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说曹操既是乱世之枭雄,也是汉室之能臣?

为什么说曹操既是乱世之枭雄,也是汉室之能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1/8 5:55:47

你真的了解曹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汉相国参之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下简称《史记》)。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史记》。

黄巾起义爆发,任骑都尉,与皇甫嵩等,镇压黄巾军,迁为济南相。好为典军校尉。中平六年(189),起兵讨董卓。在镇压黄巾军中,逐步扩充军力,初平三年(192)旋占据兖州(今山东金乡东北),诱降青州黄巾军之一部三十多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兴办屯田,整训部伍。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贵族,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战败后,他注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建安二十一年(216),封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于洛阳逝世。

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是乱世之枭雄,亦是汉室之能臣。

(1)曹操以一归乡校尉起兵时,天下大乱,群雄林立,诸侯割据,东汉其实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到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时,汉献帝自长安东奔,大臣冻馁死于沟壑数人,洛阳已成残垣断壁之废墟。汉献帝几与一乞丐无异。

所以曹操要匡扶汉室是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简直是凭空扶起一个汉室朝廷。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

曹操借汉室之威名,凭空打天下,平黄巾,扫群寇,挟天子,平李郭,灭吕布,破袁术,降张绣,破袁绍,定河北,抚关中,灭乌桓。起家时不过一郡之地,十几年间,天下十三州,定其九州半,得了三分之二之江山。

(2)赤壁之战战败后,他休息养生,注重用人唯才,知人善任,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兴屯田,修水利,抑兼并,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改革赋税制度 ,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曹操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大英雄。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曹操黑成阴谋篡汉之汉贼,而刘备、孙权反而成为反汉贼之大英雄,殊不知刘备、孙权竟相迫不及待的称帝了!

而已经是魏王的曹操面对称帝的诱惑,已经是一步之遥,虽近在咫尺,但曹操却没有再跨进一步。

称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望,所以已位极人臣的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

据《三国志》载:219年,孙权上书曹操俯首称臣,表示愿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阴谋诡计,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曹操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其一生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正像他所说: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仅此而已。不忘初心,岂能称帝?实际上,不称帝对他非常有好处,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处,曹操清楚的认识到,只有高举汉献帝这杆大棋,挟天子以令诸侯,凭曹魏的实力,谁也奈何不得。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军政、生杀大权在握,只是无皇帝之虚名而已!何况天下大势,吴蜀只占四洲之地,而曹魏占九州之地,满朝文武多是其心腹亲信,一呼百应,篡权称帝易如反掌,所以说他并不愿意背负篡汉的罪名。

陈群等人曾劝曹操称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

曹操是一个枭雄,目光如炬,他非常清楚称帝之举,是大逆不道之事,在外有吴蜀之患,内有顽固士族势力抵制,势必成为千夫所指。作为一位十分有为的政治家,曹操是绝对不做这样的蠢事的。210年,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 为魏国封国人口,曹操拒绝了,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说他曾经的志向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期待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死的时候,墓碑上题写“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吾愿足矣。明确地表明自己并无代汉之意。

曹操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不想把事情做绝,而要留有余地。所以他说:‘’苟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至于儿子曹丕怎么做,那是曹丕的事。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总要新桃换旧符,所以曹操把能否称帝之题留给了儿子曹丕来解了。

《三国志》载:(许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魏武纵横天下,胸怀若谷,鞭挞宇内,是登高望远眼中只有沧海横流之英雄豪杰!

标签: 曹操曹魏

更多文章

  • 被低估的诸侯袁绍,真的是一个草包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袁绍,三国

    袁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99年,袁绍在击败了公孙瓒,统一了河北之后,他将目光转向了挟持着汉献帝的曹操,毕竟此时的曹操已经占据了河南,加上手里有汉献帝这么一张王牌,能够有号令诸侯的权力,再加上距离自己最近,实力最强,为了统一北方,袁绍当即召集了十万步兵与

  • 李隆基在抢夺杨玉环的时候 原本的丈夫李瑁为何不反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杨玉环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和杨玉环,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前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从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就是历朝的立国之本,整个社会都依照着儒家思想的框架运行。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礼”字,要讲究伦理纲常,在古代的时候,越是地位高的人就越重视礼,因为大家都懂上行下效的道理。但

  • 正史中朱然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赵云刺死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然,三国

    每当一提起朱然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魏蜀吴三国,魏国文武双全,蜀汉多猛将,而东吴多儒将,如四大都督中的周瑜、鲁肃、陆逊三个都是儒将。演义中,东吴有一员名叫朱然的大将,被赵云一枪挑了,他是不是名不副实啊。接下来看看东吴阵营中,朱然的武艺到底是什么档次?他是一流猛

  • 蜀汉成立之后,刘备为什么不向西南或者西北方向扩张?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公元221年,蜀汉政权正式建立,刘备登基之后,就准备着扩张,只不过方向不是西南或者西北地区,而是选择向东攻打东吴。为什么攻打东吴,很多人都说为关羽报仇,其实这只是一个战争理由而已,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向东扩张,占领东吴,此时的刘备已经60多岁高龄的人了,

  • 李亨抢夺李隆基皇位的时候 李隆基为何不讨伐李亨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隆基,李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隆基和李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隆基无疑是中国古代,最留恋皇位的皇帝之一。李隆基究竟有多么留恋皇位,我们来说几个事实。其一,李隆基和他父亲李旦抢皇位。本来李旦皇帝当得好好的,但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争了起来,争得不可开交。看到李隆基咄咄逼人的气势,李旦干脆把皇位让

  • 纪晓岚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纪晓岚最大的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纪晓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纪晓岚结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秋雁两行江上雨,天南地北的人。讲道理的是知己,殿上君王堂下臣。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2000年,一部由张铁林、张国立、王刚、袁立等参加演出的古装幽默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播出,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在这部电

  • 福康安和乾隆是什么关系 福康安为什么能被封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福康安,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福康安与和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福康安是乾隆的养子,不是私生子。福康安的传闻在民间一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曾传说他是第一个以外戚的身份被封为贝子,死后又被追封为嘉勇亲王、配享太庙的人,而这些顶级的殊荣只因为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才有这样的待遇。然而事实上,福康安是户部

  • 唐朝外戚大臣贺兰敏之简介: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是何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642年~671年),字常住,河南洛阳人。唐朝外戚大臣,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外甥,韩国公贺兰安石之子,母为韩国夫人武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年轻英俊,风流倜傥,妄行不法。门荫入仕,起家尚衣奉御,授太子左庶子,迁左散骑常侍、弘文馆学士。出继外祖父武士彟,赐

  • 雍正杀了年羹尧后,放过岳钟琪的用意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清朝

    岳钟琪兵权不比年羹尧小,为何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726年1月13日,一代名将年羹尧被主子雍正赐死,雍正皇帝对这个戎马一生、为大清出生入死,对雍正肝脑涂地的马仔写下如此评价:"年羹尧深负朕恩,擅作威福,开贿赂之门,因种种败露

  • 刘备一直都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 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什么自己当皇帝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献帝,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献帝退位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在最后形成了一股气候,从最开始的时候遇到张飞和关羽,他们就在桃园中结拜为三兄弟,也从此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就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备去打拼天下。但是刘备在当时表示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正是这个名分,让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