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襄樊之战时曹操没有亲征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襄樊之战时曹操没有亲征关羽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63 更新时间:2024/2/11 6:29:01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先是围困曹魏一方把守的襄阳、樊城。对此,于禁率领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吃到了败仗,被关羽水淹七军。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威震中原。对此,一向喜欢亲征的曹操,并没有亲自来迎战关羽,而是继续派遣徐晃来支援襄樊。

接着,孙权派遣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夷陵之战。那么,问题来了,襄樊之战,曹操为何没有亲征关羽?难道是怕了关羽?

首先,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权丞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东汉末年,面对天下大乱,以汉献帝刘协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

对于曹操来说,在东汉末年消灭众多诸侯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亲自率军征讨,而不是坐镇后方指挥。但是,在襄樊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先后派遣于禁和徐晃前往襄樊迎战关羽,自己却没有亲自前往襄樊。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做出这一安排,并非是他怕了关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今汉水),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斩杀,曹军战败。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曹军与刘备军相距数月,无利,遂放弃汉中。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曹操刚刚和刘备进行了汉中之战。众所周知,在汉中之战中,曹操一方损失了夏侯渊等将领,并丢掉了汉中之地。在刘备占据汉中之地后,直接对曹魏的关中一带形成了威胁。

于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亲率大军从汉中撤往长安。刘备大将关羽趁着襄、樊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出发,朝着襄樊发起了进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襄樊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正好处在长安,这距离襄樊相对较远,促使曹操短时间内无法赶到襄樊。

得知关羽进攻襄樊,包围曹仁的消息后,曹操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前往樊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水淹七军后,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水淹七军后,曹操才刚刚从关中赶到洛阳。对于洛阳来说,和襄樊之间依然存在比较远的距离。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曹操必须当机立断。于是,他派遣徐晃去襄樊支援曹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徐晃,另外一位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也得到了曹操的命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当时镇守合肥的张辽,素来知晓曹操的用意,虽然他收到诏令较晚,但向樊城的进军速度却很快。而张辽尚未到达,徐晃就已经打败了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襄樊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还在长安,这导致他不能立即亲征关羽,只能不断调兵遣将,以此避免关羽突破襄樊防线。

值得注意的是,徐晃出发之后,曹操来到了摩陂(今河南省驻马店市郏县东南)。郏县正好处在洛阳和襄阳之间,这意味着曹操已经做好了亲征关羽的准备了。一旦徐晃重蹈于禁的覆辙,曹操将会毫不犹豫地亲征关羽。当然,大家都知道,徐晃不仅挡住了关羽,还和东吴吕蒙遥相呼应,以此推动关羽走向了灭亡。

另一方面,公元219年,曹操已经65岁左右了。众所周知,一年后,也即公元220年,曹操就病逝了。因此,襄樊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的身体应该是每况愈下。基于这一前提,得知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曹操不能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快速行军了。在古代历史上,虽然交通条件比较落后。但是,骑兵的长途奔袭,还是可以帮助曹操在短时间内从长安赶到襄樊。不过,因为曹操的身体情况,这导致其根本适应不了如此激烈的长途奔袭。换而言之,如果是年轻时候的曹操,完全会亲自赶到襄樊,以此和曹操展开正面较量了。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关羽败亡之后,曹操从摩陂(今河南省驻马店市郏县东南)回到洛阳。当月,曹操就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严格来说,曹操是在襄樊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就病逝了,这更加导致无法亲征关羽了。

最后,曹操年轻的时候,喜欢亲自率军征战,比如征讨吕布、袁绍、张绣等诸侯的时候。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曹操当时的地盘还不是太大,麾下人才也不是非常多。不过,在消灭众多诸侯,一统北方中原之后,曹操不仅拥有东汉末年最为广阔的地盘,麾下更是人才济济。因此,这促使曹操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一方面,曹魏需要曹操坐镇指挥,以此应对蜀汉和东吴的挑战,比如汉中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一开始没有亲自出场,而是将指挥的权力交给夏侯渊。等到夏侯渊阵亡之后,曹操才亲征刘备。

