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江冒险接受招安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无路可走吗

宋江冒险接受招安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无路可走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21 更新时间:2024/1/6 18:00:46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宋江的故事。

宋江的格局是很小的,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承认,他说自己“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还真不完全是自谦之词。

宋江武功确实不行,但是有一点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跟其他梁山好汉相比,宋江更适合坐在头把交椅上,因为细数梁山一百单八将,也只有宋江勉强能算半个枭雄。

但是宋江这半个枭雄的做法,却令人十分费解:不投降还有三条出路可走,投降后就会任由仇人宰割,他为什么还要冒险受招安?

宋江在郓城县作威作福惯了,总觉得朝廷里的事情也像县衙门一样简单,以他的厚黑功夫,也能混得风生水起。殊不知朝中大佬个个都是人精,蔡京进士及第,还当过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从基层干到中枢,经历了无数明枪暗箭;高俅曾受小苏学士点拨,在驸马小王都尉和端王(赵佶继位前为端王)面前也很受宠,也算见过世面。就连童贯也不是好相与的——这个长胡子的太监“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宋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七)”,比宋江还像个男人。

宋江其实是被朝廷打怕了,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都知道,在童贯高俅先后率领地方军征讨梁山之后,宋江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梁山就是水泊环绕下的一座小孤山,没有发展空间也没有战略回旋余地,就是山上都堆满了粮草,也有吃完的一天,官军有源源不断的粮饷接济,梁山军却连打家劫舍的机会都没有了。

很多人上梁山,一是为了保命(如投降将官),二是为了填饱肚子(如阮氏三雄)。现在梁山天天跟朝廷开战,打赢了也抢不到财帛女子,打输了就会丢命,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买卖。

读者诸君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换做您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天天被人家围着打,时间长了也会不耐烦吧?

梁山的枯燥生活,鲁智深武松可以忍受,因为他们只要有朋友在一起喝酒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宋江享受惯了,这种刀头舐血的日子,跟他原先在郓城县黑白通吃两袖金风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即使是鲁智深武松,如果有一天梁山被官军围困得断了酒肉,他们也会另谋出路。

审时度势之后,宋江认为自己不招安是不行了,所以即使生擒了高俅,也没有拿他当人质跟朝廷讨价还价,而是放低身段主动请降——所谓招安,不过就是投诚的体面说法而已,连战场起义都算不上。

宋江在招安问题上太过主动,所以最后失去了主动权,成了任由奸臣摆布的俎上鱼肉,这就叫“上赶着不是买卖”。

宋江困守梁山,被消灭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不招安就没有出路了吗?当然不是,如果不屈膝不投降,宋江也有三条路可走,至于宋江明明有路可走却为何冒险受招安,我们分析之下,发现其中原因只有一个——宋朝的日子太好过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混江龙李俊带着童威童猛和赤须龙费保等洞庭湖四杰远走海外,成了暹罗国主,即使是宋徽宗赵佶见了他们,也得给三分面子,蔡京童贯高俅见了暹罗国主,也神气不起来,后来赵构成了“南宋国主”,那就跟李俊平起平坐了。

梁山数万大军一窝蜂地往出跑,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中下层头目和喽啰故土难离,再加上朝廷“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规矩,真正能远走高飞的,也就是一百单八将中的半数左右,这些人化整为零,先做鸟兽散,然后乌合起来,对付新罗百济高句丽暹罗安南这样的周边小国,还是有把握的——咱们说的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正史就不提了,因为要说正史,宋朝二十万精锐也打不过辽国一万残兵,梁山军破辽国就是做梦。

按照小说中的描述,梁山一百单八将可以击败当时最强大的辽国(金也曾是辽的藩属),那么对付南边的小国,当然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即使不背井离乡漂流海外,宋江也有另外一种方式重回宋朝主流社会,那就是不招安而从军。当时北宋与西夏开战,老钟经略相公种师道的种家军正在用人之际,有鲁智深牵线搭桥,梁山一百单八将加入种家军,蔡京高俅童贯鞭长莫及,他们也未必会对正在边疆作战的梁山好汉下手。

蔡京高俅童贯这帮家伙虽然人品很差,但基本底线还是有的,而且宋军打输了,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后来蔡京的儿媳都被徽宗赵佶钦宗赵桓折价送给了金人,可见仗打输了,老百姓固然遭殃,王公贵胄也会倒霉。

除了远走海外或去边疆参军,宋江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按照吴用的建议叛国投敌。读者诸君当然不希望宋江走这条路,宋江也不是纯粹的文人,在叛国投敌这种事情上,还做不到那么无耻——在历朝历代,叛国投敌不眨眼的只有文人,练过几天武功的宋江还有那么一点血性,而“见多识广”的吴学究,就跟后世的公知差不多了,只要有利可图,祖宗和亲娘都是可以出卖的。

宋江不肯远走海外,也不肯去边疆从军,更不肯叛宋投辽,还真不是出于什么“忠义之心”,要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为陷害秦明而屠戮青州城外数百户人家的宋江,当然既不忠也不义,他一门心思想招安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年北宋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物质文化生活都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宋江即使是刺配江州,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又怎肯去南方吃榴莲、去北方烤羊腿?

