布坚信只剩最后一口气的刘邦,必定不会御驾亲征。

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刘邦御驾亲征,只与英布交战一场就大获全胜,在战斗的过程中,刘邦中了一箭。

年老+重病,现在又中了一箭,这是很要命的,刘邦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回到长安后就长卧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当然这是后话。

结语

刘邦回到沛县时,向南逃窜的英布败局已定,叛乱的诸侯王都接连被伐灭,然而天下还是动荡不安!

此时的刘邦,很无助,很伤感。拥有了整个天下,却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它,他的子孙后代也未必能坐稳天下。谁都靠不住,英布在东南方摇动了一角,他就得亲自披甲上阵,撑着最后一口气御驾亲征。

樊哙、灌婴周勃等人,在英布眼里就是无名小辈,在刘邦眼里,他们也不是能担当大任的人才。

刘邦手下曾有一个人才,人称他是“国士无双”,然而就在高帝十年,他被吕雉斩杀在长乐宫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若是再有一个韩信该多好啊!只可惜……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垂帘听政的起源从何而来?古代哪位女性才是始作俑者?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垂帘听政,古代

    在封建王朝新君主继位之后,如果皇帝年幼还无力处理国事,一般有两种处置办法,一种是内阁群臣代为议政,是为辅政大臣,而另一种就是由皇后或者皇太后垂帘听政了,那么历史上的垂帘听政是怎么来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垂帘听政简称“垂帘”,是指封建时代由女后辅佐幼主临朝听

  • 汉末骠骑将军:揭秘皇甫嵩传奇的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甫嵩,东汉

    在中国古代武职中,骠骑将军一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它仅次于大将军,而在车骑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之上。本文的主人公,便是汉末的一位骠骑将军。此人是平定黄巾之乱的第一功臣,亦是诛杀董卓全族的有功之臣,最后安然病逝。那么,此人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熟知汉末历史的朋友,想必已经猜

  • 崔颢是谁?为什么能让傲视群雄的李白为之搁笔?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崔颢,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崔颢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到处游山玩水的李白,一日来到黄鹤楼。登楼四望,远处山峦如黛,近处烟波浩渺,只觉天地悠悠,心神开阔,刹那间心中好似有了千言万语,只待蓬勃而发。就在李白准备挥毫尽兴之时,忽然看到墙上早有崔颢题诗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

  • 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什么都被儿子所杀 他们都做错了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史思明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说是灭于“家贼”,无疑,这是十分讽刺的一段历史。虽然安禄

  • 康熙在早期很是勤勉于政,到了晚年为何却变得“昏庸”起来?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晚年

    清朝有一位少年天子,他八岁登基,十四岁就亲政,在位六十二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就是康熙—爱新觉.玄烨。十六岁时,以过人的智谋和胆识,“智擒鳌拜”,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以经天纬地之才,开创了“康乾盛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政治方面,康熙亲政后

  • 慈禧年轻时多漂亮?来看看复原照片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清朝

    每当提及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时,大家一定会想到她独揽大权,生活奢靡,并且只顾自己享乐,完全不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正是她把持朝政的那段时期,我国才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而作为统治者,虽然有一定处理朝政的能力,但在晚年后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为国人所痛恨。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

  • 曹操坚决要杀华佗,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三国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在说明想要真正的了解一件事情,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或者从头调查才行,否则得到的就不是完整的事实。其实,这就和正如易中天所说“历史人物有文学形象,也有历史形象”是一样的。易中天讲三国故事从来都是用一种从历史中剖析人性的方式讲,引起人们很多

  • 牛金是谁?他为何会因为一个预言而被冤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牛金,曹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牛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司马懿还在做曹操的谋臣时,曹操就发现他颇有雄心壮志,对他极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的父亲。司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

  • 刘璋去世后,他的3个子女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璋,三国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季玉,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一带)人。东汉末年宗室、诸侯。刘璋是益州牧刘焉的幼子,在父亲刘焉去世后继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来,益州爆发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即将前来袭击的消息。

  • 骁勇善战的常遇春,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常遇春,明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常遇春的故事。一般来说,每一个从乱世之中坐上皇帝之位的人都是通过常年打仗,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一步步推翻了原来的统治,最后才终于当上皇帝的。一般来说像这种人都不会是简单的人物,肯定都是人群中的杰出者,所以他们身边也不会缺少跟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