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为什么要削去张廷玉的爵位?原因是什么

乾隆为什么要削去张廷玉的爵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4/3/13 5:14:27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为什么要削去张廷玉的爵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古代皇权社会当大臣是非常危险的,毕竟在皇帝周围稍微有一个差错就会被株连九族,俗语“伴君如伴虎”就是说是皇帝喜怒无常,大臣们有可能突然间享福也有可能突然间遭灾。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一般都是七窍玲珑心,对皇帝的心思猜的是非常的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办事方寸。张廷玉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历仕三朝,陪伴了三个皇帝都没有犯错。但是在晚年的时候连连犯错,不断的索要封赏,乾隆怒削其爵位。不过十年之后,我们才发现老油条张廷玉的厉害。

张廷玉出生于官宦家庭,祖孙三代都是当官的,深受皇帝的青睐。不过在张廷玉时期张家祖坟冒了青烟,张廷玉深受皇帝的器重,凡军国大事皆奉旨商度。而他受器重是有原因的,首先他父亲从来也没有安排张廷玉入朝为官,张廷玉是自己通过的科举考试,自己本身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康熙主政时期,张廷玉多次跟随康熙游历蒙古。史书记载:久持讲握,简任机密。可见他在当时是深受康熙的信任。

康熙晚年时期张廷玉才开始涉政,不过因为有着康熙帝的宠爱和父亲张英的政治萌荫,张廷玉的升迁速度非常快,在朝中也颇有影响力。雍正继位之后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张廷玉就成了最佳的人选。首先要培养势力,肯定要年轻,毕竟年老的官员过不了几年就要告老还乡。张廷玉年少有为肯定满足这一条件,其次张廷玉是康熙的宠臣,张廷玉的父亲更是雍正的老师。层层关系把张廷玉和雍正紧紧的捆绑在一起,雍正初期一天下发十几道圣旨,全都是由张廷玉一手包办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死后,他培养的势力开始陆续倒台,而雍正所培养的势力开始出任要职。作为雍正集团的核心大臣,张廷玉身兼礼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吏部尚书等多项要职,迅速挤身为枢臣之列。大清朝编撰国史、军机处的建立、平准噶尔部方略,这些重大政治事件都有张廷玉的参与,他对大清朝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雍正病危的时候感叹张廷玉的忠诚,特诏令张廷玉为顾命大臣,并且临终遗诏命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继位初期重用张廷玉,以至于张廷玉位极人臣。但是张廷玉好像越老越糊涂了,他不断的索要封赏,而且他告老还乡的时候担心乾隆忘掉雍正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所以想要让乾隆给他写一个保证书。乾隆听完之后勃然大怒,但是碍于张廷玉三朝元老的身份,所以还是给他写了一个手诏。结果张廷玉更嚣张了,他自己不去领赏反而让自己的儿子代领。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想要让张廷玉来解释解释。但是这道圣旨他还没有下发到张廷玉手里,张廷玉就自己跑过来请罪了。

这能说明什么?这能说明在乾隆的身边一定有张廷玉的人告密。乾隆大怒,削掉了张廷玉的爵位,并且罢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很多人说张廷玉越老越糊涂,晚年做出如此昏聩的事。但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并不是他的昏聩之举。我们都知道张廷玉一生都在和鄂尔泰斗争,为什么张廷玉和鄂尔泰一直斗争?原因就是清朝皇帝不信任大臣,所以让满臣和汉臣互相斗争,在长期的斗争中掌握一个平衡。但是此时鄂尔泰已经死了,那么张廷玉留着有用吗?

张廷玉可是亲眼见证者雍正的心腹取代康熙的心腹,接下来必然是乾隆的心腹取代雍正的心腹,自己早晚都是要下台的。虽然自己位极人臣,但是张廷玉的儿子并不是位极人臣。而鄂尔泰党羽还在朝中任职,外加上他们是满臣的关系,深受宠爱。一旦鄂尔泰余党对他的后人下手,他的后人怎么招架?根本招架不了。与其被人打压,还不如主动离开。

而且张廷玉参与过编纂《明史》的工作,对历史还是有一些熟悉的。他在历史中看到了大量的权臣灭族案例,当年严嵩位极人臣,但是因为嘉靖帝的猜忌而被抄家。纵观历史,权臣很少善终的,严嵩、张居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能善终的往往都是那些主动放弃权利的大臣,比如说:王翦郭子仪。王翦当年带兵打仗的时候就不断的索要封赏,为的就是打消皇帝的疑虑。郭子仪主动放权也是为了打消皇帝的疑虑。他为了打消皇帝的疑虑,也就开始做这种放权的工作。