当然,咱们现在聊宋江的三条出路,似乎也有点事后诸葛亮,但是宋江也非寻常人物,起码他能算半个枭雄,以他半个枭雄的眼光,就看不出招安前途凶险吗?

读者诸君都知道,梁山军数次重挫朝廷派来的征讨大军,杀了很多将官,更杀了无数官兵,每个人都血债累累,被他们击杀的将官士兵亲朋好友,怎能不寻机讨还血债?这些血债都要记在宋江头上——李逵吴用花荣如果招安后安分守己远离宋江,是可以安度晚年的,但是宋江却必死无疑。

投降也必死无疑的宋江一门心思要招安,这让人好气又好笑。商界有人说,心有多大,事业就可能有多大。宋江格局太小,却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当然是不死也难。

文章最后,该我们来替梁山军考虑一下出路了:前面提到的三条路,哪一条走得通?像宋江那样脸厚心黑的半个枭雄,如果不向朝廷投降,选择哪一条路的概率更大一些?

标签: 宋江宋朝

更多文章

  • 隆科多为何会对雍正如此忠心?与康熙有何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隆科多,清朝

    还不知道隆科多为何会对雍正如此忠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王朝有过辉煌,但是辉煌过后却满是腐败衰落的迹象,但慈禧专权之后,一切都变了样!在高大的红墙内虽然是权贵的象征,但是却处处充满危险!康熙在死前有九子争帝,当然最后的结果就是老四继承了康熙的位置!在康熙

  • 中国古代皇帝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是公认杀人最多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杀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中华大地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文明的大国、古国。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朝代,一共有559个皇帝。这么多的帝王中其中朱元璋被公认为是杀人最多的皇帝,究竟为什么说朱元璋是杀人最多的皇帝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深度解析

  • 罗汝才死后,他的数十万部下去哪里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汝才,明朝

    罗汝才是明末农民军的首领之一,因为多谋善断,别号“曹操”,荥阳大会时,罗汝才就是十三家之一。罗汝才拥兵数十万,实力强大,后来却被李自成杀了。值得注意的是,罗汝才有数十万兵马,势力不小,为何如此轻易地就被李自成杀了?罗汝才被杀后,他手下的数十万部队又去了哪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 萧何识人也是有一套的 萧何为什么会看重刘邦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标题当中我对萧何和刘邦分别用了两个形容词,萧何是顶级聪明人,刘邦是平平无奇。但需要解释的是萧何的确聪明,之后也会讲述萧何的聪明体现在哪,至于刘邦是不是平平无奇,至少在芒砀山之前并没有太大的体现,而在这种情况下萧何还发掘了刘邦的不平

  • 为什么说汉宣帝在位时,西汉的综合国力比汉武帝时期更兴盛?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询,西汉

    说到汉宣帝刘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故剑情深”、“南园遗爱”、“芒

  • 朱元璋杀的功臣和贪官那么多 朱元璋为何不担心他们造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明朝官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家相信这就一个神话,毕竟中国历史上起步最低的两个开国者,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教员,而朱元璋的学问还不如教员,毕竟教员还在北京求过学,接受过外国的思想,那么为什么朱元璋敢于杀功臣和贪官呢?不怕无人用?不怕

  • 唐顺宗李诵为什么在位不到二百天就成了太上皇?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诵

    唐朝后期的皇帝大都昏庸,同时再加上宦官乱政,国家是一年不如一年,曾经的大唐盛世也一去不返了。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唐顺宗李诵,曾被封为宣王,公元

  • 李道宗原本是大唐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李道宗人设是怎么成为小人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道宗,唐朝

    要说李道宗会从王朝奠基人成为小人,都是来源于民间小说,比如说《说唐后传》,《樊梨花征西》和其他小说等等,都对李道宗进行了污蔑和丑化。这些民间艺术和文学人设对李道宗的影响是在太大了,以至于现在影视作品都对此人进行了抹黑。历史上李道宗绝非不是奸臣,更加不是小人。那么,历史上的李道宗又是什么样的?李道宗岁

  • 潘安,一位集痴情与貌美的美男子,他为何被灭三族?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潘安,晋朝

    潘安(247年—300年),本名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小字檀奴。潘岳出身儒学世家,家境极好。据说潘安少时就容貌俱佳,神态优雅,他曾经驾车在大街上,众人为了表示对他的追捧与爱慕还将水果丢满了他的的车,这便是典故掷果盈车的来源,而潘安也是第一位被人用花来形容的男子,“貌若潘安”四个字,已经成为了千百

  • 李夫人的出身低微,为何能得到汉武帝的喜爱?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夫人,西汉

    汉代盛产美女,戚夫人、陈阿娇、赵飞燕等人都是因为容貌出众而被帝王看中。汉孝武皇后——李夫人,也是因为美貌而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倾国倾城一词最初形容的就是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李夫人的故事。汉朝时期的歌舞艺人,被称作“倡”或者“倡优”,专门以歌舞谋生的家庭,就被称为倡家。李夫人就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倡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