另一方面,曹操如果次次亲征,也不利于培养人才。比如公元215年,孙权率领10万大军进攻合肥的时候,张辽在没有曹操支援的背景下,打赢了逍遥津之战,让东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曹操没有亲自支援曹仁,也是希望麾下将士能够经受来自关羽的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在襄樊之战中,曹仁被关羽包围数个月,甚至到了城池都快损坏了,却依然没能让关羽实现攻占襄樊的目标。从这一角度来看,曹操没有亲征关羽,反而能够激发曹仁、徐晃等人的潜能,从而取得了襄樊之战的胜利。换而言之,曹魏不能什么事情都依靠曹操亲力亲为,否则曹操去世后,曹魏就会走向衰落了。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权臣霍光的出身如何?对汉朝有何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霍光,汉朝

    汉朝时期的霍光是实打实的忠臣,历经三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霍光,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权臣,给后世权臣们留下了一个样板:权臣极致,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不过霍光;权臣家族结局,大抵不过霍光。那么,历史上的霍光到底有何结局呢?与霍去病同父异母霍光与霍去病是兄弟,但两人属于同父异母的

  • 吕雉真的给刘邦戴绿帽子了吗 传闻是不是真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雉,刘邦

    对吕雉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雉真的给刘邦戴了绿帽子吗?吕雉和审食其是什么关系?两人真的有那心思吗?吕后 传闻那个私生活的事情是真的?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立了吕雉为皇后。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吕雉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和刘邦分隔两地的状态。这时候有一个人走进了

  • 三国时期的四大武功高手分别是哪些人?是何排名?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三国

    汉末三国时代,猛将如云,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讲述三国故事最有名的一本书,叫做《三国志平话》。虽然这本书掺杂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东西,比如曹操本是韩信转世,刘备的前世是被吕后做成肉酱的彭越,能言善辩的蒯彻则变成了骂死王朗的诸葛亮。既然是说

  • 丁公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刘邦所杀?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公,秦朝

    楚汉战争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项羽勇武过人,可谓是战神级别的人物,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之称,他手下大将不少,著名比如有龙且、钟离昧、季布,当然项羽属下还有一个叫丁公的。这丁公一说是季布同母异父的弟弟,一说是季布的舅舅,

  • 被刘邦夺取兵权时,韩信为何不反抗?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汉朝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代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先后两次夺去韩信兵权,按照记载来看,当中似乎没有任何阻碍,极为顺利。按理来说,韩信虽然是刘邦麾下,但士兵却是他亲自招募和训练的,统兵数年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忠于自己的将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为何就没有任何人予以反对呢

  • 良妃:八阿哥的生母,清朝第一个出身辛者库的妃子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良妃,清朝

    她是康熙后宫三千佳丽之一,是九子夺嫡中八阿哥的生母,她还是清朝第一个出身辛者库却得以封妃位的后妃,她就是良妃卫氏,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她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良妃,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比康熙帝小个八岁,她十四岁进宫,二十岁生下八阿哥胤禩。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出身辛者库

  • 武则天晚年时将江山归还给李唐,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武则天的家境殷实富裕,又与李家早有交集。唐高祖李渊未成大业时就颇受武则天父亲赏识,后来又受到武家许多帮助和支持,交情愈发深厚。后来唐高祖太原起兵,武父更是慷慨解囊,向李渊提供钱财衣物,帮助李渊建立唐朝。功业既成,李渊

  • 历史上孙权有几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

  •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称帝 这里边有什么隐情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不称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控制着汉献帝,本身实力又强,曹操为什么只称王不称帝?一代枭雄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官至宰相,位及人王。随着实力的提升,曹操取代汉献帝的意图,早已昭然若揭,那么为何他至死都没有称帝呢?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有

  • 刘如意作为刘邦的儿子 刘如意最后为什么一点也不如意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刘如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刘如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如意作为刘邦的儿子,刘如意的结局为什么那么惨?在汉高祖还是汉王的时候,纳了戚夫人为妃,不久戚夫人生下儿子,高祖给他取名如意。刘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但却受到了刘邦的高度喜爱,刘邦甚至几次想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然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