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封建社会里权力机构更迭

雍正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封建社会里权力机构更迭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14 更新时间:2024/1/29 10:23:47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雍正七年(1729年),借着对西北用兵的局势,雍正成功组建了新一代权力机构“军机处”,并且所用的理由都非常蹩脚。

雍正说,原有权力机构“内阁”位置不好,在太和门之外,距离中心太远,那肯定容易泄密,于是就在隆宗门内重新找了个地方,组建了一个名为“军机处”的机构。

名义上说是找以前内阁中比较缜密的人来做事儿,但实际该怎么选人、怎么操作大家心里就都有数了。

其实这种事情有一个背景,那就是清朝入关之后权力体系的混乱,几代皇帝都在逐渐整改。而这种方式和其他朝代都很大的相似处,其手段都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如果我们将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这件事放在整个清初、甚至是之前的朝代史中来看,就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顺治康熙、雍正如何一步步整顿了权力机构

清朝虽然在宣传上一般是有十二位皇帝,但其在中原建立正统王朝是从顺治帝开始。

顺治因为种种原因,当皇帝的时间并不长,这个原因至今也没有弄清楚具体真相。但实际情况就是,当时顺治帝留下的“孤儿寡母”,即孝庄和康熙并不能完全掌控局势。

于是就出现了鳌拜等权臣“辅政”的现象。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康熙擒杀了鳌拜,夺回朝政大权,但是这时候的朝廷还不是康熙一个人说得算。

根据清朝的传统制度,有一个机构叫做“议政王大臣会议”,其实有点像明朝的“内阁”制度,他们的决定是可以干扰皇权的。

为了解决这一掣肘,康熙帝在康熙16年的时候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南书房”。

本来这个名字也是很贴切现实的,就是一群人陪着皇帝读书、写字、画画等等休闲事,这个地方也比较“清要”,但能入选的臣子都是皇帝宠信之人。

久而久之,这个部门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负责起草一些诏书。

这样一来,“南书房”实际上就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逐渐取代了之前“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外朝内阁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帝在位期间,朝政是错综复杂的,纳兰明珠索额图等人结党严重,满汉之间的民族关系也比较紧张。

“南书房”的成立有一个很大的缓冲作用,成为双方斗争的一个交汇地。“党争”暴露在皇帝的眼下,其实就没有多大的威胁了,康熙帝也是顺着各方的斗争来进行制衡。

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帝感觉南书房的地位有点太高了,权力有些过大,不易于管控。

其实这也正常,顺治在的时候,鳌拜等辅政大臣不敢过于逼迫,“议政王大臣会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康熙即位之后,擒杀鳌拜,设立新的权力中心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

到了雍正时期,也会觉得康熙留下来的机构有威胁,所以要推翻原有的权力中心,另起炉灶。

于是,雍正就以对西北边陲用兵为借口,担心内阁和南书房等机构泄密,所以就成立了“军机处”。

显然,雍正也借鉴了康熙成立南书房的做法,并且对这些人员的任用方式有所调整。

这个时候的“军机处”实际上不是一个固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小团体。内部成员除了都是雍正所信任的之外,还都有其他身份。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兼职”。

那么,既然不设官职,那人员选用自然就是以皇帝信任为唯一标准了。

“军机处”也就取代了原来的南书房,成为了新的权力核心。而它作为一个固定的机构,是在乾隆时期,并且一直持续到清末。封建朝代一以贯之的矛盾,都用了同一种方式解决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一直存在两个矛盾,一个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矛盾,另一个就是君权和以相权为代表的其他权力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矛盾的处理方向,几乎都是以加强中央集权和君权为主,雍正设立军机处其实和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做法几乎是一模一样。

我们来看几个其他朝代的处理方式,就能发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汉朝的权力中心,尤其是汉初阶段曾经有过“虚君实相”的做法,丞相是“开府治事”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丞相作为“三公之一”,它与其手下一众官员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国家事务的处理,他们办公的地点不在宫中,而在丞相自己的府邸,叫做“府中”。

所以诸葛亮《出师表》中曾经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就是这么来的。

朝臣五日一朝,将在丞相府里所处理的事务向皇帝禀告,有些事情需要皇帝来决定。

这是汉朝曾经的朝堂运行方式。

而汉武帝时期认为“三公”权力太大,需要进行集权,于是就选了一批人重新组建了一个小团体,通过“加官”的制度来组建新的权力机构。

一位小官本来没有进入皇宫的权力,但是皇帝给他一个“加给事中”的头衔,于是他就有了进出宫禁的特权,可以参与议事。

这就是“内外朝制度”。

原有的权力中心“丞相府”逐渐变成了外围执行机构,新的权力机构是“内朝”。

而到了东汉时期,更是直接建立一个叫做“尚书台”的机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台阁”,它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三公”已经彻底成为执行机构了。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认为“尚书台”的权力太大,于是将它改为执行机构,另行设立了“中书省”作为新的权力机构。