军机处是他一手建立的,乾隆肯定会对军机处有防备,所以张廷玉故意在圣旨没有下达就去请罪,暴露了军机处泄密的问题,从而才能让乾隆找到理由清理军机处。虽然乾隆削了张廷玉的爵位,但是在张廷玉死后又把爵位还给他了,而且还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张廷玉的后人基本上都受到了乾隆的萌荫。张廷玉死后45年,张若溎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张若霭出任礼部尚书、张若澄出任礼部侍郎、张若渟出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太子太保,看看张廷玉后人的地位,哪有被打压的样子,分明是被重用。

看到这,我也不得不感叹官场老油条的高明,张廷玉混迹官场多年,深谙为官之道。在参与编纂《明史》的时候,总结严嵩、徐阶、张居正等人的结局,最终靠官场智慧保全了张家。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永历帝为什么会被吴三桂赶尽杀绝?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历帝,明朝

    永历帝为什么会被吴三桂赶尽杀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缅甸的明朝最后一位皇

  • 罗宪:蜀汉灭亡后降魏,揭秘其生平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蜀汉

    蜀汉后期走向下坡路,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刘备夷陵之战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后期人才的缺乏,刘禅君主的无能,腐败现象频发都是导致蜀汉一蹶不振的因素之一。最后,随着邓艾侵城,刘禅只得缴械投降,蜀汉统治也画上了一个句号。当时钟会邓艾两名大将受到曹魏的指令,南下进攻蜀汉,他们只带有20万军队。姜维是蜀汉后期的

  • 这几位曹魏名将不服关羽,结果被活活打服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关羽的故事。三国时期要说到谁才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将领,很多人都认为是吕布。但是评判一个将军是否厉害,不能光看声望和武力,因为在战争中,将军更重要的不是在战场上拼杀,而是在千军万马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角

  • 奢香夫人是什么来历?一个连朱元璋都服气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奢香夫人,明朝

    还不知道奢香夫人是什么来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有这样一个女人,用自己智慧硬生生给自己的族人撑起了一片天,这个女人叫“奢香夫人”,是一个连朱元璋都服气的女人。贵州这个省应该算是,中国现有省份中最年轻的一个了,因为贵州这个省是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才指定。在

  • 石世是怎么在石虎死后登上帝位的?仅登位33天就被杀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石世,晋朝

    石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安定公主刘氏是前赵皇帝刘曜的小女儿,自幼生得颇有姿容。公元328年,刘曜为后赵皇帝石勒所俘,由于他不肯投降被石勒诛杀。安定公主只得随哥哥刘熙和刘胤逃离都城长安,出逃上封(今甘肃天水),结果石勒的侄子石虎攻破上封,杀死刘熙和刘胤,他

  • 安禄山的军队那么强,怎么安史之乱十年就被平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率兵十五万开启了近十年的乱世。安禄山和普通起义不同,安禄山并非揭竿而起,而是为了推翻唐帝国,获取更大的权力和财富。在很早之前,安禄山就加入了军队,而当时他只是幽州节度使手下大头兵,安禄山

  • 吕布也是个割据一方的自立诸侯,为什么后世会忽略他这个身份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布,东汉

    吕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三国早期,一般的武将只要投降,一般是不会被杀的,哪怕这个人是三番五次的背叛,再次地被原来的主公捉回。但有一个人例外,这就是吕布,他早就有意投降,被捉后又苦苦哀求,但最终还是被杀,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说起来,吕布被杀的原因可能不只

  • 徐佳氏为什么会被打入冷宫?她又是如何重获咸丰喜爱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玫贵妃,清朝

    徐佳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她是清朝皇室的包衣奴才,十几岁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宫女,她幸运地被咸丰看中,成为皇帝的妃嫔,却因与太监说笑而被打入冷宫,她以泪洗面,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终于把握机会重新获得天子宠爱,生下大清最后一位皇子。然而,儿子的夭折却给她沉重打

  • 王莽去世后,他的头颅有什么秘密,竟被历朝皇室收藏272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莽,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王莽。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百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有一位被后世称之为“穿越者”,这个皇帝便是开创了“新朝”的王莽。王莽为何会有这样的称号呢?这主要是因为王莽执政时期提出的很多政策都比较前卫,但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他自己最终也因改革被义军所杀

  • 中国名人故事之东方汉尼拔项羽,项羽自刎前说了什么话?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项羽

    在中国的历史上,多以成败论英雄。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项羽。项羽自24岁起兵,到31岁自杀,其间所经历的都是轰轰烈烈的事。虽然兵败自杀,但后人却给了他最多的同情,连写历史的人也不例外。在司马迁的笔下,虽然项羽有许多的不是,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仍可以读出司马迁是相当喜欢项羽的