到了南北朝时期,皇帝又认为中书省的权力太大,于是就再设立了一个“门下省”对其进行节制,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唐太宗时期,尚书省不再设立尚书令,只有左右仆射,但也不再参与决策,他又认为中书省权力太大,于是就采取了类似汉朝“加官”的方式,让一些担任其他官职的官员通过兼职的方式来参与决策,像“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等都是这样的官职。

宋代和唐代差不多,也是采取了诸如设立“同平章事”等手段组建权力中心。

从这么多朝代的做法就能看出来,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其实与它们没什么两样。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雍正帝又设立“军机处”削弱“南书房”,这是一套用以节制除君权外其他权力的常规做法。

从这一趋势也可以看出,对待权力中心的革新,封建王朝其实都是采用架空原有机构,设立新机构的方式,既选择了可以信任的官员参与决策,又不至于使原机构的人感觉到落差太大。

这是一个很温和也有效的做法。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究竟是什么原因,董鄂妃能独得顺治帝的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鄂妃,清朝

    董鄂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六岁登基的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位帝王,这位顺治帝可谓是历代君王中少有的专情者,自情窦初开遇董鄂妃之后便一生专情于此了。顺治十三年,董鄂妃进入顺治帝后宫,开启了自己一生的后宫开挂生活。董鄂妃,出身八旗名门,长期

  • 嘉靖皇帝为什么能执掌明朝四十六年帝国江山?他靠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靖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靖皇帝为什么能执掌明朝四十六年帝国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厚熜能继承大统,实在令人诧异,象晴空掉下的馅饼直接砸在他头顶的发髻处,用“如梦如幻”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朱厚熜(1507年一1567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

  • 韩彦直是什么实力?单枪斩杀粘罕,生擒金国大将金兀术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彦直,宋朝

    你们知道韩彦直是什么实力,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南宋一直是饱受金兵的袭扰,当时出现了两派人物,一边是以宋高宗为首的求和派,他们懦弱胆怯,希望通过求和的方式换回国家的安定。当然另一边就是主战派,他们坚定地前方抵抗外敌的入侵,正是这些民族英雄给孱弱的南宋政权带去了一点点的保护。我们最熟悉的当然

  • 出身贵族的千金小姐偏要嫁给一小兵,最后竟成了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娄昭君,南北朝

    对娄昭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硝烟四起,群雄逐鹿,各种势力称霸一方,王朝与皇帝也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在这乱世却有一位佳人,却是慧眼识人。这名女子姓娄,名昭君。自小就聪明伶俐,美若天仙,远近闻名。娄昭君除了有绝世的容貌,还有

  • 胡亥为什么要肢解姐妹 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位置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亥,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胡亥继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是第一位使用皇帝的人,他奠定了其后上千年的政治格局。当上皇帝的秦始皇不想死,不断的寻找长生不老药,现在的我们知道,不可能有这种药物的。可惜秦始皇并不相信。秦始皇驾崩后,公子扶苏被赵高害死,赵高为了夺权,辅

  • 比明宪宗大17岁的万贞儿,她身上到底有什么魅力?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万贞儿,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万贞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提到万贞儿,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一个妖魔化的女人,为了在后宫独霸害死了不少皇子,就连皇后都因为她被贬。而在史书上记载,万贞儿长相和男人相似,本人比较丑陋,但这样的一个人,却被皇帝明宪宗宠爱了一辈子,即便不是皇后,却享受皇后之权。万

  • 26岁的慈禧斗倒顾命八臣,她靠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太后,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慈禧太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随着英法联军朝着北京进发,咸丰焦虑不安,他为了确保性命担忧,和文武百官说自己将前往木兰猎场,说白了就是逃跑。那些大臣们自然不愿意,皇帝都跑了还有什么军心?一个国家也没有主心骨,这样可是大忌。奕譞主动请求率领禁卫军和英法联军对抗,

  • 循贵妃是怎么成为乾隆五大贵妃之一?她靠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循贵妃,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循贵妃是怎么成为乾隆五大贵妃之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清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乾隆是满清入关定都北京以后的第四位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任皇帝,在清朝历史中十分著名。当年的一部《还珠格格》也让乾隆火了一把,历史上的乾隆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十全老人”。作为世界上统治时

  • 康章皇后的身份怎么样?13岁结婚 14岁生子 ,余生悲凉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章皇后,清朝

    康章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位13岁的少女刚刚进入青春期,在现代还是一个小孩子。今天,介绍给大家的这个女人13岁结婚,14岁当母亲。她的丈夫和儿子都不简单,他们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位女子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康章皇后佟佳氏。她属于正蓝旗,康熙出生时被列为满

  • 被曹操霸占张绣的婶娘邹氏是什么结局?她过的好不好?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邹氏,汉朝

    说到邹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197年,曹操和张绣之间发生了一场硬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落荒而逃,不仅失去了大将典韦,就连自己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一并被杀害,曹操本人都险些丧命于此,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女人。公元197年,曹操率兵讨伐张绣,张绣自知无力抵抗,直接率领部下投降,本来曹操还站在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